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人造蛋白可抗新冠病毒,清华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欧盟发展下一代超级计算技术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0-09-22 21:00:47 来源:前瞻网 E13314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WHO声明支持传统草药治疗新冠肺炎试验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支持开展一种非洲传统草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此前,这种由蒿属草药制成的饮品曾被用于治疗疟疾,并且显示出比较好的效果。根据声明,WHO将与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非洲联盟委员会共同合作,开展III期临床试验,用来验证草药的安全性并监控数据。这种支持措施是为了保证传统草药能和现代药物有着一样的标准。WHO非洲地区主任Prosper Tumusiime表示:“如果一种传统药品足够安全、有效、高质量,那么WHO就会推荐其快速大规模地生产。”

世卫组织发布全球疫苗分发计划,希望 2021 年底终结疫情“严重期”

9 月 21 日,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对外公布了其公平分配疫苗计划(Fair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COVID-19 vaccines through the COVAX Facility)的详细机制。该组织还表示,他们计划在 2021 年年底结束本次疫情的“严重期”。

美官员称:美疫苗到明年中旬才能大规模上市,还没完成研发

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表示,该国将在明年4月份生产足够每个美国人使用的新冠疫苗。但美国卫生部助理部长、白宫新冠疫情特别工作组成员吉罗尔表示,可以大面积投入使用的新冠疫苗要到2021年年中才会上市。吉罗尔称,目前尚无已完成研发、等待批准的疫苗。

《科学》重磅:“科学突破奖”新得主再迎突破,人造蛋白可抗新冠病毒

近日,素有“科学界奥斯卡”之称的“科学突破奖”公布了一年一度的获奖名单。其中,华盛顿大学蛋白质设计研究所的David Baker教授成为生命科学奖项的四位获奖人之一。近日在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Baker教授的研究团队带来了一项新成果:他们设计的蛋白质可以对抗新冠病毒!在培养的人类细胞中,有一款候选蛋白质药物显示出的抗病毒活性,可与目前已知的强效中和抗体相媲美。

研究发现:暴发过登革热的地区疫情往往较轻,登革热或为对抗新冠提供免疫力

最近,由杜克大学教授米格尔·尼可莱利斯(Miguel Nicolelis)领导的一项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传播速率与一个地区过往暴发登革热之间存在联系,表明感染登革热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对抗COVID-19的免疫力。Nicolelis教授称,他的团队是在一项研究COVID-19如何在巴西传播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登革热和COVID-19的关系的。

新发现!382个核苷酸的缺失或会让新冠感染变得更加温和

近日,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等机构的科学家发表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上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让SARS-CoV-2病毒变得温和的基因突变。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一种让SARS-CoV-2变得致病性较轻的一种特殊突变,其所引发宿主机体的免疫反应较低、感染程度较轻也感染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

1

流感病毒对孕妇更加致命的原因

一项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未怀孕的小鼠体内流感病毒局限于肺部,但怀孕小鼠体内的病毒通过血管扩散到循环系统中。病毒引起的强烈炎症导致怀孕小鼠的主动脉和大血管只能发挥20-30%的功能,进而严重影响胎盘血流量,使婴儿缺氧和发育迟缓的风险增加。这些结果预示着,孕妇被流感病毒感染时将更加危险。

恐惧与焦虑的分界并不明晰

过去的小鼠研究一般认为,恐惧是对即将到来的威胁时的情绪反应,而焦虑处理的则是不可预料的威胁;前者由杏仁核(amygdala)处理,后者则由终纹床核(BNST)负责。然而,发表于《神经科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发现恐惧和焦虑在大脑中的分界未必如此明晰。在实验中,被试会受到轻微电击和令人难受的图像或声音刺激。但对其中一组被试来说,这些“威胁”是可预知的(引起恐惧),对另外一组来说,则不可预知(引起焦虑)。实验结果显示,不论被试是恐惧还是焦虑,杏仁核与终纹床核激活的程度都不分上下。这项研究表明,生物对威胁的反应或许不能被一分为二,而是拥有一套共用的神经“组件”。

杨璐菡团队研发猪3.0,拉开异种移植器官新篇章

9 月 21 日,由青年分子生物学家杨璐菡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生物医学工程》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了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 3.0 的研究成果。经过基因编辑,这种小猪同时满足异种器官移植的两大要求:完全去除猪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PERV),与人有着更好的免疫兼容性。

中国科学家找到抑制狂犬病毒关键开关 EZH2蛋白是“靶点”

