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吴晓求:中国金融正在发生三个重要变化

分享到:
 吴晓求 • 2017-11-22 11:18:20 来源:混沌大学 E1276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本文由混沌大学(ID:dfscx2014)授权转载。混沌大学是一所没有围墙的互联网创新大学,遍邀全球名师,拓展认知边界,奉献最专业、最实用、最顶级的互联网创新课程,陪伴这个时代最有梦想的人,早半步认知这个混沌的世界。

中国金融已经进入到一个重大的转型历史时期,以微信、支付宝等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推动了中国金融的支付革命。

那么,究竟该如何深刻理解这个新趋势?中国的金融改革究竟将要沿着怎样的路子走下去?

11月18日,著名金融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教授登上混沌大学讲台,结合自己二十余年来的研究,深入浅出地勾画了金融的发展脉络,对中国金融的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等问题,都给出了前瞻性的观点。

笔记稍长,但值得你好好研读。

吴晓求:中国金融正在发生三个重要变化

中国金融理论研究的重大缺陷就是计量不够,全是老中医的概念,看看你的眼睛,摸摸你的手就知道你什么病,但真正要进入到科学,是要高度计量的。

——吴晓求

非常荣幸,能在这样一个场合,和大家讲一讲金融的历史、发展,以及中国金融的现状,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改革。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到处讲的学者,而且我也不太愿意发表超过我研究领域的,针对其他社会热点的看法。

中国社会非常多元,热点也非常地多,作为学者,看一看可以,但千万不要身在其中,乐此不疲。

在现代社会,你不要把金融仅仅看作是一种牟利的工具,也不要觉得它高不可攀。金融要熔化于社会的生活之中,每个人都应该了解一些金融的基本知识。

要让财富有效增长,

你应该了解这些金融常识

追求内心的自由是人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点,最基础的条件是要财富自由。

如何让财富伴随着你的一生,有效地增长?你应该了解财富增长的途径,以及怎么样控制风险。

财富只能来自投资。投资是金融最核心的概念。

商业银行的产生

金融,古已有之,有了经济方式之后,有的人钱多了,有的人需要钱。

钱多的人,他想通过一个什么办法,让他手中的闲置资金:安全,并且能够有所回报。

另外一些人,因为创办企业或是生活的需要,他临时没有这些钱,可是他知道未来会有,他要通过一种方式,去向有钱的人去融通资金。

慢慢地,金融中介就出现了,比如钱庄,以及后来的商业银行。有资金盈余的人把钱存到银行,银行去搜寻信用较好的客户。

金融危机是怎么发生的?

当然,你要向他借钱的话,要向他提供一系列的报表,现金流,以及行业周期,以判断你是否有信用,能否按期还本付息。

但是,经济是有周期的。当经济处在上升期,银行希望你借得越多越好,有规模性。但如果是在经济衰退期,相当多的产业或者企业的利润下降,甚至会出现亏损。银行就会“催债”,即便没有到期,有时候也会要你提前还本付息,于是,就导致进一步加剧经济衰退。

为了防止商业银行过度地去追求利润,追求贷款的规模,针对商业银行的科学监管逐渐开始。

比如,要办银行,你要有足够的资本金。后来又发展到,你还必须要有拨备覆盖,比如,我们国家的拨备覆盖率是150%,如果这家银行有10亿坏账,你至少要准备15亿。当然,我们国家目前商业银行大多数的拨备覆盖都超过了200%。

不过,还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把最大量的存款贷出去,不做某种技术上的约定,它就会有乘数效应。什么是乘数效应?如果你在银行存了100块钱,银行再贷100块钱给别人,别人又把这个钱存在银行,银行又贷出去……你想想看,它会无限地大,因此要防止这个状况。

因此,我们有一个现代中央银行制度,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对存款要提起准备金,按照一定比例,存入中央银行。

目前,我们国家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17%,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略低一些,因为他要支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

