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软庞大的雷德蒙德(Redmond)园区的中心地带,有一座很少有微软员工(更不用说外部人士)见过的大楼。
这座叫做87号大楼的建筑是微软硬件设计团队的大本营,见证了从微软Surface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到Xbox游戏机、控制器等各种产品的诞生。
在这个秘密实验室里,一个小型工厂昼夜不停地生产原型零件。
大楼内的实验室也对微软员工进行了实验,分析他们在移动鼠标时手部的微小运动,以及使用3D头部扫描仪和数十台摄像机捕捉特征,以帮助设计耳机。
在建筑的内部甚至有一些房间来重建光和声音的环境,包括世界上最安静的房间。
一旦通过安检,到处都能看到灰色的石板墙和高度磨砂的玻璃,玻璃上写着大大的“禁止尾随”的警告。
微软设备团队的首席设计师克里斯•库贾维斯基(Chris Kujawski)带领媒体记者参观这座大楼时承认:“我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参观经历。”
该实验室的建立是为了让微软的设计师们能够创建硬件原型,并将公司所有的设计师聚集在一起。
库贾维斯基说:“我们为微软打造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品牌,所以把它们都放在一个屋檐下是有道理的。”
“你从其他设计师那里得到的灵感真的能够提升大家的工作。”
首先,他带我们来到微软的“人为因素”实验室。
微软人为因素设计团队的约翰•莫里斯(John Morris)解释了微软对员工和外部人员进行的大量实验室测试,目的是找出从耳机到鼠标、键盘和游戏机等一系列产品的性能。
微软的“迷你工厂”可以让设计师制作出一款几乎完整的新产品原型。设计师使用CAD软件绘制出产品的设计图。
然后3D打印机创建一个模型,允许设计师调整他们的设计。
整个微软园区的实验室都对原型机进行了严格的测试。
纺织实验室允许该公司创建自己的面料般的可穿戴键盘和机箱。铣床制造金属零件。
在团队就最终产品达成一致意见之前,需要构建几十个原型。
人类的视觉、听觉、语言、触觉和情感反应——我们人类有着广泛的感知能力。
他说:“我们的每一件产品都是围绕着人来设计的。”
“例如,我们使用脑电图(EEG)和眼球追踪技术来研究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模式之间的拼接是如何影响我们大脑的工作负荷的。”
该公司甚至在员工的手部肌肉中植入了头发大小的微型传感器,以精确计算他们在工作或玩游戏时的动作。
“我们可以精确地知道肌肉收缩了多少,并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收缩,然后利用这些数据来改进产品。”
该公司还有一个类似科幻小说的房间,只有一个座位,36个摄像头对准一个参与者,捕捉他们的一举一动和他们使用的产品,还有一个照明室,可以重现任何房间的灯光。
“我们需要了解人体的所有变动因素,这样我们的产品才能适用于所有的变动状态。”
库贾维斯基甚至伸手去拿公司设计的一个巨大的Xbox控制器,让设计师们对一个五岁孩子的感觉有个概念。
我们接下来参观的是原型实验室(prototype lab),这是一个神秘的领域,微软在这里建造了数十个未发布的小工具原型,让设计师对它们进行调整。
巨大的3D打印机正在大量生产定制的全彩Xbox控制器,而隔壁是一个满是颜料的工作室。
3D打印机昼夜不停地工作,帮助设计师们制作塑料和金属制品。它每天制造大约400个零件。
在其他地方,更大的机器能够制造金属原型,把巨大的金属块制造成复杂的形状。
“我们相信我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原型制作能力。”
这里还有一间喷漆室,可以让颜色更完美,还有一间纺织室,用来制作箱子和键盘的布料都很完美。
来自实验室的数据随后被直接发送到中国的生产设施进行生产。
这座大楼还包括世界上最安静的地方,微软在这里测试从风扇到键盘等IT设备发出的声音。
“我们的想法就在那边的那个房间里,穿过大厅,我们可以在这里实现。我们可以做任何事情来得到最终的产品。”库贾维斯基说。
比如,自适应控制器就在这里诞生了。
“我们把它们3D打印出来,交给专家,他们会告诉我们哪里做错了,我们会改进它们。”
库贾维斯基说,在设计最终定稿之前,他们已经制作并测试了几十个自适应控制器。
“我们关心每一块塑料,每一块电路板,甚至那些不会被人们看到的地方。”
在校园的另一幢大楼里,有一个非常不同的实验室。包容性技术实验室的设计宗旨是让任何人都可以玩游戏。
在这里,微软超级碗(Superbowl)广告中的明星产品Xbox自适应控制器得到了改进。
布莱斯·约翰逊是该控制器的联合创始人,他告诉《每日邮报》网站说,目前已有5000多人通过了这个实验室。
“当我们第一次开始谈论这个想法时,我们深爱的控制器有时会无意中把人排除在外。它假定我有两只手,两个拇指,还有握它的耐力。”
底层空间包含一系列特别开发的控制器,允许人们通过触摸、轻击甚至呼吸来玩游戏。
这里到处都是盲文标识,甚至还有一个特殊的区域,带有可控制的灯光和重力毯,旨在为自闭症玩家创造一个舒适的空间,他们经常渴望常规的游戏。
约翰逊说:“这个房间不是关于残疾人的,而是为残疾人设计的,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该团队过去在实验室里测试自适应控制器,现在仍然举办游戏之夜来完善这项技术。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3D打印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3D打印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3D打印行业未来的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