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吴伯凡湖畔大学演讲:衡量企业家人生的终极三问

分享到:
 吴伯凡 • 2017-09-20 10:23:02 来源:笔记侠 E2838G1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吴伯凡湖畔大学演讲:衡量企业家人生的终极三问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图片设计 | 邱小军 kay 责编 | kay

内容来源:湖畔大学出品,喜马拉雅FM播出的《湖畔三板斧》音频节目。笔记侠作为独家笔记合作伙伴,经授权整理笔记版。

笔记君邀您,先思考:

1. 企业家人生的终极三问是什么?

2. 如何保证你在职业生涯中快乐?

3. 简、繁如何取舍?

一、企业家人生的终极三问

人的一生有很多道理是从书本上学不来的,只有在直面生死和饥饿时才能有所感悟。现在世间所有生物都在经历饥饿,中国人不饿肚子也不过是三四十年的时间而已。

大家都知道,北京人见面特别爱问:吃了么您那?这是最大的关心。如果不是有选择的进行辟谷或者轻食,一个人突然面临没有饭吃的局面,4个小时就会感到饥饿,8个小时饥饿的感觉就会难以忍受。

所以“乞食”在佛教里面是一种修炼,简单地说就是人不经历乞讨,就不会明白世间的很多道理。

克里斯坦森因为得了癌症,直面生死,所以明白了很多常人不明白的道理。在他心里,企业家的终极三问并不包含经营和管理,更多的是关于人性和人生的思考。

Q1:如何保证我在职业生涯中快乐?

人在最初做事情的时候,是不在乎快乐、幸福与否的,但快乐不是一种意愿,而是一种能力。并非想快乐就快乐,想不快乐就不快乐,快乐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

与快乐一样,幸福也是一种能力。人们常常把幸福的条件和能力相混淆,网络上流传很久的一句话说: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这就是把幸福的条件和能力搞混了.

宝马车顶多是一个条件,如果没有幸福的能力,坐在宝马车里照样会哭。

Q2:如何保证我与配偶和家庭的关系能够成为持续的快乐源泉?

我认为在这一点上,美国人是很保守的,接触多了就会明白,美国人特别强调家庭。在西方大的公司发布CEO履历的时候,在最后都会强调:于哪一年与某某结为夫妻,育有几子几女,目前居住地是哪里。如果没有这些,一般董事会就会拒绝聘用。

所以,在西方尤其是美国,与配偶和家庭关系的和谐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家庭要能够成为一个人持续快乐的源泉。

Q3:如何保证自己不关进监狱?

要100%地坚持原则,避免因为1%的谬误而让自己泥足深陷。

二、谦逊是人生的万能钥匙

1.培养多元化的价值观

假如一个人的生命只剩下几天,那么之前他认为很重要,一定要办完的事情都会不自觉地被自己忽略掉。

其实每一个人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我们总是习惯把事情想得无限远,好像死亡永远不会降临,和自己没有关系。

基督教有一个观点叫向死而生,人只有直面死亡的时候,才能够活出个样子来。不要到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才来思考上述三个问题。

其实在提出终极三问的时候,克里斯坦森就给出了答案,这个答案只有两个字:谦逊。谦逊在职业生涯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现在的孩子价值观太过单一,也就是说他们只知道一种“了不起”,我们应该做的是让他们接触、见识到各种各样的了不起的事情。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见识到了各种了不起的事情,那他打心底佩服的人就不止一个了。

比如:我有一个朋友英文很好,我就推荐他读莎士比亚,只有读莎士比亚,你才能知道,原来还能这样说话、这样写作,原来人还能这样活着。这种整体的感受会形成发自内心的尊敬,发自内心的尊敬背后就是谦逊。

在职业生涯当中,谦逊并不是所谓的装孙子,而是充分地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不要忘乎所以。