也就是说,储户每存100块钱,银行要交17块钱给中央银行,其余83块钱自用。银行可能还要有一些头寸管理,所以可能最多只有70块钱可以贷给客户。

以此类推,如果这70块钱再存入一家银行,又要交17%,达到一个存款收缩、信贷收缩的效应。

这些都是基于一种风险的管控,以保证不发生支付性危机,因为央行可以用存款准备金来支付储户提起现金的要求。

但也有人说,如果储户提起现金的要求超过了存款准备金的规模怎么办?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央行会提供足够的流动性,以防止出现恐慌情绪。

你可以看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在早期,都是出现了银行支付危机,也叫银行破产危机。

高利率国家是怎么一回事儿?

大家知道,把钱存在商业银行,利息所得是相对比较低的,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化的今天,利率一般来说是趋于下降。

在金融管制的国家,通常都是高利率的国家。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存款利率很高,甚至有些年份还有保值贴补。

因为那个时候,银行的利息低于通货膨胀率,很多人就觉得很恐慌,我把钱存在银行居然每天都在损失。于是,很多人就想办法把钱拿出来。

为了稳定银行的储蓄存款,我们国家就开始了保值贴补。如果通货膨胀是10%,你一年期的存款利率7%,我另外再给你3%,确保你能够保值。所以,你可以看到那个时候,是高利率,

但是,高利率会严重地压抑金融的创新和自由化,会使国家的金融结构以及金融业态非常单一,没有活力。

所以,就必须要推动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同时利率就趋向于一种下降趋势。

新金融市场的形成

不过,还有很多人的需求可能还不限于金融的保值,而是需要获得更高的收益。而且还有一些资金的需求者,他向银行融资觉得非常麻烦。

这两方都觉得不方便,于是一种现象出现了——资金的需求者和资金的供应者,绕开商业银行,直接见面。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金融脱媒,也叫去中介化,就是金融活动脱离了传统的金融中介,完成资金交易。

去中介化以后,就在银行的外面慢慢形成了一个新的金融市场,比如债权市场、股票市场。

它要发行一种凭证,我拿了这个凭证,有索取权,凭证上写得非常清楚,一年期你给我多少利息。

这样,融资或者资产的证券化就出现了。

可如果这个市场没有规则,那欺诈就出来了,会造成恶梦般地混乱,甚至出现金融危机。

那么,对这个市场来说,什么东西最重要?显而易见,说真话最重要。特别是融资者,所以,有的立法首先都是要对融资者进行立法(资金的需求者)。

所以,从1933年到1987年11月份的黑色星期一,在漫长的50多年里面,全球的金融市场整体上处于相对稳定发展的状态,其重要的运行方式主要表现为:

第一,商业银行。

通过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再加上还有支付清算的功能。这仍然是全世界金融体系运行的重要方式,但其作用正在缓慢地下降。

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关注资本市场、证券市场,因为企业的融资活动越来越多地是走向市场,企业主发现走向市场有很多的好处:

① 融资成本是相对比较低的;

② 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因为如果通过商业银行融资,经济周期一来,经济处在衰退期,银行会逼你还款。

商业银行有一个理念,嫌贫爱富。昨天他还挺喜欢你,天天追着贷款给你,突然第二天,他发现说经济周期来了,这个行业不行了,所有的银行都会要你还款。

举个例子,有一段时间,中国的光伏业非常发达,每家银行都去授信,额度甚至达到一千多亿。然而,突然间,光伏就不行了,所有的人都收回贷款,突然间就死掉了。

这个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商业银行是一个顺周期原则,你越好他越给你贷款,你稍有不好,大家都来抢你的资产,纷纷要封你帐号。

有些企业稍稍有点儿风吹草动,实际上他可能没有太大问题,只是一些临时性的小问题,但是都会抢先封他的帐号,最终导致企业死掉。这是传统金融制度最大的问题,而且,应该说他没什么情怀。

