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风光”背后的深度思考——船长如何做好内部管理和优化?

分享到:
 GGV纪源资本 • 2021-04-20 11:52:16 来源:GGV纪源资本 E6666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口述|符绩勋   来源|GGV纪源资本(ID:GGVCapital)

如果把GGV比做一艘行驶中的大船,在2011年我开始担任“船长”后的3年时间,我继续花了很多精力在内部的管理和优化上。所以大家会发现,GGV的第四期基金是2012年募集的,第五期基金的募集大约是在2014年,一直到2017-2018年,我们开始募集第六期基金,基金体量开始过了10亿美金,从5-6亿美金直接向上迈了一个台阶。

看起来每期基金募集的金额越来越多,好像比以前更有能力、更“风光”了,但实际上,每迈过一个台阶,我都在思考:我们凭什么才能真的有条件和能力去划动更大的船,去发挥更强的投资能力?

毕竟基金的规模与投资能力是挂钩的,我们的LP出资人把钱投给我们后也会思考:如果管理的基金规模再大一些,能“消化”得了吗?能带来更大的回报吗?

所以如果在大航海时代,每一家基金都像是一位潜在的“哥伦布”,而我们的LP就像是早期的世界探索者,为我们提供资金,帮助我们造船,而我们就承载着大家的期待和理想驶入波澜壮阔的大海,去寻找新大陆的出现。而只有我们掌舵的大船在茫茫大海中行得更远、更快,才能找到资源最丰厚、回报更多的新天地。

投后赋能,提高胜率

起初我们这艘船上的船员有点过度拥挤,那时候我们的行驶方式还是“划船”,但大家方向感不一样,况且这艘船的船身也并不完整,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用不同的方式请一部分的人下船后,船体没那么重了,再补一补洞似乎就可以继续前进了。

那时候我们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围绕着整个移动互联的方向去做投资。

我当时最看重的问题是管理机制:VC机构虽然往往人员不多,但每个人的表现都很重要。我们必须要决定用什么样的激励机制来考核每一个人:谁适合留在船上,谁不适合留在船上?哪些人可能在某个时点需要下船,以及我需要吸引哪些人上船?

最终我们决定要达到的激励机制是,留下最好的水手,并且能够组织大家同心协力往同一个方向去航行。

到2014年后,我们这艘大船的行驶节奏、速度都开始稳定下来,也是在那个时间点,我们邀请了Hans童士豪加入,担任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并且开始搭建整个中台。在当时的创投行业,很多基金的组成都是前台与后台,前面是驾驶船的水手,后面是后勤人员。但是我更希望能够用精炼的资源去赋能前线投手,让他们的航行更顺利,人员效率更高。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大部分机构在2015年之前,对中台、后台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其实对中台、后台的重视基于很简单的逻辑:作为管理合伙人,我们即便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时间也有限。每年我们几位管理合伙人能看到的新项目的数量,负责投后管理的老项目的数量,我们在多少个公司加入了董事席位,这些都是可以用公式计算出来的。

但“船长”这个角色应该思考的是如何把时间效率提高,把精力花在自己更擅长的事情上。基金和创业公司的关系,既是财务上的股东,又是背后的支持者,从为创业公司、创业者赋能的角度上来看,一家基金需要提供的不仅仅是资本:进入项目初期的选择、过滤、投资,投资后的与创业者强沟通,适当帮公司提供战略上的建议,并且提供适时的资源匹配、媒体公关、招聘、BD平台合作、等等。这些为创业公司赋能的工作不可能全部都由前台的投资团队来负责,而即使负责,效果也未必最好。

那时候我的理念就是,想要做大做强,首先就是想办法提高自己胜算。“投后赋能”其实就是增加投前的赢率,毕竟好项目大家会抢,一家基金只有形成滚动式的闭环才能形成优势,所以对搭建中台与后台方面我们不遗余力。

一线“能见度”是当好船长的必备要素

实际上,对内部优化的重视背后是我的担心与顾虑。

2011-2014年这段时间,说实话,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我并不觉得我们做到了最好。有一些退出方面的案例,例如土豆、优酷的合并,去哪儿、携程的合并,UC浏览器并购给阿里等等,但是我们在那几年错过了今日头条和快手的早期投资。虽然在后期我们所投资的musical.ly(抖音前身)并购给了字节跳动,我们还是成为了字节跳动的股东。

间接的原因是我们把更多时间花在团队的重新调整上,当然这也使得我们可以吸引Hans加盟。但是错过几个好项目最直接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看懂行业或公司。以“今日头条”为例,当时我没有认识到这个市场的机遇:即使当时大家对门户网站和微博的信息依赖度已经足够高了,中国还有大量的老百姓有大把时间泡在瀑布流形式的推荐信息推荐平台上,愿意消费各类新闻。那时虽然和一鸣讨论了很多,但我自己身边的人确实不是头条的典型用户。

回过头来看,如果把投资节奏比作行驶速度,在我们平均的投资期大概是2-3年的前提下,如果行驶速度变慢,投资期可能就要4-5年。为了行驶得更快,似乎就要不断地加水手,而一旦加人,这艘船就又变得重了。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尽量少增加一些人呢?