2.爱是一种挥之不去、心甘情愿的亏欠感

印度有一本书叫做《爱经》,《爱经》里面对爱的定义就是“挥之不去、心甘情愿的亏欠感”。

比如:母亲对孩子的爱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亏欠感。我有一个朋友的女儿在美国读书,放假回来的时候,他们夫妻俩就坐在那里看着女儿发呆。我觉得很有趣就问他发什么呆,他说真好,我继而问什么真好,他说我女儿真好。这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挥之不去的亏欠感。

与之相对的,恨就是对于别人亏欠自己的强调。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中要保持谦逊,就是这种亏欠感是人们对自身一丝不完满的清醒认知。

3.易经对“谦逊”的释义

“谦逊”对应易经的“谦卦”,谦卦的六爻,每爻皆吉,这在易经64卦里面是唯一的全吉卦,其他的卦象里,都是有吉有凶有悔。

4.谦逊人的特点

克里斯坦森在上课的时候问过大家一个问题,说出你印象中最谦逊的人。他认为实际上谦逊的人有几个特点:

首先,谦逊的人知道自己是谁,这一点很重要,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然后要对自己感到满意,就是尽管谦逊但要对自己满意,不苛责自己,能够和自己做朋友。

有些傲慢的人,其实背后是对自己的不满意。谦逊并不是自贱,而是对他人的尊重,只有发自内心的尊重,才叫谦逊。

知道自己是谁,才能发自内心地高度自尊与尊重别人,这是谦逊的人最重要的特点。

5.信号和反信号

所谓傲慢、狂妄都是带有防护性的高度自尊。防护性和张扬性是表达自卑的信号和反信号,信号和反信号是营销学上的概念。

比如:穿什么品牌的衣服就是在传达一种信号,代表着一个人的金钱地位和品位等。还有一种反信号,就是有钱也坚决不穿名牌,彰显着自己已经超越了通过名牌包装自己的人,这也是一种信号。

所以,傲慢其实是自卑的一种反信号,只有高度自尊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谦逊。

三、狐狸与刺猬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衣赛亚·柏林,曾经当过英国皇家学会的主席,被女王授予过爵士勋章。他曾经写过一本书叫《狐狸与刺猬》。

刺猬其实是世界上最弱势的一个物种,但是最强势的百兽之王都奈何不了它。无论是物理力量强大的猛兽强扑,还是以化学武器著称的毒蛇毒液,都对刺猬没有办法。

虽然刺猬的体力不行,但它是蛇的天敌,蛇在攻击的时候喜欢用缠绕的方式制敌,然而面对浑身是刺的刺猬,这一招显然不可用,一个不好,还会被刺猬刺破身体而亡。

农村有一句谚语叫“狗咬刺猬,无处下口”,所以刺猬是最弱势,也是最强势的动物。

《从优秀到卓越》的作者吉姆·柯林斯在书中谈到,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狐狸型企业,另一种是刺猬型企业。

狐狸型企业是说,有为的企业会想尽各种办法有所作为,一般这类企业会非常多元化、特别积极,产品生命周期短,但是在不断地变化。

刺猬型企业看起来很弱势,产品周期特别长,好似没有变化,但是却有很强的生命力。

德国和日本刺猬型企业居多,比如德国的工业缝纫机机针,4%的公司占有全球65%的份额。与之类似的,还有日本的螺丝,这类企业的业务类型大多单一,但却能够一直延续下去。

狐狸很狡猾,狐假虎威,在走雪地或者沙地的时候还会用尾巴扫掉走过的脚印,非常用心。但是刺猬的技能和心思很少,却是远古时期就一直存在的一个物种,很古老,也很稳定。

用思维策略解释就是,狐狸是外求,而刺猬是内求,所以狐狸千伎百俩而有尽,刺猬凭一技之长而无穷。这就是卓有成效的不确定性管理,外界不确定的情况下,要寻求自身的确定性;外界不可测的情况下,就要回归自身,反求诸己。

另外一条就是恪守边界,叔本华在思维效益里面讲,如果在冬天里面,两个刺猬相互取暖,不能离得太近,否则会扎到彼此,但是也不能离得太远,否则就达不到抱团取暖的效果。

在人际关系里面,无论是团队还是个人,无论是上下级还是平级,都要恪守刺猬效应的边界,既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

