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年轻人不会学习比没钱更可怕

分享到:
 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 • 2021-03-05 08:00:50 来源: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 E16735G6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作者|田志刚  来源|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

学习力就是竞争优势。

因为今天的任何机构里,核心工作都是复杂的知识工作,都需要依赖知识员工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获取知识、利用知识、产生知识。

这些活动的背后,其实都是一个人的学习能力!

01

你得知道,当你来到这个世界之前人类已经存续了数千年。

在这数千年里,各个领域都曾经出现过许多英明神武、智力超群的人,他们已经从各个角度对这个世界进行过研究思考和实践。

同理,今天当你应聘到某家机构去负责一些具体事情和任务的时候,它们可能已经被完成过很多次了,前辈们可能摔过很多跟头才做到现在的水平,积累成你看到的模板、流程和制度规定,形成他们头脑里对于解决问题的敏感、警惕和直觉。

如果不是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人,你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么多的前辈、上千年的思考和实践,犯过无数次的错误总结出很多经验,这里面一定有许多东西值得你去借鉴。

因此在你真正有所创见之前,你首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用过的方法、犯过的错误。

所以大部分人在有所成就之前,都有一个漫长的时间需要去学习他人的经验和教训,这个时间包括了你在学校受教育的阶段,也包括你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阶段。

如果你不愿意去做这些,而是妄想凡事都自己搞定,那就很尴尬了:因为你认为的大部分创新和值得自豪的地方,都已经有人做过而且比你做得更好。

02

按照认识论的观点,人类的知识都来自于实践,虽然“ 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但人不能事事直接经验, 事实上多数的知识都是间接经验的东西, 这就是一切古代的和外域的知识。这些知识在古人在外人是直接经验的东西”。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识虽然来自于实践,但并非每一条你自己都要实践一遍,大部分最有效率的成长方式是学习他人已经被验证过的知识。

任何追求有所成就的人都是爱学习并擅长学习的,他基于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去持续不断地学习、实践和思考。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我所认识的、在漫长的生活岁月中能够保持效能的所有人,几乎都和我一样在不断地学习。无论是企业主管还是学者,无论是军队的高级将领还是一流的医生,无论是教师还是艺术家,无一不是如此。”

在日常的观察中我们也发现,无论哪个领域的卓越者,即便是我们传统上认为起点比较低的人(基础学历低,例如许多企业家、高级的技师可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初始学历仅小学、中学毕业),但在他们后天的实践中通过读书、跟人学习、在干活中摸爬滚打等方式,养成了对于知识的敏感度和极强的学习动力,并形成适合自己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积累了大量其工作岗位需要的知识。

基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这些高手和专家们都有以下共性:

积累了自己所在领域海量的知识(数量):

当你与他们交流时会发现你知道的他们大都知道,你最近刚学习到的觉得很时髦的知识可能他们早就了然于胸,可怕的是还有许多“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对于他们就是常识(这就是常说的认知上的差异)。

他们对于知识掌握的深度要远远超过普通人:

不仅仅知道是什么,而且明白如何去做、解决什么场景下的问题、并且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些知识。

虽然他们掌握的内容很多,但这些知识在他们的大脑里面却清爽无比,因为他们平时记忆的只是知识的结构和高阶的概念,遇到问题时他们可以从上到下的去查找。

他们都有明确的知识获取目标,所以他们的敏感性很高:

当遇到自己不懂但又需要的知识时,他们行动力超强,很快可以利用自己高超的学习能力去快速学习,将新知识转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里。当看到碎片化的内容时,他们可以快速吸收。

如果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强悍的学习能力是基础条件:对于现代人而言,如果没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未来甚至可能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工作环境,更不大可能在某一领域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当然,仅仅学习能力强并不一定能成为专家(因为成为专家还涉及其他因素,譬如实践机会、思维方式方法等),但起码可以让你超越社会上90%以上的人(因为大部分人其实是不爱学习,即便在那些所谓“爱学习”的人中间,大部分也因为不得法而令自己的学习无效)。

同时,在相关领域拥有海量的知识储备也是真正能够产生创新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储备才可能在解决遇到的问题时游刃有余,在实践中产生真正的创新。

03

许多人总是用爱因斯坦那句“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来为自己的懒惰辩解,但大部分人可能不了解爱因斯坦在很小的时候就习惯进行深刻的思考并对高等数学非常感兴趣,而他说这句话的本意也是认为在研究中要重视直觉和灵感的作用。

牛顿还说过“如果说我看的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强调继承与借鉴的价值。

杨绛先生也说过“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没有宽厚知识积累的想象力只不过是胡思乱想而已。

中科院数学所的教授曾经每个月收到来自于“民科”声称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论文都可以用麻袋装,但他们基本上是不看的:因为仅凭一些基础数学知识就认为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类似于说“骑着自行车上了月球”。

大家也经常看到“如果不读书,行万里路也不过是个邮差”,“独立思考的前提是你读过上百本经典”,大致都是这个意思。没有高质量大数量的输入,又怎么会有高质量的输出? 

在任何一个领域内,要想做到真正的卓越,海量的知识储备都是它的基础。没有这样的基础,就认为自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一定是想多了!

04

那如何才算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呢?

本文的大部分读者都是参加过各种考试的,是不是会考试就是会学习呢?是不是学霸就代表了学习能力强?