第二,股市。

于是除了商业银行外,又出现了金融市场。

我发了债券,发了股票,虽然我业绩不好,但如果没有到期,就没有人来上门说要我还钱。当然,他也有周期,躲过了周期就没问题。

后来这个市场又开始衍生了另外一个东西——风险资本。

一般而言,企业上市会有溢价,企业发行市盈率20倍,就是说你的资产要翻20倍。

而企业有一个成长周期,能够上市的企业一般都处在至少青春期,可从幼儿期到青春期,有时单个资本并不能完成企业的孵化,进而死掉。

但是,一些人通过概率一算,即使把死掉的概率加上,再加上成功的概率,其投资收益率远比其他的收益率要高,于是,以风险资本为主要特色的新的资本业态出现了。

这是基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才会出现,因为他有一个期望,说未来这家企业能够成为公众公司,能够发行股票上市。

总而言之,金融就是开始沿着以上两个轨道(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在不断地前进,包括在金融市场的旁边,还有一系列承担不同收益和风险的其他业态,比如风险资本等。

而且,你会发现,银行的轨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地挑战,因为它太大了,在世界各国,他一开始都是最大的。

但在美国,银行慢慢地变得非常小,金融市场变得最大,包括融资、投资以及财富管理。这同美国的法律有关系,不主张搞大、搞垄断,一旦大了以后,他就琢磨着要把你瓜分掉,要变成充分竞争。

中国是什么都希望搞大。虽然我们也有反垄断法,但是实际上我们一直有做大做强的理念,做大做强固然有规模效应,但是没有竞争性。

科技金融兴起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金融突然间又开始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人们发现网上购物非常便捷,物流业蓬勃发展。

网购的出现,使整个消费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之伴生的新支付方式——第三方支付,更是对金融支付的一种革命(或者说也是一种脱媒)。

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不做某种限制,银行的支付功能会被大幅度地削弱,资金来源会受到严重地影响。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约束第三方支付(比如额度限制)。

现在,又成立了“网联”,第三方支付共同的平台,有点儿像银联一样。

对于网联,我对此正在观望。如果它能够使支付更加安全、便捷、低成本,网联就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它怕单独的微信支付,或是支付宝,有某种的风险。

金融的最高境界是普惠性金融,就是所有的人,所有的企业在这个金融体系里面,都可以得到他相适应的金融服务。

我们不喜欢那种歧视性的金融,那种嫌贫爱富的金融,这是中国金融要进行结构性改革最重要的动力,也是科技金融或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空间。

互联网金融是典型的新金融业态,而且要有某种公益心,才能做好。那些想一夜暴富,像E租宝那样,一看就有问题。

新的金融还改变了很多的理念,比如信用。它不会因为你身份的差异,给出不同的信用。它会看你的行为轨迹,你的交易没有违规违纪,他就觉得你是一个守信用的人,可能你的收入不是很高,可能你家里并没有那么有钱,但你的信用很好,所以他不要任何抵押物,就可以把钱贷给你,这不就改变了传统信用的内核和外延了吗?

中国未来的某种金融风险,

可能和这些有关系

中国金融的三个重要变化

中国金融的现状就究竟是怎样的?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变化:

第一,证券化金融资产比重逐步上升。

如何评价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功能?有两个指标,一个是金融资产的总规模,一个是在总规模中,其内部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这两个指标来衡量这个国家的金融的效率和竞争力。

什么是金融资产结构?就是指证券化金融资产在整个金融资产中的比重。

如下图,中国金融资产的膨胀速度非常快。在膨胀过程当中,证券化的金融资产比重在逐步地上升,这说明中国经济的金融化程度非常高,金融对经济的渗透作用非常地大,同时也说明了,我们出现了某种意义上的金融资产泡沫。

1

2

第二,银行资产:表内与表外之比。

根据央行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所披露的相关数据,2013年到2015年,商业银行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的比例分别是1:0.3576和 1:0.4241,也就是说银行的表内和表外的资产相比的话,表外的资产比重在提升。

