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中药,凭什么被日本拿去收割全世界?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2-09-07 18:18:55 来源:前瞻网 E1008958G25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孩子不爱吃饭、不长个,就用龙牡壮骨颗粒”,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背后,是有着385年历史的老字号“叶开泰”,如今,却要被日本人光明正大拿走了。

8月4日,健民集团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叶开泰国药(随州)有限公司将与平安津村合作设立一家新中成药合资公司“津村健民制药”,最终实控人为日本株式会社津村,是日本汉方药巨头。

根据合作意向书,健民集团将叶开泰国药所持有的部分中成药口服制剂产品的批准文号及其对应的知识产权转移至合资公司,津村方面则提供管理经验以及资金。

尽管健民集团强调“合作范围未涉及母公司主要品种”,但依旧引人遐想,一批中国的儿童中成药配方将会被日本津村掌握。

中药,竟成了日本的摇钱树

近年来,中医药在本土的境遇深陷中西医之争,不是被痛斥坑蒙拐骗,就是被骂故弄玄虚,“中医中药有多神?神奇就神奇在它的体系以及原理只能靠神奇来解释”。

“当一名西医医生对你说,你还是去看看中医吧,那你真就快完蛋了;当一名中医医生对你说,你还是去看看西医吧,那你是真的有病了,还病得不轻!”

在网上,黑中医药几乎成了一种“政治正确”。

然而,大骂中药的国人扭头奔向了日本“神药”,网上求代购的帖子比比皆是,如止咳神药“龙角散”、救心安神的“养心丹”、小林制药的“清肺汤”等被买成了爆款。

而这些所谓的“神药”,背后均有中药的影子。其中,“救心丸”就是在中药“六神丸”的基础上,加入人参、沉香研制,每年出口超过1亿美元;

小林制药的“清肺汤”从早期的清雾霾到新冠流行初期,巅峰时期5个月出货量4.3亿日元,20%被中国人买走。

中国药学会核心杂志《中草药》曾在2016年刊文示警:日本已经占据了全世界90%的中药市场,中国大陆仅仅为2%。

日本抢中药专利更“过分”,在《世界专利数据库》中,日本汉方药垄断了70%以上的中药专利,而中国的中药专利申请少得可怜,仅占0.3%。

危机重重的中药,令人痛心疾首,“中药,反而成了日本的摇钱树!”“日本靠中药赚走了全世界的钱!”

更严重地说,中药竟成为日本的“武器”,反攻内地市场。

日本厚生劳动省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瑞士、美国、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是汉方药出口占比最大的五个地区。仅中、瑞、美三地出口金额就占比汉方药出口总额的近80%。  

1数据来源:2019年日本厚生劳动省

文章开头提到的津村,不仅是日本也是全球最大的汉方药企业,更是对国内广阔中药市场虎视眈眈。

根据津村2021年企业报告书,2020财年津村的营收为1308亿日元(约为65亿人民币),129个医疗用汉方制剂处方贡献了近12亿日元,在中国销售原料生药和饮片等63亿日元。

津村所采用的原材料80%来自中国,并且在中国建立了70多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材种植基地,作为对比,国内的白云山GAP基地60多个、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之一同仁堂才12个,实力悬殊。

1

由于日本国内市场较小,根据津村2021年企业报告书,2020财年的日本国内医药品市场总体规模约为10.3万亿日元(约4985.5亿元),其中医疗用汉方制剂为1610亿日元(约77.9亿),市场份额为1.6%。

而津村5年时间业绩增长不到15%,其生产的汉方药产品在日本医疗用汉方制剂市场占有率已超八成,在本土市场再难更进一步,于是把目光盯上了中国市场。

根据其此前透露的中长期经营决策,在中国主要通过投融资开展生药业务,建设天津工厂,抢占产业链上游,把控优质中药材,种植相关的设备研究放在日本本土,基础临床研究则放在了美国。

1 

津村制药社长加藤照和曾野心勃勃地喊出一系列口号,“力争在中国市场上成为最有名的中药品牌”、“2027年在中国的营业收入达到人民币100亿元”。

日本汉方药,凭什么逆袭中药

日本的汉方药与我们的中药到底有什么关系?

从历史上来看,公元4世纪左右,鉴真和尚东渡为日本带来了大量的中医古籍,随着此后不断进行的文化交流,《伤寒论》、《金匮要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医书传到日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汉方药。

所谓汉方药,实际上是日本又一次发动擅于学习模仿技能的产物。

目前,日本汉方药一共分为三类:

一般用汉方药制剂(OTC),共294个处方,基本上来自《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

药局制剂汉方药 ,共185个处方,主要认可作煎剂及散剂;

医疗用汉方制剂 ,共148个处方,需医师处方。  

与中药在本土深陷传统与科学之争时,一脉相承的汉方药在一海之隔的日本,从上至下,待遇天壤之别。

早在1967年,葛根汤、五苓散等6种颗粒剂被日本政府医疗保险应用;1976年,日本厚生省将146个汉方药收录到国家药典并纳入医保,作为医疗保健品使用,进入医保的颗粒剂药物升至42种;1987年将汉方制剂的品种增至147种,2000年又纳入200种。

医学界并无偏见,一份对于日本医生抽样调查显示,89%的日本医生会选择开具汉方药处方。在日本6万多家药店中,80%以上都经营汉方制剂。  

消费者报以信任态度,关于日本汉方药好在哪里?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服用方便”、“药物质量好”、“质量标准可控”。

这种与中医药截然相反的待遇,光靠拿来主义就能做到吗?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或许是,祛除“神秘化”,从研制环节、生产环节到销售环节,形成一套标准化、高质量、安全性的完整体系,完成现代医学跨越。