这也使我确认了适合于自己的管理方式:人员精炼,并且高人效,每个人都能独当一面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不断拓展边界。每家团队都会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来产生不同的管理方法论, “人海战术”对于我们自身的基因和背景来说并不适用,因为人多了会使我们管理合伙人不得不花很多时间扑到管理上,而失去对投资的敏感度。而当失去对大行业、细分行业乃至对创业者本人潜力的敏感度,就会出现错过大项目的问题——坐镇后方,很难形成自己的认知与重视。

我坚定地认为,管理合伙人需要始终在前线,需要一直保持“对投资一线的能见度”。如果不在前线,对市场的感知会被“过滤”,这种过滤不一定是坏事,但是太多的过滤就会直接影响了敏锐度。最近刚跟一位从事FA的朋友聊天,他问我如何判断一个市场的变化?其实对市场的判断不是我们空想出来的,我们判断的依据往往来自用户端和创业者两端。

首先是从宏观角度去看,去做逻辑分析:举例来说,为什么前面十几年中国数字化转型主要在to C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to B端企业的管理和运营都必须被数字化?这就是宏观规律倒推后必定会发生的结果。

举例来说,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投资小鹏汽车?因为我们看到了无人驾驶技术的兴起,也看到特斯拉作为行业的引领者,以及行业背后的大量投入,而在小鹏汽车、蔚来、威马等等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时候,我们选择在早期投资了小鹏汽车和一系列无人驾驶行业相关的企业,做了布局。

其次是创业者带来的“启发”:创业者比我们更加敏锐,他们天天浸在市场里面,会知道有哪些机会点。为什么我们最近在关注“AI+新药”这个趋势?因为我们与一些创始人沟通过,了解了这个市场中的痛点。第一,AI现在非常普及;第二,药的开发周期平均来说大概13年-14年时间,从选择靶点到分子筛选是3年左右的时间,,再进入到临床一、二、三期,时间很长,但通过AI可以增加小分子药选择的成功率。通过和更多的创业者的了解,我们才能看清市场,才可以分析判断要去进入哪个细分赛道,才能看懂哪家企业战略逻辑更强、哪位创始人更有潜力。

因此,基金管理合伙人必须到一线去了解市场的情况,对创始人能力与潜力的感知必须由基金管理合伙人完成,如果对“人”的因素没有判断,就没法进行投资。

我们当年错过滴滴的早期投资之后,就去投资了东南亚的Grab,然后又回头在中期阶段投了滴滴,接着又投了哈啰出行。这一系列动作是因为我一直在前线,不断去思考出行这个行业。当时杨磊找到我,提到想做共享单车,但毕竟摩拜、ofo融了那么多钱,GGV没有投资它们,为何要投一家后来者?但是杨磊说服了我,最后哈啰出行现在也是一只巨大的独角兽了。如果不在前线,“船长”每天坐在办公室听汇报,甚至不见创始人,是很难有感觉的。

不仅如此,要当好一个船长,自己必须是一个很好的水手,否则对内部员工来说也没有说服力。GGV的文化强调“intellectual honesty”,无论是什么级别的同事都可以有话直说——我可以不认同你的观点,而且我有观点就一定要表达。况且这个行业的年轻人都非常优秀,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只有对你的意见能认可才会愿意长期合作。毕竟我也是过来人,不希望给年轻同事带来“既不懂,又要强加意见”的感觉。所以我们几位管理合伙人必须和年轻同事一起作战,你的意见他们才容易吸收。

前些年我们能看到VC行业稍显浮躁,行业里人员流动很频繁。这对于我们自己的管理来说,这也更加坚定了必须对中台与后台加大建设。我们希望即使人才有流动,知识结构也不会被打散,人脉库也会继续留在这里。当然,GGV更希望建立起完善的培养机制并且尽量减少人才流动。

我每次面试的时候都会问对方,你是否有真正的耐心?VC是一个马拉松,不要把它当作几秒钟的百米赛跑,而要看作长跑,你有可能要跑40公里几个小时才能拿回一块奖牌。

VC阶段投资的时间周期太长了,你今天投了一个不错的项目,不代表就一定能成功退出。我认为一家不到5亿美金估值的公司很难说自己渡过了安全边界,即便超过10亿美金的公司也可能会因为一些因素被淘汰。互联网科技变化太快了,这里面有太多的因素,政策的因素,宏观的因素,科技的因素,会导致一些项目估值上去又下来。所以,因为自己所投资的企业估值上涨了两三倍就得意,其实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有看到、陪伴着一家公司走过完整的成长过程,建立出完整的链条才算是真正的VC,如果没有的话,大多数年轻人可能其实都一直处在学徒阶段。

这些年我一直在试图设立出更贴近市场变化的管理机制。在这套机制的影响下,我们希望寻找有耐心的年轻人才加入,我们非常愿意悉心培养,毕竟VC投资好比马拉松长跑,要有5到10年才拿得到投资结果的“奖牌”。

而且我们更看中的是“影响力”,即一位投资人能否对创业者形成影响力。创业者为什么相信你?为什么愿意跟你合作?投资人的财富不在于自己金库中有多少钱,而应当在于周边的这些朋友和合作伙伴。

*作者介绍:符绩勋是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他在风险投资领域有超过20年的工作经验,曾与众多成功企业家合作。

符绩勋一直关注在线旅游、出行、企业服务、消费等领域的投资,曾投资去哪儿网(NASDAQ: QUNR)、优酷土豆(NYSE:YOKU)、Grab、UCweb、滴滴出行、满帮集团、美菜等公司,目前也担任小鹏汽车、哈啰出行、酷家乐等企业的董事。 符绩勋在诸多业内重大战略并购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包括优酷和土豆(中国科技领域第一起数十亿美元级的并购)、百度/去哪儿、携程/去哪儿和蘑菇街/美丽说。

3

本文来源GGV纪源资本,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10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管理 企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