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电影市场整体的高速发展,国内动画电影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2016年票房收入突破70亿元,创造了新的记录。但近两年,动画电影市场迎来冷却期,票房收入直线回落,反映出中国动画电影行业仍有待进一步发展。
动画电影票房回落
我国的动画电影起步较早,独具民族特色和文化魅力,早期形成"中国动画派"--鲜明的民族风格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汲取中国绘画、民族工艺、传统戏曲、民间音乐营养不断成长。
近年来,在我国相关政策扶持下,一些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作品不断涌现,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力,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摇滚藏獒》等。这令动画电影票房空间不断扩张,票房收入一路上扬。
具体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动画电影票房持续走高,到2016年达到顶峰,创下71亿元的历史记录。但最近两年,动画电影票房有所下滑,2017年票房降至48亿元,占当年票房比例跌破10%,2018年上半年票房只有20亿元,占比进一步下滑至6%。
动画电影票房出现回落,但总的上映数量却并未大幅减少。2016年,动画电影票房突破70亿元,当年上映数量达到63部,2017年动画电影上映数量仅减少了10部;2018年上半年,动画电影上映数量为23部。
另外,动画电影总场次也同样没有大幅缩减。2016年,动画电影总场次达到1235万,单部平均场次20万;而到2017年,总场次减少了225万,为1010万,单部平均场次19万;2018年上半年,总场次459万,单部平均场次维持在20万。
结合上述数据来看,动画电影票房没能延续2016年的增长,一方面可能是缺乏现象级的爆款作品,另一方面是中国动画电影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距离成熟市场还有一段距离。正因此,动画电影观影人次明显减少。
2017年,中国动画电影观影总人次为1.41亿,较2016年同比下滑35.75%,单部平均人次267万,同比下滑23.50%;2018年上半年,观影总人次为0.56亿,单部平均人次244万。
国产与进口差距缩小
与好莱坞的动画电影相比,国产动画电影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缺少感染观众的文化价值内核,剧本创作较为单薄;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情节,故事的整体结构过于简单,叙事语境存在幼儿化倾向,缺少视觉美学特性,对观众的吸引力不够;深度挖掘创作不够、创新研发能力不足,经营模式相对落后,深入人心的动画人物形象较少;缺乏人才创作支点,专业制作及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还十分匮乏,现有从业人员的整体数量与质量都无法满足动画电影产业持续发展的需求;营销宣传不到位,营销模式较为单一,动画电影产业链条有待深度开发等。
这些种种差距最终体现在票房表现上,2013-2017年,进口动画电影票房始终高于国产动画电影,差距最大时达到23亿元。不过,近两年,随着资本涌入,国产动画电影与进口的差距正不断缩小,2018年上半年,票房已与进口相当,均为10亿元。
在上映数量方面,由于进口审查等限制,国产动画电影年均上映数量约36部,进口动画电影约17部,数量上远远低于国产动画电影;2018年上半年,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数量为10部,进口动画电影13部。
虽然数量上占优,但票房总体不高,导致国产动画电影单部票房产出明显低于进口动画电影。2013-2017年,国产动画电影单部平均票房为0.42亿,大约是进口动画电影的25%;2018年上半年,由于上映数量减少而票房与进口相当,国产动画电影单部平均票房高于进口动画电影。
票房两级分化严重
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市场两级分化十分严重,20%的影片占据了80%的票房,动画电影市场同样未能摆脱这种现象。2013-2017年,TOP1动画电影票房占动画电影总票房的比例越来越高,最高时超过30%;2018年上半年,TOP1动画电影票房为6.05亿元,占比30.25%。
具体分布来看,2015-2017年,票房在1亿以上的比重保持在七成以上。其中,2016年,出现了两部10亿元以上的动画电影,分别是《疯狂动物城》、《功夫熊猫3》,令票房10亿以上占比达到36%;2017年,《寻梦环游记》、《神偷奶爸3》票房同样达到10亿以上,比重上升至47%;2018年上半年,票房在5-10亿元的占比33%,1-5亿元占比43%,1亿元以下占比24%。
而在上映数量方面,2015-2017年,票房1亿元以下的动画电影基本占到80%左右。2018年上半年,票房在5-10亿元的动画电影数量仅占4%,1-5亿元数量占比17%,1亿元以下占比高达78%。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动漫衍生品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报告主要分析了动漫衍生品行业的背景以及所处阶段;动漫衍生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动漫衍生品行业的主要细分市场发展情况;动漫衍生品产业的领先企业经营情况;动漫衍...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