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大新闻网报道,该校城市与环境学院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从1850年到2014年的160多年间,中国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不足美国的百分之四十。
研究结果于2021年4月6日以“The contributions of individual countries and regions to the global radiative forcing(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全球气候强迫的贡献)”为题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报道称,研究组经过4年的攻关,全面评估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1850-2014),分析了温室气体减排及空气质量改善措施对达成《巴黎协定》全球升温控制目标的可能影响。
2016年的研究将10项全球气候变化的胁迫因子(CO2、CH4、N2O、含氟化合物、硫酸盐、硝酸盐、POM、黑炭、O3、及土地利用变化)纳入考量。而在本次研究中,又新增了包括二次有机气溶胶、气溶胶-云相互作用及黑炭雪表效应等3项新气候强迫过程的评估,增强了评估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评估结果表明,1850至2014年间,美国、欧盟15国及中国分别贡献全球气候强迫的21.9%、13.7%和8.6%,中国对全球变暖的贡献不足美国的百分之四十。俄罗斯(8.2%)、印度(6.2%)、日本(3.9%)、巴西(3.5%)等国的贡献也不容忽视。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
【1】https://news.pku.edu.cn/jxky/116783edc79d41b5b6ca7bd5220c7548.htm
【2】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15/e2018211118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Copyright © 1998-2021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