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皮尤:37%技术专家认为未来10年人类生活不会因AI变得更美好

分享到:
 olivia chan • 2018-12-11 10:00:20 来源:前瞻网 E661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前瞻经济学人

约37%的技术专家认为,未来10年,大多数人的生活不会因为人工智能(AI)及相关技术的进步而变得更好。这是根据皮尤中心(Pew Center)对979多名开发人员、企业高管和政策领袖进行的一项调查得出的结论。该调查结果于今日发布,与曾在加州圣何塞举行的以人为本的数字未来会议(People-Centered Digital Future)上的报告不谋而合。

研究参与者明确表达了他们对人类行为的担忧,一些人表示,他们担心人们可能会失去对自己生活的控制,因为“黑匣子”工具对决策的贡献越来越大。一些人担心的事实是,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仍处于不受公共利益约束的公司的管辖范围内,其他人则表示,他们担心依赖锁定——人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侵蚀——以及自主武器、网络犯罪和宣传的破坏性能力。

“我认为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可以像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那样增强人类的认知,”互联网名人堂(Internet Hall of Fame)成员、谷歌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布道者Vint Cerf告诉皮尤中心。“但会存在滥用和错误,有些是有害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这些技术是如何实现和使用的……”

德勤(Deloitte)今年早些时候一份报告的受访者对人工智能也表达了类似的保留意见。超过20%的人将“网络安全漏洞”列为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关键问题,43%的人将“基于人工智能/认知建议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列为前三名。此外,约39%的受访者称人工智能在关键任务或生死关头的失败是他们的担忧之一。

皮尤研究中心的报告重点关注弱人工智能(ANI),也就是像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Alexa和微软的Cortana这样的机器智能,它们在特定任务上与人的能力相当或超过人类。参与调查的技术人员说,他们担心人类可能会牺牲他们的独立性、隐私权和权利,因为ANI可以获得“可感知的优势”,他们担心ANI将继续倾向于“错误、偏见、不正确的逻辑或假设”。

弱人工智能是指不能制造出真正地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智能机器,这些机器只不过看起来像是智能的,但是并不真正拥有智能,也不会有自主意识。

皮尤研究中心互联网和技术研究主管Lee Rainie表示:“这些专家指出,自主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令人恐惧的可能性。”

受访者预测,在未来几年,人工智能可能很快在复杂决策、推理、分析和模式识别、语音识别和语言翻译等任务上赶上或超过人类智能。然而,他们承认这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

在医疗保健领域,他们预计人工智能将在诊断和治疗病人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在商业和智能城市中,人工智能将通过执行目前由人类工作者承担的重复性、单调的任务来节省时间和金钱。根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这些劳动力市场变化将导致未来十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1.2%,并在未来十二年帮助捕获额外20% -25%净经济效益——即在全球范围内产生13万亿美元。

公平地说,并非所有关于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研究都描绘了一幅特别美好的图景。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和高德纳(Gartner)预测,到2025年,人工智能可能导致裁员多达7500万人。麦肯锡今年预测,随着需要更高技能的工作从40%增加到50%,2030年要求“低数字技能”的工作比例可能从目前的40%下降到30%。

然而,对机器人主宰未来的担忧可能是错误的。普华永道第11次年度数字智商调查(Digital IQ survey)显示,在60多个国家中,只有53%的技术高管表示,他们正在计划人工智能投资和用例。大约19%的人说他们至少拥有一个用例和一个计划,只有4%的人说他们已经成功实现了这项技术。

皮尤研究中心报告的受访者提出了三种可能有助于在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理想结果的解决方案:

1. 改善跨国界和利益攸关方团体的合作;

2. 制定政策以确保人工智能将造福人类,部分是为了引入新的法规和认证流程;

3. 改变经济和政治体制,以更好地帮助人类与人工智能竞争和合作,特别是确保人工智能的进步旨在“改善所有人的生活”。

伊隆大学(Elon University)互联网想象中心主任、调查对象Janna Anderson说:“许多专家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能预见到的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上。它们可以浓缩成一个相当明确的诉求:人们应该联合起来,创新被广泛接受的且旨在开放、去中心化和智能网络的方法。他们建议,经济和政治体系应该被重塑……(以)扩大它们的能力和功能,从而加强人类/人工智能的合作。”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18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