中医药最让人诟病的地方就是标准化,上海中医药大学曾做过一个实验,邀请十六位资深中医教授进行诊断,结果判断舌质淡红、脉象信息一致性都不到60%。

而日本汉方药则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检测标准,尤其是研制环节的药材来源,一个药方再精妙绝伦,若源头的药材不好,所起到的疗效大打折扣,甚至反而危害健康。

1976年,日本颁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2003年再次颁布《药用植物种植管理规范》;2012年颁布《生药及汉方生药制剂制造与品质管理相关基准》。自草药生长阶段就进行严格把控,如草药重金属、农药等,在生产流程制定技术标准,从生药切割、提取分离、浓缩等步骤保证质量。

所以,中药方子有时剂量吓人,一份草药20g,而汉方药剂量相对小,不到10g,效果却更好,其中原因就出在药材上。

日本汉方药的逆袭离不开创新,创新离不开研发投入。日本制药实力全球数一数二,制药企业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科技人员总数的60%,其研发费用占整个国家投入的80%。日本的三大汉方药生产企业三共、津村、钟纺的新药研发费用占比10%-20%。

而国内中药企业,不仅比不上高研发投入的创新药企,连日本同行一半的投入也没有,如白云山为1.27%,云南白药为0.91%,同仁堂为1.2%,天士力为7.2%。

此外,日本汉方药极尽所能“榨干”每一个药方,根据适应症状详细列出医疗用或调理用、服用剂量、服用时间,以补中益气汤为例,在基础方子上可衍生出14张、甚至33张方子 ,对应5种功效,像买西药非处方药一样简单明了。

日本汉方药还向西药学习,以双盲对照,随机分组,多中心观察等原则验证每一个汉方的临床功效、安全性,并且生产厂家要提供汉方制剂(成品)、浸膏(半成品)与标准汤剂进行统一性比较的资料,用以做下一步一致性的验证。  

在这套标准下,津村的复方植物药大建中汤(TU-100)在美国FDA进行临床试验,该处方源于我国汉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消化道系统疾病,目前,已经进入后期第二阶段临床试验。

而国内中药企业只有天士力的复方丹参滴丸开启了长达25年的美国FDA申请认证之路,这已经是国际化道路走得最远的现代复方中药。

这或许能解释汉方药打入欧美市场,一些中国人不惜千里迢迢跑到日本重金买“神药”。

中药,复兴

曾获得日本医师会授予“最高功勋奖”的日本医学权威大冢敬节,1980年去世前,曾叮嘱弟子:“现在我们向中国学习中医,10年后让中国向我们学习。”

令人心情复杂的是,这句话成真了。

长期以来,国内中医药市场乱象丛生。2013年7月3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派出专家团队暗访,发现编造中药材产地和采收时间、隐瞒使用杀虫剂熏蒸中药材等问题,随后约谈全国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政府负责人。

5年过后,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曝光了中药材从种植、采收、初加工、药材仓储与流通、饮片炮制到中成药生产的全产业链型漏洞。

而津村早在2004年就在中国启动生药(原料中药材)可追溯体系。根据八点健闻报道,“从中国发到日本的每一个批号的药材和饮片,都能查到是哪个地块,哪个农民种的,什么时间种的,用了什么农药,是怎么生产加工的,所有过程都能查得到。”

中药,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近几年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中医药,从传承创新、审批体系、人才培养等全方位多角度,密集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推动中医药从传统走向现代化医学。

2020年12月,国家药监局发布重磅文件《关于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中药创新,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健全审评审批体系。

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大力支持将疗效和成本有优势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

今年3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是首个以国务院名义印发的中医药 5 年规划,中药药品审评审批、医疗保障以及中药创新与二次开发政策的不断细化,也正推动中药行业向标准化、高质量发展。

在政策的鼓舞下,中药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时期。2020年中国中药市场规模达5806亿元,复合增长率为8.2%,预计到2025年有望达到7500亿元。

中药注册数量达历史新高。相比2020年,2021年中药申报数量为1371个,较2020年的472个有显著提升,并达到近6年中药申报数量的巅峰。

1 

中药创新研发正在崛起。2021年批准12个中药新药上市,批准数量创新高。紧急批准 3.2 类药物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另有 7个 1.1类新药,分别是天士力的坤怡宁颗粒、以岭药业的苏夏解郁除烦胶囊、健民集团的七蕊胃舒胶囊等。

1

质量追溯体系也在全力推进中。目前,全国各地的诸多医院、中医馆和中药饮片企业开始加入到中医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中,覆盖中药材种植加工、饮片生产、调剂煎煮和打包配送等。

例如,天士力开发了覆盖药材、制造、质量、仓储、物流等全环节的数字化系统,利用工业互联网实现了系统的互通互联,形成了全产业链闭环管理。

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中,中医药也在发挥优势。根据国家已发布的六版诊疗方案,从第三版开始推荐中药处方治疗,并在前不久公布了新冠肺炎治疗方剂“清肺排毒汤”。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数据显示,全国中医药参与救治的确诊病例已经超过6万例,占比在85%以上。

此外,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截至2021年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对医疗保健等需求将大幅增加,比起西药疗效凶猛,中医药医疗保健效力柔和,这也是中医药抢回市场、打翻身仗的大好机会。

前瞻经济学人APP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2-2027年中国中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日本药企盯上385年中华老字号》,市界

【2】《中成药天外有天,日本汉方启示录》,财健道

【3】《日本汉方药概况及其对我国中医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的启示》,中国现代中药

【4】《津村企业报告书2021》,津村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119240 q25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中药 日本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