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大咖

我那个为了买房受了10年苦的朋友,竟然出家了

分享到:
 张良计 • 2020-11-23 20:00:01 来源:张良计 E12317G6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

(图片来源:摄图网)

作者|张良计 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

上个月和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感慨不少,写篇文章和大家聊聊。

我的这位朋友一直被身边人称为榜样,他过去的人生就是一部生活励志剧。

他大学毕业于上海一所二本院校,靠自己辛勤打拼到现在的地位,如今在一家国有上市公司做大区销售总监,年薪早就超过百万。

他和我说,自己35岁前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能在上海拼一套房子。

为此他省吃俭用,严格控制生活支出。

过去10年里,他把每一笔花费都记在手机记账本上,并且两周复盘一次,一旦发现有大手大脚的消费,就会开启反思优化模式。

比如这周买了一双球鞋,消费超预算了500块,那么下周就要在某项消费上把这500块节省出来。这周超市不小心多买了100块水果,下周就不要再买零食等等。

其实他的工资收入并不低,甚至可以说在同龄人里算中上水平。但他非常自律,拒绝一切消费主义洗脑,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过着苦行僧的生活只为一个目标:

买房。

终于,他在33岁的时候攒够了房款,办好了上海户口,买了一套还算称心如意的房子。那时我们几个好友都去他的新房祝贺,觥筹交错间我问他:

“苦了这么些年,总算实现一个小目标了,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本以为他会说好好谈个恋爱,结婚生子,给自己放个长假出去旅行,或者报复性消费一把,把以前想买没买的东西全买下来。

结果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说:

“继续努力,买第二套房。”

并且他的解释听上去非常合理。

要想在上海过得舒服,至少要有两套房。一套自己住,一套给父母(他是外地人,父母不在上海)。如果以后结婚生子,房子还不能小,起码得是三房。

而他的家庭背景一般,父母在三线城市都已退休,给不了资金上的大支持。按照现在他的收入水平,配合上理财收入和工资增长,在继续严格控制消费的情况下,大约还需要8年才能攒够二套房的首付......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于买房?结果他的回答让我感到深深的绝望。

他说,不买房谁会愿意嫁给你,不买房你都不敢给家里添置家具,不买房家里长辈亲戚聊天你都不敢听,不买房你活得还没有安全感,不知道哪一天房东因为什么原因就把你赶出去了......

可有了房子,人生就不一样了。

你可以随心所欲布置家里的风格,不用担心有人会赶走你,工作做的不开心随时有底气辞职,实在不行你还可以把房子租给别人然后出去旅行。

最后他得出结论:

房子,是抵抗人生焦虑的最好武器。

这就是他过去给我的印象,一个为了买房,生活过得极度自律的人。

如今再见面,我以为他还在为第二套房努力,没想到他告诉我,自己不打算买房了。他说想通了,为了买房舍弃了太多自我,自己过得并不快乐。

这话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还是让我吃惊不少。

我原以为他的人生之后一定是青云直上,直奔人生赢家。可他说自从买房以后,周围人对他的期待越来越高。

亲戚都把他当模范标兵在家乡宣传,老板每年定的KPI也是水涨船高,团队小伙伴更是视他为带头大哥,带领大家不断刷新业绩记录。

一边是越来越高的期待,另一边是不断上涨的房价,他被各方力量裹挟着向前蹒跚迈步,却越来越没有自己的时间和思考。

他端起手上的茶杯,长叹一口气说:

“越成功,越焦虑。越焦虑,越想成功。”

如果人生有四季,我想他在23岁以后过的都是冬天。

直到前段时间,他突然大彻大悟,过去十几年的压抑集中爆发。他请了一个有史以来最长的假,带了几本书和一个背包,跑到山上的一个寺庙去住了一个多月。我们见面的这天,其实是他“还俗归来”的第二天。

他“出家”的这段日子,谁也没告诉。朋友圈沉默,微信也不回,电话也不接,我们都以为他又在忙一个昏天黑地的项目,没想到他每天都在吃斋念佛。

这段体验,和他之前的生活截然不同。

他把作息时间表拿给我看:早上5点起床洗漱,先上早课诵经,然后吃斋打坐。下午帮忙师兄整理经文,看守值班,晚上9点上床睡觉。

他从来没有觉得一天24小时,其实可以过得这么漫长。

我问他接下来打算怎么办,他说自己把过去几十年的人生重新整理了一遍,断舍离之后再重新出发。我没有再细问,但明显感觉到他眼里的光芒,和以前不一样了。

这段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曾经我和一位前辈聊天,探讨过现代人焦虑的原因,总结出2个根源:

第一个根源,叫太紧盯目标。

所谓太紧盯目标,就是把所有的力气都投入到目标的实现上,一旦不成功,就全盘否定自己的努力,忽略掉已经获得的东西。这其实是一种“偏激型盲目”。

传统的成长教育环境,让我们习惯被安排目标和任务,然后为之奋斗。但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目标的合理性,也从来没有质疑过目标的唯一性。

就像我前面这位朋友一样,为了买房,他能舍弃所有生活享受,过十几年苦行僧一般的生活。可真等到有了房子,再想去弥补年轻时失去的快乐,哪还有那个心境?

