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10亿专利无偿送出,收1500个农民学生,这位院士不一般!

分享到:
 青塔 • 2019-12-10 14:09:33 来源:青塔 E3211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青塔(ID:cingta-com),作者:杜若

“澜沧江边蒿枝坝,林下药材满山崖,生态有机三七花,人人见了人人夸……” 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很多人都喜欢唱朱有勇改编的这支歌——《蒿枝坝的花儿开了》。

歌中的蒿枝坝也正是他在澜沧的“家”。5年前,6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来到这里,换上迷彩服,扛起锄头,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从院士变成头戴草帽、皮肤黝黑的“农民”。抛开光环的朱有勇,常说“我就是一个会种庄稼的农民”。

▎童年的理想

1955年,出生于云南省个旧市一个农村家庭的朱有勇,贫穷与饥饿的记忆让儿时的他刻骨铭心。

“农民种地很辛苦,但再怎么拼命干活,种的粮食仍吃不饱。”他甚至做梦,梦见一个玉米秆上结出五六个棒子,一株植物上面结西红柿、下面长土豆,这样大家就能吃饱了。

而这个“梦”便成为朱有勇童年的最早理想,也成为他毕生与“农”结缘的初心。恢复高考第一年,22岁的朱有勇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大学期间,他成绩优异,名列班级第一。

2

大学时代的朱有勇 图源:云南网

1982年,参加研究生面试的朱有勇遇见了毕生导师——著名植物病理学家段永嘉先生。“追溯世界农业历史,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虫害不足百年,在几千年传统农业生产中,人们靠什么控制病虫害?”先生这一道考题把他给问蒙了。

那个年代,农作物单一品种大面积种植病虫害易发,为了防病,农药用量便得大幅增加,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世界各国的科学家提出了很多办法,却收效甚微。

朱有勇花了数十年时间探索,近千次试验,最终确证作物的多样性空间优化配置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该技术能将稻瘟病发病率控制在5%以下,减少农药使用量60%以上。2000年,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自然》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立刻引起全球关注。

2

《自然》封面文章

“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朱有勇,把云南农业大学奖励的200万元悉数捐出,在学校成立“有勇奖学基金会”,鼓励爱农学农的学生;2015年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他又将200万元奖金捐赠给了基金会……

1996年朱有勇留学澳洲,当时他本可以留在悉尼,“一天的工资可能相当于国内一个月”,但他毅然回到祖国,回到云南农业大学。“宾馆再好不是家,我能回到祖国,为自己的家乡做事,比什么都有意义。”

▎我年轻,我来干!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定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技扶贫点。谁来牵头挑起重担呢?时年60岁的朱有勇主动请缨:“我年轻,我来干!”

但真正要做,一开始还是畏难。“说实在的,我毕竟还是个教书匠”他说。“扶贫是要真真实实把一个地方带富、把产业落地”。

然而当他和同事第一次到澜沧县调研,走在竹塘乡多个村寨,眼前的一幕幕让他五味杂陈,几欲落泪——篱笆房,一个四处漏风的茅草屋、一个火塘、几件炊具、一堆玉米和一两头猪就是一户人家的全部家当。“是真的穷”。

1

一个普通澜沧农户的家 图源:云南网

“这里这么穷,怪我们这些人没有深入下来,没有真正的来为老百姓做些事情!老百姓享受不到你的研究成果,作为院士,这就是失职!”朱有勇下定决心要留下来。

这一留,便是5年。

地处西南边疆,与缅甸一线之隔的澜沧,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主要是拉祜族。澜沧超过70%以上都被森林覆盖,阳光、雨水丰沛,但却是全国深度贫困县。2013年,这里的国家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甚至只有一千多元。

“挪达,拉祜库马西。(你好,我不会说拉祜话。)”

推开一户村民家的门,一位65岁的老人说了这样一句开场白。拉祜族老乡眉眼一笑,回了一句“汉巴库马西(我不会说汉话)”,热情地把来人迎进家。

这是朱有勇5年来使用最多的常用语。

但5年前,一切开头难。

拉祜族很多人不会说汉语,更难以相信会有一个院士来主动帮忙脱贫。

朱有勇明白,得让农民们相信这个院士不是来走马观花的。“手把手领着老乡干,实实在在做给老乡看。”

他从零起步学习拉祜语,慢慢地掌握了你好、吃饭等日常用语。他说,“更管用的还是喝酒,能跟村民喝上酒,那就肯定能打成一片。”基本沟通有了,朱有勇的脱贫战役才刚开始。

刚到蒿枝坝住下时,朱有勇就给村民们一份见面礼——每家10只小鸡、两只猪仔。“养大,卖掉,基本可以达到脱贫标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效果不好,“鸡猪养大后,都被村民自己吃了,变不成收入。这样的扶贫方式不可持续,还是得靠产业。”

最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农民们应该种什么”,搞啥产业?