这里需要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是,资产结构变化导致监管也会发生变化。

要知道,传统的监管主体(一行三会)是基于分业发展、分业监管的历史所确定的,其监管的重心是机构的风险监管,核心是保证资本充足。

但现在,中国整个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些资产已经不主要在金融机构手上,而是在居民手上,在投资者手上。风险显而易见已经转移给这些持有证券化金融资产的主体身上了。

这也就意味着,监管就必须要发生某种程度上的转移,要花更多的力气来消除投资者投资于这些证券化金融资产所带来的风险。

怎么消除呢?就是强制性地要求发行、发售这些证券化金融资产的主体,要如实地披露证券化金融资产内涵的信息,而且,中国的金融产品也不能过多地衍生,否则,信息就复杂了。

当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后来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产品的衍生性,使得它的风险、信息无法披露,因为谁都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什么东西,因为它衍生了三四次。

银行表外业务的扩张,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创新的第二个趋势:科技化。

金融的DNA有三个:

①消费人群无比广大,人人都跟金融有关系。

②金融产品消费面广,产品容易标准化,而且也必须标准化,有了标准化才能有规模性。

③如果这个领域利润丰厚,就一定有垄断的因素,有对潜在金融服务消费者利益侵害的一部分,所以就必须要引入竞争,以让金融的消费者得到最大的福利。

科技、信息技术等的植入,与金融的DNA高度契合:产品高度标准化,可以批量生产,同时让更多的人分享了利润。

那么,互联网金融究竟该怎样监管? 你必须要把风险点找到。 后来,我发现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最重要的是来自于透明度。

那天晚上,我找到这个,把整个逻辑路线图画出来,把监管架构,监管的精髓的部分找到以后,已是凌晨两点。我在沙发上,呆坐了一小时,看着天花板,那种心中的喜悦是从来没有过的,因为发现了一个天堂。

第三,居民部门持有资产结构变动。

居民部门持有的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例呈上升趋势,持有非证券化金融资产的比例呈下降趋势,这种变化态势从2012年开始加速,2012年之前F/FS占比在70%以上,2012年至2014年则快速下落到61.44%、57.64%和54.78%。

1

2

总之,中国金融的功能正在发生变化,由过去的主要以融资为主,现在慢慢过渡到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的时代。

中国金融存在的问题

当然,中国金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我们的杠杆太高(过度杠杆),过度杠杆包括宏观杠杆和微观杠杆,宏观杠杆就包括M2和GDP之比,金融资产和GDP之比。如何去杠杆、如何优化杠杆是我们面临的很大问题。

第二,我们必须要认真地理解我们的风险在哪里,如何防止出现系统性风险,这是我们当前面对地问题。

我曾花了一年的时间研究全球的金融危机,包括南美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日本泡沫经济等。

中国未来所发生的某种金融风险,可能和这些有某些关系。而且,真正的大国不会发生全面的金融危机,像美国就没有发生过,它都是个案的。

全面的金融危机是货币危机、银行支付危机、债务违约危机和股市危机的综合体,它们交织在一起,相互感染,小国就比较容易出现。

像1997年的金融危机,东南亚的那些小国,他们就没有能力去抵抗,因为他们对外部资本的依赖非常大。

所以,我对未来中国的金融,整体上来看是谨慎乐观的。中国的银行,十年之内不会出现支付性危机。我们银行那么高的利润,拨备都是250%,还有17%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超过8%的资本充足率,这些指标统统可以看得到,其风险不是特别大。

中国金融的未来

那么,如何构造一个与中国大国相匹配的大国金融,这是我们心中的梦想,

我认为,未来的中国金融有这么几个特征:

特征一:开放的大国金融。

特征二:全球金融中心。

特征三:具有国际货币功能的人民币。

一个世界性的大国,从历史经验来看,它的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都是全球的金融中心,它的货币都是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也许在50年之内或者是在一个可以期许的时间内,我们还达不到美元的地位,但我们完全可以成为全球非常重要的货币之一,这是没有问题的。(完)

本文来源混沌大学,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