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我的31岁生日礼物,是4条深刻的人生感悟

分享到:
 张良计 • 2020-07-03 20:45:19 来源:张良计 E8577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张良计 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

今天是我31岁生日。

过去每年这个时候,我都会写下一些成长感悟,作为一份生日礼物送给自己。

今年也不例外。回顾这一年的经历,和往年相比,除了思维上的继续提升,在生活中也收获了诸多成长。我对它们进行了简单的复盘,挑选出对我影响最深的4条,希望对自己是一个鞭策,也能够对阅读这篇文章的各位,有一些启示。

咱们一个个来聊。

1. 挑选最有价值的事情去做

这是第一条感悟,来自日常工作的思考。

曾经我是一个什么事都想要亲力亲为的人。后来和一位前辈聊天,她告诉我这样做最后只会拖死我自己。聪明的管理者一定是按照二八原则来分配自己的精力。

即把80%的时间投入到那20%最有价值的事情上去,而不是平均分摊。

这让我想到最近读的一篇文章,讲为什么巴菲特有那么多时间阅读和思考。里面提到一点,说“空闲”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一种策略结果,是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时间的结果。

看完我恍然大悟。

作为全球最大风险投资公司的老板,巴菲特的日常工作仅仅只看5个“最重要的目标”。其他的任务全部被他归类在“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避免”的清单上。

在这个清单里,有大多数CEO都会去做的工作。比如接受行业采访,出席内部会议,与华尔街的分析师交谈等等。巴菲特刻意避免去做这些事情,而把大量时间留出来做阅读和思考,因为他相信这能带来更大的价值。

聪明的人,从他对待时间的方式上就能看出来。

联想到我过去的工作习惯,就是把时间浪费在太多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总是担心一个小细节会出什么岔子,凡事都要亲自动手。做到最后,触角伸得太长,盘子弄得太大,精力分配不过来,反而处处出问题。

表面上看,这是完美主义,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可实际上,我是不相信别人,害怕没有我事情就会搞砸。

这种思维如果不及时更正,成长天花板就永远突破不了。

比起个人能力超群,更有价值的事情是构建一套价值产出体系,让一群人能力超群。而打造好这个体系,专业能力是基础,管理技巧是支柱,豁达心态是关键。

一个好老板,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才能在团队成员出现差错时及时帮助修正,而不是甩锅。

进一步的,懂得把自己的经验技巧输出成“教材理论”,帮助每个成员成长。并且留出给他们展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空间,而不是凡事冲在前面,抢下属的风头。

最重要的,是学会适当放手。哪怕事情会搞砸,只要这个后果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宁愿做砸了,也不能影响到更重要事情的推进。

做砸了,也是一次成长。这就叫学习成本。

我以前就遇到过一位“鼓励下属犯错”的老板。他每次都会预留给我们两次犯错的机会。前两次没做对,他都会和声细语地指导。如果第三次还是不行,他才会亲自出手搞定。

可没人愿意进入到“第三阶段”。因为这时他会一改之前的温柔,说话变得犀利直接,内心脆弱的同事还有被说哭过的。总之,那场面真是让人无地自容。

所以为了避免进入到他的“魔鬼模式”,每个人都会努力把握住前两次犯错机会,把事情尽力做好,这其实就是逼迫大家成长。

如今我也开始带团队,回忆起过去这段经历,才明白这就是一种“管理技巧”。通过这种方法提升团队的整体短板,在可接受的损失范围内不断优化,这样未来才能做更大的事情。

把精力更多放在培养和引导上,而不再着重于自我能力的提升。因为后者的天花板是显而易见的,可前者却有无穷的可能。

始终关注最重要的事情,思考如何将能力横向规模化,而不仅仅是纵向深入化。

2. 保持开放,人生并不只有一种可能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被一种“上岸”思维所困扰。

什么是上岸思维呢?就是规定自己一定要在某个时间点完成某个目标。只有完成了才会如释重负,否则就是人生失败。

比如工作多少年之后一定要到达什么职位,多少岁的时候一定要有车有房,到什么阶段一定要开自己的公司,几年后一定要有一份成熟的事业......

这些目标就是一个又一个岛屿,而人生就是在这些岛屿之间不停游泳,不停上岸。

在这种单线思维的影响下,我始终紧盯一个目标,而忽略了其他的可能性。这其实很不明智。

去年发生了一件事情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天一位猎头打电话给我推荐一家知名企业的海外工作机会。那时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帆风顺,内外部都受到了一致认可,这都离我最初的既定目标更近了一步。

那通电话我接得漫不经心,基本了解到这是一个“开荒”的岗位。公司产品进驻到一个新兴国家,经销商搭建,市场运作,活动推广,一切都得从零开始。

对比我现在的状态,这显然是落后了好多。

这就好比当我向一个岛屿奋力游泳还差500米的时候,突然在2000米的地方出现了另一座岛屿。甚至这是不是岛屿我都不敢确定,它有可能只是一颗光秃秃的礁石。

所以我想都没想就Say No了。而这位猎头人也很好,虽然我拒绝地如此不留情面,但他依然和我保持联系,有什么最新消息也会和我分享。

过了大半年时间,他又打电话给我,无不惋惜地说当时我要是面试这个职位,说不定现在已经是那个国家的大区负责人了。无论是薪资待遇还是之后的成长,丝毫不比我现在的状况差,甚至还会更好。