人生确实需要目标,但这个目标一定是来源于自我的需求,而不是外界告诉你说,瞧,你需要这个。

如果定下的目标没能实现,你完全可以探索其他的方式来满足需求,而不是自怨自艾。你可以为了目标奋斗,但不要被目标绑架。

比如为什么一定要在北上广买房子?

是因为你本来就想在这里长期工作和居住下去,还是因为别人告诉你“不能在一线城市买房,就等于人生混得失败”?

如果在北上广买房要耗尽你一生的功力,甚至掏空家里所有的钱包,换来每个月都要精打细算,这不敢买那不敢吃的日子,你快乐吗?你发自内心地认为这值得吗?

我并不是反对大家在北上广买房,而是说在做决定之前,“自我需求”和“外界迫使你”产生的需求要分开,不要混为一谈。

想清楚这个问题,你的思路会打开一片天。

你不一定非要去北上广工作,许多二三线城市正在崛起且有大量的发展机会;

你不一定非要住市中心的大平层,一个温馨的小家其乐融融也是生活;

你不一定非要孩子上名校,TA能开心快乐地度过童年谁说这不是一种负责;

你也不一定非要和多年未见的同学聚会,如果大家讨论的主题都是谁嫁得好谁家的房子有多大,那干嘛去找不痛快?

瞧,你有好多选择,为什么非要盯着那些需要拼尽全力还不见得能实现的目标,而放弃人生中踮踮脚就能实现,甚至许多就是唾手可得的幸福?

带着“我全都要”的想法去生活,当然会焦虑疲惫,因为你没办法全都要。当你的目标变得狭隘,目光自然就会狭隘,周围所有的可能性都被屏蔽,最后一根筋走到底。

相反如果你打开视野,积极去探索别的可能性,你会发现人生到处柳暗花明。

当Plan A 难以成功的时候,去想想Plan B,Plan C,Plan D. 还是那句话,关注自己内心的需求,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需求。

他人有他人的幸福,你也有你的幸福。井水不犯河水,何乐而不为?

我们焦虑的第二个根源,叫攀比。

朋友的公司IPO上市了,许久不联系的亲戚做生意飞黄腾达了,过去看不上的小姐妹嫁给有钱人了,邻居家的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了。

打开朋友圈就是大型攀比现场,大家都在不动声色地展现“我过得很好”,人人都是凡尔赛文学家。

可这些东西除了带来一丁点虚荣感以外,我实在想不出能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实质性帮助。

并且如果你陷入了攀比的怪圈,那么这个竞赛永远没有终点。在凡尔赛的道路上,永远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今天你晒奔驰的车钥匙,明天一辆保时捷就出现在你的朋友圈。这个月你去北海道滑雪,下个月你就能在朋友圈看到阿尔卑斯山上的日出。

真是冤冤相报何时了。

还有的人不惜借钱去超前消费,提前过上所谓的“精致人生”。

没有收入的学生,用花呗给自己买一大堆奢侈品,为的就是发条抖音收获点赞;月薪一万出头的年轻白领,可以贷款买一辆最新款的宝马,为的就是在停车场遇到同事时能不动声色地“碾压”对方。

直到当你看着每个月的还款账单时,才开始陷入了深深的焦虑。可这些焦虑不都是自找的吗?

没有人逼你去买这些东西,仅仅是为了所谓的“自尊心”就让自己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怪得了谁呢?

前几天我发了条朋友圈,得到不少赞同。这里再发一遍:

如何对抗焦虑?

多看看你手上拥有的东西,不要总是盯着你还没有的。问问自己,那些拼命追求的东西真的是你需要的吗?

还是你只是不想在饭桌聊天的时候不落人下风,在朋友圈攀比大赛中不输给同龄人,在闺蜜下午茶的谈资里脱颖而出?

可这些就算赢了又能怎么样呢?你的身体更健康了吗,你的家庭更和睦了吗,你发自内心感到快乐和充实吗?

幸福不是攀比出来的,幸福是你投入到生活中真切体验出来的,这和周围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少去看抖音知乎小红书上的那些所谓“低调炫富”。

作为行业内人士我负责任地说,这些精致生活有一大半都是编造出来的,都是公司团队包装出来显摆吸粉的。

多看看你手上拥有的东西,你生活的开心与否与那些人完全无关。

人生有时候需要模糊处理,太精明或者太用力,都会适得其反。我们并非要一条道走到黑,走到中途获得新的灵感完全可以另辟蹊径。

在这个过程中,摆在首位的始终都是关爱自己,而不是被道德绑架,赶鸭子上架般去完成那些对我们生活幸福感毫无帮助的事情。

焦虑不是坏事情。

适度的焦虑确实可以鞭策我们不要陷入贪图安逸的陷阱,但过度甚至是毫无道理的焦虑,只会让我们不断自我否定,变成一叶蔽目看不见生活其他美好的瞎子。

说到底,我们的人生不应该由自己的性子来吗?生活是去体验,去探索,去分享,而不是去比较,去追赶,去由着别人来对你指手画脚。

活成别人口中羡慕的榜样,不如活成我们心里自由的模样。

想清楚了这些,许多焦虑自动烟消云散。毕竟人这一世,最后就是图个开心嘛。

共勉 =)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张良计(ID:zhang_liangj),作者:张良计

本文来源张良计,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4 q6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目标 买房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