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南阳“喝水”就能跑的水氢汽车的热议还未散去,吸空气就能走的“空气动力汽车”又引发了关注。
5月29日,开发“空气动力车”的祥天能源公司总裁对澎湃新闻表示,公司正准备在美国上市,但目前没有资金,没有投产。
这并不是祥天能源的“空气动力车”首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早在四年前,央视新闻曾对该公司的这项产品进行过报道。当时,据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该车运行的原理是:压缩气体经过加热后,得到了1244倍的膨胀压力,气体驱动发动机,继而驱动发电机,产生了很长的续航里程。
而且这一原理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可:从理论上看,空气动力汽车是可行的。
用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空气作为驱动汽车的原材料确实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还能缓解资源紧张的压力,减少空气污染,如此一来,何乐不为。
但是,细细探究一番,你就会发现,这种空气动力汽车与水氢汽车类似,也是看上去很美而已。
空气动力汽车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压缩空气作为唯一动力来源;另一种则是空气混合动力,发动机仍然存在,压缩空气只作为一种辅助手段。
祥天能源的“空气动力车”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即压缩空气作为唯一动力来源。车辆本身并不具备压缩空气的功能,需要通过传统能源来压缩空气,将其加入车辆装备的高压气罐中,经过压缩空气—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这一系列流程推动车辆前进。
但这种方式一点也不高效,能量经过多个环节转化损失较大,而且成本过高。
空气虽然便宜,但压缩空气的成本高昂,压缩空气的过程耗电量惊人,运输、储存也需要大量成本。目前电动汽车充电站尚未普及,建立充气站的难度则更大。此外,还得考虑如何控制压缩所产生的安全风险。
专业人士对祥天能源所称的“空气动力汽车获得了很长的续航力长”也产生了质疑。由于目前压缩空气的能量密度很低,还不足汽油的十分之一。这就意味着,如果要达到和汽油车同样的续航里程,空气动力汽车搭载的高压气罐容积至少是汽油箱的十倍。
而且据专家介绍,这项技术成熟度太低,也没有产业链配套,市场还没有成形。与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相比,空气动力汽车并没有优势,只是一个小众的偏门技术,未来应用希望比较渺茫。
(Airpod空气动力车|图片来源:CNN视频截图)
不过与水氢汽车遭全盘否定的态势相比,空气动力汽车曾在美国、法国、印度等多个国家受到不少企业的追捧,甚至多次传出量产的消息。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法国MDI公司推出的空气动力汽车Airpod。Airpod是一款是外形酷似甲壳虫的三轮汽车,被称为世界上最小的3座车辆。
在车速低于35英里/小时时,Airpod完全依赖气罐工作,只排放出冷空气。车速增高时,一个小型常规燃料的引擎就会开始工作,加热气罐内的空气加速其释放,从而获得更高的速度。这个引擎也会给气罐加气,从而延长汽车的行驶里程和加大其速度。
2015年,据媒体报道,AirPod即将实行量产,首先在欧洲市场进行投放,最低配置的车型预计售价在5.2万人民币左右。如果市场反馈较好,也将会面向大众市场。
由于近几年关于AirPod空气动力车的新闻少之又少,是否已经实行量产以及它的市场表现如何很难验证。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氢能源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氢能源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氢能源行业未来的发展...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