说这个故事,倒不是因为我后悔,而是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人生的走法。

过去我只盯着一个目标,只想快点上岸,所以对周围其他的机会全都视而不见,甚至连花点时间做一番了解都不愿意。为什么呢?因为我太自信了。

我自信自己的规划才是完美无缺的。只要按照计划来,一切都能如我所愿。回想一下,这种自信伴随了我很长一段时间。我甚至将它带入到社交,生活乃至全部的人生。

但生活就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这才是它的魅力所在。它并不是20几岁恋爱,30岁结婚买房,40岁做到高管,50岁准备退休。也并不是说上岸了就能一劳永逸,没有上岸就要提心吊胆。人生不是一步到位地去完成各种任务,也不能简单地用“计划”来模拟。

谁也不能预言自己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会怎样,我们也没有时间机器去到未来看到自己的终局。所以与其笃定一条路走到黑,倒不如尝试接受当下的各种可能性,善待你会遇到的各种意想不到的情况,随时调整,随机应变。

有可能遇到一个新状况,它会以一种你从未想过的方式帮助你完成现在的目标,又或者颠覆你对既有计划的想法,开拓出更有效率的方法。

这些谁都说不准。而你可以做的是,不要拒绝,保持倾听,开放心态,顺其自然。不要接受只有一种可能的人生,而是多做评估,多做选择。

当上帝打开一扇门的时候,你还可以去寻找其他的窗。

3. 完整经历一次苦难,它是对你人格的补完

如果没有经历过一场彻底的苦难,再幸福的人生也不会完整。

越是年轻的时候,越应该经历苦难。而且这个苦难如果还有“逃避”选项,千万不要选择逃避。

为什么呢?因为人在年轻的时候,价值观尚未成型,失败也经受得起。最重要的是,年轻时记性最好,可塑性最强。

等到了三四十岁,人生已经走过一半,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开始趋于稳定时,苦难就真的会变成承受不起的灾难。

年轻时,父母尚且健在,自己身体安康。虽然赚钱不多,但胜在精力旺盛,这时的苦难最容易激发人的潜能。

回顾我自己的经历,全都是苦难带给我成长。

无论是工作上的专业技能、领导能力还是生活中的为人处事、社交沟通,甚至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变化,我都从苦难中得以学习。

它们是我的老师,让我在社会这所大学里不断修行。

所以对于更多的年轻朋友,我诚恳建议你去“挑选”一些苦难去经历。去感受那些不顺利的人生,去拓宽自己忍耐度的下限。

有可能你孤身来到一个大城市举目无亲,工作没有着落,住所飘摇不定;

有可能你被人狠狠地骗了一道,身上分文不剩,只能在火车站和快餐店的长椅上过夜;

有可能你连续一个月加班做的方案依然不过关,被老板在办公室里指着鼻子骂无能,还得回去哭着鼻子改PPT;

还有可能你被最铁的朋友背叛,周遭所有的好友都离你而去,一瞬间过去十几年的友情灰飞烟灭......

这都不是生死要命的苦难,但足以让人犹记在心。

去记住那个时候的状态,记住你的纠结,你的彷徨,你的无可奈何,你的望眼欲穿。记住你在深夜里无数次惊醒,辗转反侧。记住你在黑暗中无数次呐喊,孤立无援。

这就像吞下一口苦到胃里的中药,让人恨不得骂脏话:“生活真TMD太难了”。可当你发泄完毕之后,要冷静下来。冷静记住那时的感受,把它们用刀雕刻成脑海里挥之不去的刻印,往后人生每一次即将走歪的时候,都拿出来敲打自己。

只有坠入过最深的黑暗,才能理解光明的意义。能从苦难中走出来,还依然乐观向上的人,再也没有什么能打倒他。

4. 做一个有“想象力”的人

最后一条感悟,来自日常生活的一个发现。

因为工作和性格的原因,平时我会和许多人打交道。在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两种类型的人。

第一种,紧盯眼前的细节和执行,通常都是中基层的人。

这类人,你和他讲任何东西一定要拿出实际例子来证明。比如具体到一个画面长什么样子,一篇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怎么写,一次活动从早到晚按顺序会有哪些环节,全都要写清楚。否则,他想象不出来,无法做判断。

第二种,脑子里拥有充足的画面感和预见性,通常都是高层人士。

和这类人交流,只需要点到即止,不用费劲心力去呈现。很多时候你只需要开个头,剩下的他们自己都能想出来。

比如提一个概念,叫“为懒人而生”,对方马上能联想到这个概念可以落实到哪些产品,哪些场景,并且主动和你展开讨论,而不是要你去讲解如何“为懒人而生”。

我把这两种人对比一下,发现差异在于三个字:想象力。

什么意思?既能理解看得到的东西,也能脑补出看不到的东西。

看得到的东西很好理解,纸上的方案,PPT里的文字,Excel表格中的数字都是能直观看到的;

看不到的东西就复杂多了,比如得出结论的逻辑,不同思路的出发点,优点背后的缺点,微观数字背后的宏观背景等等。它代表着事物的整体运转逻辑,就好比通过一颗星星,推断出一个银河系。看见常人目光所不能及之处,才能发现常人意识不到的机会和宝藏。

这是人与人之间,一条重要的分水岭。不信你去看那些取得大成就的人,不管他们的成功道路走得正不正,他们通通都有“想象力”。

对商业的想象力,对创新的想象力,甚至对生活的想象力,抓住一个就足以让你甩开绝大多数竞争对手。

因为时间和篇幅关系,今天的文章无法细致讲解如何去培养想象力。也许以后我的感悟更多一些了,方法更成系统一点了,会单独写一篇文章来聊这个话题。

以上就是今天的4条感悟。作为生日礼物,似乎有点太沉重了,感谢耐心看到这里的各位。我把它们分享出来,是希望能够在接下来的人生中对自己有一个鞭策,也能对一直支持Boy的你们,带来一点点启迪。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

本文来源张良计,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7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人生 思维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