近日,华中农业大学狂犬病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基因组生物学》(Genome Biology)在线发表论文称,他们在揭示狂犬病致病新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抑制狂犬病毒的关键“开关”——它是一个表观遗传学的关键蛋白(EZH2),也是控制下游基因表达的一个开关。

警惕!同时使用羟氯喹和阿奇霉素或会增加个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Lancet Rheumatology上题为“Rheumatology Risk of hydroxychloroqui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azithromycin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a multinational, retrospective study”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同时使用羟氯喹和阿奇霉素或会增加使用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调查显示澳大利亚对环境研究的压制越来越严重

由澳大利亚生态学会组织的关于环境研究生态的调查显示,许多研究人员被禁止谈论自己的工作,或者将他们的研究结果进行弱化处理。根据《自然》新闻的报道,本次调查于2018.10 –2019.2 进行,共 220 名拥有政府部门、大学和工业界背景的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参与。结果表明,在政府雇员中,约 50% 被禁止公开谈论和研究内容有关的信息,有 3/4 的受访者还承认曾对工作内容进行自我审查。同时,1/3 的来自政府和 30% 来自工业界的雇员也报告说,他们的雇主或管理人员曾修改数据,使公众低估伐木和采矿等活动的环境影响。

地球6600万年详细气候变化首次呈现

一项进行了数十年的大规模国际合作研究,近日结果出炉——来自6个国家的科学家共同宣布,涵盖过去的6600万年的一个气候变化记录项目已经完成,这是人类第一次建立了一个详细、连续的时间表用以记录全球气候变化。相关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上。

没有速度限制的超流体

氦-3是氦缺少一个中子的同位素,其在极低温下可形成超流体,物体在其中受到的摩擦力很小,能以很快的速度运动,但一般认为这个速度不会超过朗道临界速度,超过这个速度限制将破坏超流体。不过,据一项最新研究,《自然-通信》发现将超流体氦-3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后,物体能够在其中以超过这一界限的速度移动。他们测量在超流体中高速移动的导线所受的力,发现除了开始移动时需要极小的力来移动导线周围的结合颗粒,之后导线受到的阻力都是零。这一奇妙特性有望被用于量子技术中。

可以吸附水中有毒污染物的颗粒材料

据《先进材料》上的一项研究,研究者们找到了一种精炼、可靠的生产方法,制造出了独立的粉末状二硫化钼。这种方法只需要朝前体材料中加入硫,并通过两步控温就可制造出二硫化钼。制造过程可控,并且能形成颗粒状的二硫化钼,其能够吸取、去除水中的有害元素汞,还可作为产生氢燃料的廉价催化剂,以及潜在的轻型微处理器组件。

慧眼卫星发现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

9月21日,国际著名期刊(自然·天文学)在线发表了慧眼(HXMT)卫星最新观测结果:在高于200千电子伏特(keV)的能段发现了黑洞双星系统的低频准周期振荡(QPO),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能量最高的低频QPO现象。研究表明,其起源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相对论喷流(向外高速运动的等离子体流)的进动,为解决一直以来存在争议的低频QPO物理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揭秘龙宫小行星的组成

由松散巨石结合而成的小行星龙宫(Ryugu)曾被认为是C型小行星,即主要由含有大量碳和水的岩石组成。根据隼鸟2号(Hayabusa2)所提供的龙宫密度数据,以及龙宫表面特征的光谱特性信息,研究者发现大多数地表岩石的确属于C型,但是也有大量S型岩石,两种岩石的反照率和反射特性不同。S型岩石富含硅酸盐,缺乏富水矿物,更常见于内太阳系而非外太阳系。鉴于此,研究者认为龙宫可能由一颗较小的S型小行星与龙宫的母体——较大的C型小行星碰撞而形成。了解龙宫与地球上陨石之间有何不同,可能反过来揭示有关地球和整个太阳系的新知。该研究近期发表于《自然-天文学》。

1

教育部将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9月22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表示,长期以来,广大研究生导师立德修身,严谨治学,潜心育人,为国家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但也确有部分导师指导精力投入不足、指导方式方法不科学、质量把关不严,甚至有个别导师出现师德失范问题。后续,教育部门将出台《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依法依规建立师德失范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

教育部:全国学校已全面恢复教育教学正常秩序

9月22日,教育部举办教育金秋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在会上表示,全国学校已全面恢复教育教学正常秩序。数据显示,截至9月18日(上周五)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大中小学均已分批开学,目前全国在校学生总数是2.42亿,占学生总数将近90%。“因为部分高校新生还没有报到,错峰分批开学的最后批次有的是安排在十一以后,所以这样一个比例。”

