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3D打印生物标本。1月12日,湖北武汉,白鱀豚“淇淇”3D打印标本在中科院水生所亮相。
淇淇被认为是最后一只白鱀豚,人工饲养22年后于2002年去世。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专家认为,复原标本希望更多人行动起来,保护水生生物。
1600年前至今,748种动物灭绝,4314种动物变成濒危级,2851种动物变成极度濒危级。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去世,8种穿山甲全部濒临灭绝,白鱀豚已于2006年功能性灭绝……留住这些即将灭绝的动物刻不容缓!
昨日上午,在中科院水生所水生生物博物馆里,白鱀豚“淇淇”的3D复原标本揭幕式开始,盖在“淇淇”的3D数据模型上的红布被揭开,这个3D数据模型生动地还原了“淇淇”生前的模样。
这个模型跟“淇淇”生前的体型大小完全一样,每一个细节都非常真实,这是国内首次把3D打印技术运用于博物馆标本制作,中科院水生所水生生物博物馆根据“淇淇”剥制标本,结合“淇淇”生前的视频,照片和文字资料等,运用3D扫描技术,构建了这个高仿真的“淇淇”3D数据模型。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3D打印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3D打印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3D打印行业未来的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