还真不是!

在学校学习和在岗位上学习的一个最大差别是,在任何学校学习都有人告诉你要学什么、大纲和主要方向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如何考核等问题。

但当你到工作中的时候会发现,这些统统没有人告诉你(或者即便有人说也是零散的、片段的),这个时候学什么成为了第一位的问题,因为不知道学什么许多人就放弃了,有的人什么都学,结果一样是无效的。这就是所谓的“选择比努力重要”。

因为不知道选择什么,我见过许多在最顶尖高校获得很高学历的人,在毕业后却很少系统地学习。

在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爆炸、知识更新周期飞快,这时候学什么、如何学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传统的静态的学习方式也需要变化。

但我们的大脑对于信息和知识处理的能力是在农业、工业社会发展成熟起来的,适应于信息和知识数量有限的环境,对于如何在更快速变化的环境里处理信息和知识则尚不适应。

关于现代人新环境下的高效学习,尤其是如何能够从新手到专家的学习过程,主要从学什么、如何学、学到什么程度、学习方法框架三个维度去论述,期望对您有所启发,在下周即将举办的“个人知识体系构建能力课程”中也会用例子和练习去说明白。

所谓知识体系,只不过是你经过系统学习后的结果,如果没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也谈不上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05

知识体系是来自于人的学习、解决问题、思维,只有进行了大量学习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在具体的工作中,其后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个人独特的见解,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所以说看一本书画一个思维导图不叫你的知识体系,而是书的知识体系。

你的知识体系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并具备较高的层级,这来自于个人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思维能力,反应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实力。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来自于常年累月高质量的输入,来自于他解决的各种复杂困难的问题所受的煎熬,来自于他深夜的持续思考,来自于他经常整理提炼的模型、框架写成的文章和PPT。

那该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呢,在《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里面有以下的几个问题帮你判断:

1.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学习是有方向性的,他们更专注于一个领域下功夫,三年干一个事情而不是一年干十个事情。

只有专注才能有深度,只有深度才可能谈到体系,一年干十个事情的人谈不上知识体系;

2.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学习不仅仅看互联网和手机,在任何一个领域建立知识体系都必须掌握这个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框架,而这些内容只有深度系统化的严肃内容(教材、论文)上才有,所以有知识体系的人阅读经典和深度内容;

3.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都干过很多项目完成过很多任务,他们知道真正的学习一定包括实践,没有实践的学习只是纸上谈兵,所以他们乐于解决各类困难复杂的问题,并且在解决问题后进行反思与提炼,将自己的经验与显性知识进行关联和比对;

4.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不仅掌握陈述性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程序性知识、情境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他们掌握了许多书上没写、网上搜不到的“活”知识,可以用来解决各类复杂的问题;

5.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一般对知识都很“冷淡”,不属于他们方向上的内容他们一般较少关注,也很少去听那些很热闹的内容,即便免费送给他们,他们可能也会拒绝,所以他们通常不是逻辑思维、各类研习社的客户;

6.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在学习严肃内容的时候都学的“很慢”,他们边学习边思考,在大脑中建立这些内容的关系,跟自己之前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比对与关联。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愿意跟他人讨论和去解决问题,他们看完的书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完成一个任务和项目后都会有不少收获;

7.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都具备较高的思维能力,他们擅长归纳和总结,具备较强的分类和概念能力,能够自如的对所学、所思进行分类,能够提炼成更高层次的概念并发现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这种思考一直持续进行,长年累月积累;

8.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一般都对这个领域的内容进行过多次的“遍历”,从头看到尾,他知道这个领域的同行们有什么新的成果、各种说法的优劣得失。

他们通过遍历来检查自己的体系是否完善,查漏补缺,然后发现大部分内容他们都已经知道了;

9.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一般积累了许多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他们会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框架化,这些学习任何新东西的时候他们知道如何快速去学,能够抓住重点和核心。

解决问题时他们从上到下思考,既有高度又有细节,保证解决问题时的系统性和效率;

10.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对于他擅长的领域可以用几个关键词概括出来,这几个词覆盖了这个领域的全貌。

真正掌握知识体系的人大脑其实很“简单”,几个词足以。但他们每个关键词又能够展开了说上三天三夜,其中的问题、蹊跷他们了然于胸,在需要这些知识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

11.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一定擅长表达,他们经常会写文章或者通过语言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没有分享的时候人总是“认为自己掌握”了,但通过表达才能促进对于一个领域知识的抽象、概念和结构化,他们在表达的过程中和表达后都收获颇多,表达逼迫他们深度思考和学习,表达出来后用户的反馈让他们对自己的掌握程度进行反思;

12.  能形成知识体系的人在看到跟他的专业相关的朋友圈文章和任何一本书、一则消息的时候,都知道这些东西在说什么,潜台词是什么,那些他已经掌握了,那些是新的。

新的东西他们知道应该放到自己知识体系的什么部分,学习就更加高效。

按照以上的12条对照一下,你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吗,欢迎留言讨论。

这12条其实也是建立个人知识体系的原则和建议。

该文内容摘自《卓越密码:如何成为专家》,本文作者为知名知识管理专家作者田志刚。您可通过微信号:511956894 与他联系或加入他的【二班】

本文来源知识管理中心KMCenter,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69 q6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学习 思考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