反求诸己、恪守边界,这两种方式会令人变得简单,然而简单才是最有效的处理方式。企业模式要简单,越复杂就会变得更复杂,陷进去就会有做不完的事情。

法国有一部电影叫《刺猬的优雅》,很好看,电影所传达的意思就是刺猬是优雅的,好似不作为,但是内心很丰富。电影表述的是一种人格类型,智慧不显,以简驭繁,少则得,多则惑,一面是智慧,一面是优雅。

回到不确定性当中,用自身的确定性来应对外在的不确定性,才能够适应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吴伯凡: 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胜出?

要回答“现在青年人如何在不确定的时代胜出” 的这个问题,我们至少要回答几个问题:

1、你在重大的问题上有什么异于常人的想法?

这是彼得·蒂尔在招聘员工和面试被投资者时经常问的问题。很多人刚开始回答这个问题很兴奋,但是越说越发现自己没底气。其实这是个算账的过程,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一般,但当我们落实到账本上时,发现里头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很少。

2、我们每天在做什么事情?

再想想,在同一时刻,全世界的人在干什么事情,和我同龄的人都在做什么事情。有一本描述股市的书《这次不一样》,这本书描写了很多股民的思维方式,他们投入了新一轮股市中,最后大家会都觉得这一轮股市和以前没有太大区别。

在股市里想要获胜,必须遵守一个前提:它是零和游戏,一部分人赚钱,就会有一部分亏钱,整体不会变的,所以你必须成为那个少数赚钱的10%的人。但我们很多人会陷入这一个悖论当中,90%的人认为自己是那个10%的人。

每一代人,其实也可以类比成一个特殊的股市。不管是70后、80后、90后,这一波浪潮来临时,尤其是本人置身其中时,我们都会觉得这一波不一样,会觉得凭自己的年龄优势、时间优势自己可以胜出。但当我们跟父母交流,我们会发现他们也年轻过,他们对未来也有过非常绚烂的想象,他们当初可能比我们还要更加自信、轻狂。

因此,我们应该想一个问题,我们和我们的父母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最重要的是我们都是90后,我们跟大多数其他的90后有什么不同?当所作所为、所思所想跟大家都没差别的时候,就不要期待结果上出现巨大的差异。

从整体上看,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年轻人容易胜出。但操办过企业的朋友都明白一个道理:行业的机会并不是企业的机会,朝阳行业并不代表你一定能胜出。青年朋友出生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同时大家也能对快速变化真诚拥抱。

当然有自己的优势,但只是一个海拔高度,而不是相对高度。你真正要进行的是横向比较,最终问题是我跟我的同辈人有什么不一样?对我们更重要的是,寻找不变的东西。

《全新销售》,这本书讲了作为一个领导者或者好的销售员应该有的三种品质。在一个行业里面,做销售、对外联络的人刚开始入门很容易,特别是女生,一开始会占比较大的优势,但最后优秀的交易员不一定是女性一边倒的比例。如果你凭自己显而易见的优点获得优势,很容易把这个优势固化。

经济学家弗里德曼说过一句话:“一切福音都可能是诅咒。”当你滥用优势的时候,你就有可能把自己所有可能要发挥的优势给屏蔽了。我曾经把这个与茶做过类比,好茶和一般茶的区别在于缓释性:不好的茶在一泡、两泡时就释放完了味道,而好的茶还会在几泡之后释放出不一样的味道。

第一个品质,你有跟别人同情共理的能力。

要跟别人产生同频率上的共振,而不是以自己为主,通过自己显而易见的优势去吸引别人,用同理心去领会别人的思想、行为,从而跟别人产生一些隐秘点的契合。

这种同情共理心在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稀缺,这是由我们现在多数家庭是独生子女结构导致的。在多子女家里,一个小孩一出生就开始观察、感受别人的秘密。兄弟姐妹之间是有时合作、有时冲突的利益体,这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格局,在这过程中人就在不断调试自己。

