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摄图网)
11月11日,日本软银集团一纸财报震动全球AI投资圈。在财报中,软银披露截至第二季度末,集团已于10月份以58.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5亿元)的价格,清仓所持全部3210万股英伟达股票。与此同时,宣布将向OpenAI追加投资225亿美元,资金于12月通过愿景基金2号完成注入。这一“卖芯投智”的转向,被外界视为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在AI赛道上的又一次重大战略押注。
软银首席财务官后藤芳光在财报说明会上直言:“由于对OpenAI的投资规模较大,因此通过(出售股票)来筹集资金并加以运用。”据了解,早在2025年3月,软银便已与OpenAI签署协议,计划最高投资400亿美元(扣除转贷部分后实投300亿美元)。OpenAI是其AI布局的核心支柱。
软银的抉择背后,是其在AI产业链中角色的根本转变。英伟达作为AI芯片供应商,是AI浪潮的卖铲人,而OpenAI作为大模型和应用的领军者,则是直接淘金者。软银通过出售英伟达股份,将投资重心从底层硬件转向顶层应用,显示出其更看好AI软件与服务的长期价值。
财报显示,OpenAI估值上升已为软银贡献2.15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2亿元)投资收益,占其总投资收益的54.9%。
OpenAI是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企业,软银的豪赌建立在OpenAI强大的技术引爆力之上。2022年11月,OpenAI发布对话式AI——ChatGPT,ChatGPT的横空出世不仅颠覆了人机交互范式,更在全球掀起了一场AI革命。这一革命性的产品如同星星之火,迅速点燃了全球AI创新的热情。随之而来的是无数大型预训练模型(Large Pre-trained Models, LPTMs)的涌现,它们如同春日里的竹笋般迅速生长,遍布学术界与工业界。百度、阿里、腾讯等中国科技巨头快速跟进,开启了一场被称为"大模型之争"的新时代。
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人工智能大模型累计发布数量已达478个,其中10亿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达254个。到2024年4月底,国内推出的大模型总数约305个。中国大模型数量已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这场由OpenAI点燃的战火,正在重塑全球科技竞争版图。

在全球AI发展的大浪潮中,我国将人工智能产业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25年,国务院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入“人工智能+”行动,明确推动AI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标志着其从部门级政策升级为国家级战略重点。工信部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目标建设20个AI应用示范区,重点支持多模态大模型、智能体平台和AI芯片攻关。
在政策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迅速扩张。2024年9月,国家工信部披露,当前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接近6000亿元人民币。前瞻产业研究院测算2025-2030年期间,我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

2007年图灵奖获得者约瑟夫·希发基思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真正的未来在于突破语言模型的局限,走向能够理解、预测并与物理世界深度交互的“智能自主系统”。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人工智能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人工智能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