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斯坦福大学澄清了三名教职员工与生物物理学家贺建奎之间的任何不当行为。何建奎创造了首例基因编辑婴儿。
斯坦福大学在4月16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这些研究人员与基因编辑婴儿丑闻“没有研究、财务或组织方面的联系”。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研究人员试图阻止贺建奎进行有争议的实验。该实验引发了全球的强烈抗议。
当时,贺建奎在中国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工作。他与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的关系可以追溯到2011年,当时他在加州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当贺建奎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继续进行研究时,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曾敦促他遵循适当的科学实践流程。”斯坦福大学说。
科学实践流程包括定义何为未被满足的医疗需求,获得知情同意,获得机构审查委员会(IRB)的许可,以及在经同行评议过的期刊中发表这项研究结果。而最后,斯坦福研究者们被贺建奎告知,他的研究已获得了IRB的批准。
自去年11月贺建奎宣布双胞胎女儿出生以来,就一直受到密切关注。他声称,双胞胎女婴的基因组是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的。不久之后,贺建奎的实验引起全球关注,经过调查发现,他的实验“严重违反了伦理道德、科研诚信和国家有关规定”。
今年2月以来,斯坦福大学已对多名涉及贺建奎“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研究人员展开调查,如今公布结论。
斯坦福大学所审查的教授是生物工程师斯蒂芬·雷克,生物伦理学家威廉·赫尔布特和遗传学家马修·波特斯,他们此前都被媒体报道过。
此前媒体报道,根据往来邮件内容,贺建奎经常告知雷克项目进展。奎克对此回应称,自己一再建议贺建奎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他以为贺建奎也做到了这点。
雷克在4月16日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他对调查结束感到宽慰,而且调查结果“与我所知道的事实相符”。
在事件调查陆续公布结论的同时,国内在基因编辑领域的规则制度建设也加紧步伐。目前,国家卫健委已公布相关条例并征求意见,其中,基因编辑技术被纳入高风险生物科学新技术之列,将由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管理。
另外,斯坦福大学并不是唯一卷入这场“基因编辑婴儿”漩涡中的高校。美国休斯顿的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正在调查研究者Michael Deem,他是贺建奎的研究生导师,并作为作者之一出现在贺建奎的几篇论文中。
本报告利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长期对基因修饰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基因修饰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