早些年核桃树也种过,合格的核桃却没几个。也有企业想来种花椒,朱有勇多次考虑后劝退了。“中国花椒产地这么多,这里种有什么特别?”反复地调研、思考、讨论后,朱有勇决定先拿冬季马铃薯做示范。

但到2016年冬天,真正要种了,蒿枝坝却没几个村民响应。一个从未种过的新品种,万一失败,一年辛苦全部打水漂,谁敢冒险?第二年,在多次沟通后,村儿里终于有人愿意拿出10亩地中的2亩试试。

不成想,这一试,地里竟结出了全村当年最大的马铃薯,足足有2.5公斤,最终,一亩地的冬季马铃薯卖了5000多块钱,这几乎是当地村民一年的收入。2018年冬天,没等人催,村民就早早地把十亩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

3

村民马铃薯大丰收

2018年,冬季马铃薯在全县38个村寨示范3200多亩。在11、12月播种,翌年3、4月收获,澜沧将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冬季马铃薯平均亩产2.5-3.5吨,为每户增加收入2500元到7000元。

马铃薯丰收了,朱有勇又当起了“推销员”。

3

两会“卖”土豆的朱有勇

2018年3月,全国两会的代表通道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有勇,把老乡种出来的土豆,吆喝到人民大会堂。

朱有勇举着一颗2公斤的土豆,兴奋地说:“这是开春之后,全中国最先上市的新鲜土豆。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土豆丝,5盘里有4盘是我们的土豆做的。”言语间自豪极了。

▎将一辈子的研究实践在大地上

冬季土豆只是当地脱贫致富的敲门砖。对于朱有勇来说,还不够。如果能把自己实验室里最新的成果和当地结合起来,当地农民的“脱贫”速度才会更快。

当地一望无际的思茅松林,让朱有勇确定“这是用来种三七的绝妙之地啊。”之后的调研,让他更加肯定,林下三七大有可为。

据百度百科介绍,三七是一种中药名称,又有田七、人参三七、参三七、文州三七的别称。三七作为“活血止血、化瘀定痛”的特效药,是包括云南白药、片仔癀等在内的360多种中成药制剂的关键原料,其中涉及130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近千亿规模产值。

可是这么好的中药材,种植起来却不太容易。因为三七“爱”生病,且种植年限越长,发病越突出,这严重影响到了生产。

虽说可以用农药,但长期使用化学制剂的话,其抗药性就越来越强,随着用量越来越大,效果也越来越不明显。

能不能不打农药、不施化肥,让三七回归森林自然成长呢?这一道题,正是朱有勇的导师段永嘉留给他的。他把数十年的研究“搬到”了澜沧,农田成为他的“实验室”。

2016年,朱有勇在竹塘乡试种5亩三七,得到了正向反馈,“林下三七”大规模种植成为现实。

朱有勇团队发明的“三七林下种植”系列专利技术可以不用一颗农药,就解决三七容易生病,无法连续种植多年的难题。

这项专利技术可以帮助三七很好的生长,那么将来拥有该技术的企业得多赚钱呀。毕竟三七本身是名贵中药材,特别是无农药的天然有机三七,其市场价格相当的高。

所以后来有企业开出10亿元人民币高价,要买朱有勇的这项“三七林下种植”技术。

相信任何人在面对如此巨额的财富时都会心动眼红,但这位“农民院士”却婉言拒绝了。

就在多数人猜测朱有勇在等着其他公司开更高价格的时候,他竟转头把这项耗尽十年心血的科研成果,免费分享给云南当地的贫困村民。同时,他还定下了一个“谁都不许利用他的技术成果谋取个人利益”的规定!

▎收了1500个农民学生的院士

11月22日下午,思茅松树下,60名来自各乡镇的学员正在练习林下三七的点种。朱有勇来到学员中间,接过一把耙子,示范起拉种植沟。教完拉沟,他拿起几个三七种,摆放到种植沟里。

“每垄地是1.4米宽,一行栽12棵苗,不能多也不要少。”朱有勇直起身子,对学员大声说,“每个人都来操作一下。过两天每个人发1000棵苗,就是你们的家庭作业,第一年成活率要在90%。第二年成活率要在70%以上。不能偷懒,我们要到实地抽查的。”

从2017年开始,朱有勇先后在澜沧开设冬季马铃薯、畜禽养殖、冬早蔬菜、林下三七、中药材种植等多个技能培训班,培训学员超过1500人。

3

朱有勇在示范冬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朱院士招生的门槛只要求一个条件:想不想致富?他的培训班不仅不收费,还管吃管住免费发迷彩服和胶鞋。为一扫贫穷带来的萎靡,朱有勇坚持和学员一起穿迷彩服、胶鞋。

经过四年持续培训,澜沧的农产品生产种植已经逐渐成熟。而如何把这些农产品卖出去,让利益留在农村呢?

今年11月11日,为了帮这些扶贫农产品扩大销路,朱有勇又开起了农村电子商务班。他还设想引进区块链技术,解决中药材的全流程追溯问题。

3

来自澜沧全县20个乡镇、60名学员正在参加电商班课程

3

澜沧竹塘乡蒿枝坝村拉祜族新农村

朱有勇的“家”,今天的蒿枝坝,已经完全变了。

每天早上,朱有勇起床洗刷完毕、喝一口茶之后,就开始沿着蒿枝坝晨跑,每天5圈,雷打不动。

而每天晨跑回来,他的门上总是挂着煮熟的鸡蛋、玉米、红薯等早点。

朱有勇每天都写日记,过几年,他想把在澜沧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书名就叫《蒿枝坝的花儿红了》。

参考文献:

《院士边疆扶贫五年: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半月谈;

《那位在人民大会堂“卖土豆”的院士,最近又刷屏了!》,人民日报;

《科技扶贫创造的产业神话——记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二)》,云南日报。

本文来源青塔,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院士 专利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