同情共理心看似特别古老,它不是新的东西,但它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那么重要,这是我们胜出的基本点。

第二个品质,我们情绪的切换速度和切换能力,也就是情绪浮力

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呵护型、迎合型的环境中,我们会发现情绪的好坏往往受制于别人。之前,我们在“冬吴相对论”里引用过一段话:

“我们不应该抱怨现在的教育制度,当你觉得现在这个制度非常糟糕的时候,你应该非常庆幸,也许在这样糟糕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已经被淘汰了,只要你不是被这种理念妥协,就能找到屏蔽、过滤这种教育影响的方式,你就胜出了。”

这也是一种情绪上的转换。

有个调查发现,一个班里排名10-15名的人,他最后所收获的成就要比前十名同学以及排名在他之后的人要大。这个奥秘就在于这一类人本身智力不错,而且习惯在被忽视的状态下默默调整自己,而不是将别人的赞美作为自己行动力。他们不以别人态度的差异改变自己的心情状态。这一点在从学校走向社会以后非常重要,因为在社会上,人们不在乎你的自尊,在乎你最终的结果。

有些学校里成绩好的人离开学校之后遇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对负面因素的敏感,导致他的行动力不足,情绪一落千丈,个人完全迷失,感觉陷入一个自己完全不能掌控的世界里,并可能会因此一蹶不振。因为长期迎合性、包容性的环境,他对于短期的回报、赞许有一种强烈的期待,但这很容易成为一个人成长的负动力。

这些排名在10-15名的人,他们因为环境给予的打击形成了一种新的心智习惯。实际上,世界本来就是不以你为中心。在这种世界所呈现的真实状态下,他们能够很好地生存和发展。

对情绪切换的速度和能力是我们平时在家庭、学校的教育中所缺失的一课。了不起的人并不是没有负面情绪,但他们能够在很短的时间把情绪切换过来。这个情绪的切换能力就像一块冰或一个软木塞一样,它能够保持不下沉到水中。

第三个品质,我们要学会真正清醒地看自己和看别人。

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做了一个实验,通过一个高科技产品,你可以从第三方的角度看到一个虚拟形象的你。这个机器可以实现时间上的穿越,甚至让你看到自己70岁的样子。当我们模糊地想象未来,很多东西没有紧凑感,当你清晰看到未来时,紧凑感一下子就产生了。

我们前面说的列清单或是在时间轴上对自己做些审计,就是希望从第三方立场观察自己。很多人会谈论到“说走就走的旅行”,我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你可以做一些小“出轨”的事情,比如说你经常习惯坐在教室后方,就尝试挑战让自己坐在前排;你习惯开会的时候不发言,就尝试着把你的观点大声说出来。

这就是“说走就走的旅行”,抽身到完全不属于你现在的圈子环境中去体会一下,你会发现你看到的自己和世界是很不一样的。

我们现在把自己置身于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上,实际上这制造了一种幻觉,让我们误认为自己的看法跟全世界差不多,实际上是我们把信息做了人工化的处理,往往我们只能听到自己愿意听到的,并没法客观清晰地了解自己。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让自己呆在舒适区,而且会越来越迷恋它,但这样的舒适区很容易让你把自己和别人看偏了,而你却不自知。当你觉得你头头是道,实际上是你处在自我闭环中,看似完满,实则不然。

这三点说起来平淡无奇,但是恰恰是平淡无奇的事,大家最容易忽视。炒股、创业都好,我们要发现秘密,这个秘密不是人迹罕至的地方,往往是大家看到了但熟视无睹的地方。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新东西特别多,但你不妨关注一下,在这些所有新的信息之外,看似古老、平凡的能力、知识、信息,那你就有可能跟别人不一样。

我们通常都是在做加法,唯恐自己信息不够多,但这种方式可以让你胜出的可能性反而小。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9 q1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吴伯凡 企业家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