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大脑的“算力"有限,要学会合理使用

分享到:
 伯凡时间 • 2019-07-15 14:52:51 来源:伯凡时间 E2763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伯凡时间(ID:bofanstime),作者:伯凡时间

在很多自然纪录片中都能看到,大型掠食性动物,诸如老虎、豹子等,大多都是伪装高手,尖牙利爪只是它们捕猎成功的要素之一,尽可能利用周围条件努力接近猎物才是关键。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丛林中或草原上,一顿饭得来实在不易,大多数潜在猎物都是奔跑高手,如果不通过伪装靠近猎物就贸然发起攻击,不仅无法捕获猎物,反而会额外消耗能量。潜在猎物的警觉和敏捷,使得掠食性动物的捕猎成功率很低,大多数时间中它们都处于饿肚子的状态,这也让它们对身体能量分外珍视,尽一切可能避免能量的“泄漏”。

2

人类作为自然中一员,天生便具备如何合理利用自己体能的能力,能够在奔波生计和休养生息之间找到平衡点。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体能的不足能够通过肌肉乏力、四肢酸痛等明显的信号,给大脑以提醒,督促我们休息。

但是不同于动物,人类还有一种常常被我们忽略,甚至于滥用而不自知的能量,它有很多名字,诸如“心智能量”、“精神能量”、“意志力”……

精神能量与我们大脑内部的意识运作密切相关。尽管学界至今都对“意识”没有一个特别准确和完整的描述,但是我们知道它是存在的。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不论是在记忆、理解还是创造方面,我们都会觉得很轻松,很多障碍和问题会迎刃而解。而在精神状态不好的时候,我们很容易会在一些简单的事情上遇到阻力,情绪也更容易失控,变得焦躁和易怒。

作为积极心理学派开创者之一的米哈里在《心流》一书中写道:“意识的功能是搜集组织内外的一切资讯,加以评估后,由身体做出适当的反应。”

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意识会搜集体内和体外的一切相关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评估,然后指导身体给出适当的反应。米哈里将其比喻为“转换中枢”,各种直觉和观感通过个人意识后,形成一种个人化的先后次序。

意识在处理信息时,并不是全然客观地反映这些事件,相反,意识会主动塑造事件,将主观加诸于客观之上。这种主动塑造的过程,便于我们将原本杂乱的信息分门别类,让其变得有序,这种将混乱信息秩序化的能力便是人类的“意图”。

心理学研究认为,大多数“意图”都源于人体的本能需求或社会需求,这两种需求像磁铁一样,将我们的关注点从其它事情导向我们最关注的目标,让我们的意识集中于特定的刺激点上。

这种因为局部刺激,使得意识进行选择性集中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注意力”。在我们的认知过程中,注意力负责从大量的信息中择选与当前需求或事件相关的信息,抽取相关记忆数据作为参考,评估事件,采取决策。

人类的注意力特别强大,能够在不到一秒钟的时间就判断出某个危险迹象,从而引发一连串的避险反应。尽管如此,作为一种完成工作和解决问题时不可或缺的能量,注意力也会因为被使用而损耗,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意识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有限的。

目前,对于人类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还无法准确量化,但是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有过一个大致的估计:我们的大脑能够同时处理七组信息,诸如分辨声音、影像和情绪等,从一组信息转换到另一组信息,需要1/18秒的时间。我们的大脑每秒钟能够处理的最大信息量大约为126比特,1分钟是7560比特,1小时大约为50万比特,以此类推,若将一生视作80年,每天的清醒时间为16个小时,那么一个人一辈子能够处理的信息量大约为2336亿比特,大约27G。

意识处理信息的能力,就如一台计算机的CPU一样,尽管也可以开展多线程任务,但是当同时运行的任务超过一定限度后,会导致运行缓慢,甚至是宕机。同时,一些杂乱信息和垃圾信息也会影响意识处理信息的整体能力,让我们在处理一些重要和关键信息时感到力不从心。

这也让我们能够更加理解犹太教《旧约》中的那句箴言中所蕴含的智慧——“你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这里的“心”其实就是我们的意识,而所谓的“保守”,其实就是对心智能量的合理应用,即对我们意识所处理的信息进行甄别和筛选。

对意识处理信息能力的合理应用,能够增强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更容易进入一种选择性集中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全部精神能量用于克服一个明确的问题,很容易产生成效。因此,注意力也成为了“牛人”和“庸人”的分水岭。

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曾说过:“我和穷光蛋最大的不同,不在于我是世界首富,他身无分文,我始终觉得我和他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我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环境多么恶劣,无论别人以一种怎样不友好的方式来看待我,我都能够在五分钟之内沉浸在自己的工作里。”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他们的注意力就像探照灯一样,集中于那些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与之相反,庸碌之辈的注意力就像在水平地面上四处蔓延的水,没有任何指向性,渐渐干枯且一事无成。

之所以无法有效集中注意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个人关注的事情过分的多,庞杂的无关信息遮蔽了关键信息,让我们无从理出头绪。甚至,很多时候,一些外来信息会与我们的原有意图产生冲突,导致我们分心,米哈里将这种状态称为“内在失序”或“精神熵”。

“所有失序的现象都强迫注意力转移到错误的方向,不再发挥预期的功能。”米哈里如此说道,“这种状况若持续过久,对自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使自我再也不能集中注意力实现任何目标。”

熵的本质是无序,之所以出现“精神熵”,就是因为我们关注的触点过于芜杂,完全敞开了自己意识的大门,任由那些无关的、琐碎的垃圾信息随意出入我们的大脑,而且,最为糟糕的是,经过意识这道“转换中枢”后,我们竟然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这一原本与自身毫无瓜葛的信息似乎与自己有很强的关系。

很多人每天为了明星八卦和肥皂剧中的情节而着急上火,为了“爱豆”的名誉操碎了自己的小心脏,甚至不惜在网上互相攻讦,他们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些事情与自己的现实生活没有一点关系。

在参与这些事件的过程中,人们无需投入整段的注意力,所以会感觉到轻松,同时又会让其拥有一种“指点江山”的参与感,能够有效避免投射注意力在那些费力但是对自己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这本质上是一种偷懒。同时,这种轻松只是一种暂时的假象,长此以往,一个人的注意力会被严重破坏,很难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直线下降。

改变这种状况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将自己从杂乱无章的信息中抽离出来,给自己的意识“洗个澡”,将那些无关紧要的垃圾信息“冲刷掉”,将有限的注意力集中于自我成长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最大化利用意识的算力。

如同那些掠食性动物一样,我们要时刻避免自己有限的意识能量被随意“泄漏”,学会“保守”自己的“心”。

本文来源伯凡时间,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5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大脑 信息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