教育部推十大专项行动 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

中国教育部22日表示,将推进一流学科培优行动和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教育部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十大专项行动”有关情况,以上两项均在十大专项行动中。其他专项行动还包括:学科专业建设改革行动、交叉学科高质量发展行动、产教融合建设行动、基础学科深化建设行动、博士生教育提质行动、导师指导能力提升行动、课程教材建设质量提升行动、质量提升和管理行动。

《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出版发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强研究生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公开出版《学术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试行)》(以下均简称《指南》)。《指南》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专家认为清华大学已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根据清华新闻网报道,9 月 18 日清华大学召开“双一流”建设周期总结专家评议会。教育部医学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林蕙青领衔的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双一流”建设的实施过程与建设方案高度符合。清华大学全面、高质量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办学质量、社会影响力和国际声誉持续提升,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留学转国内,多所高校临时扩招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部分我国学生赴境外国家和地区留学的计划被迫改变、延迟甚至取消,不少学生面临着就学困难。为此,教育部将允许部分高校在2020年秋季临时扩大招生名额。教育部国际司(港澳台办)负责人表示,将采取系列政策举措,切实解决因疫情导致出国留学受阻的学生的现实困难,其中包括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等方式丰富就学路径。允许部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以及内地(祖国大陆)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在保证教育公平的前提下,考核招录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出国留学生。同时,适当增加相关机构和项目的招生名额。

中国海大青年教师赵千硕获爱思唯尔Atlas奖

9月22日,爱思唯尔Atlas奖颁奖仪式在青岛举行。中国海洋大学青年教师赵千硕因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的而从事的“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区域优先级分析和测绘”研究获得Atlas论文奖。这是我国学者第四次获此殊荣。此次获奖论文题为“Where Marine Protected Areas would best represent 30% of ocean biodiversity”(海洋保护区中最能代表海洋生物多样性30%的地方),2020年4月发表于国际领先的保护科学杂志Biological Conservation(《生物保护》)244卷。

荷兰学者不想再加班:压力过大使学界酝酿罢工,政府计划推行改革

上周,荷兰教育部长 Ingrid van Engelshoven 在接受《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采访时表示,不应强迫大学教授和讲师们将科研工作推到周末和节假日进行,她承认学界竞争越来越“过分”,而部分研究人员正在承受“无法忍受”的压力。Ingrid van Engelshoven 希望调整荷兰乃至荷兰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长期研究资助模式,将资助重心从竞争性研究项目转移到对大学的固定性支持上。

1

欧盟拟投80亿欧元发展下一代超级计算技术

据欧盟委员会官网近日报道,欧盟委员会对“欧洲高性能计算共同计划”进行了升级,拟投资80亿欧元,发展下一代超级计算技术——主要是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以及量子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以加强欧洲数字主权,维持欧洲在超级计算以及量子计算领域的主导地位,让欧洲多领域受益,从而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新计划将在两方面推动欧洲在下一个超级计算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建造每秒能执行百亿亿次(10的18次方)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研制出高性能的量子计算机以及结合了量子计算和经典计算的混合计算机,从而执行当前超级计算机无法执行的操作。

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创始人之一李东英院士逝世,享年100岁

稀有金属冶金及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2020年9月22日在京逝世,享年100岁。李东英,1920年生,北京市人。194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大学。原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东英是我国稀有金属工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第一个把稀土应用到农业领域的人。20世纪60年代,在普遍质疑“不可能”的情况下,李东英首创在粮食、经济作物上使用稀土元素。实践证明,稀土元素能提高农业产量,稀土农用延续至今。

中科院:引力波探测”太极二号”双星计划正式启动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首席科学家吴岳良表示,中科院正启动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第二步“太极二号”双星计划。“太极计划”作为中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于 2016 年正式启动,确定了“单星、双星、三星”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和路线图,规划在 2033 年前后将发射由位于等边三角形顶端三颗卫星组成的引力波探测星组,用激光干涉方法进行中低频波段(0.1mHz-1.0Hz)引力波的直接探测。其目标是通过引力波的精确测量,测定黑洞的质量、自旋以及分布等,重点瞄准中等质量双黑洞合并过程。

我国自主研制超导回旋加速器达设计指标

9月21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回旋加速器研究中心传来捷报: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质子束能量首次达到231MeV,达到设计指标。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质子治疗装备迈出关键一步。230MeV超导回旋加速器体积小、功耗低、束流强度高、引出的束流为连续束,更适用于快速调强扫描治疗。该加速器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自主创新、自行设计,获国防科工局“十三五”核能开发项目和中核集团“龙腾2020”科技创新计划支持。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