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土豪用苹果表打电话,文艺青年戴耳机打电话,普通人掏手机打电话。那么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简称装bility的科技人士用什么打电话呢?答案就是“手指”。
最近,意大利团队推出了一款智能腕带,名为Get。它最大的亮点就是只要把手指按在耳朵上就能与人通话,小伙伴们请收起你们的下巴,下面小编来讲讲它的原理和正确打开方式。
(图片来源:Dailiymail视频截图)
这款智能腕带内置了声音转换震动装置,连接到智能手机后,当有来电时,表带会震动提醒用户接听。接通后,它会将信号转化成震动,当手指按在耳朵上时,耳腔处于封闭状态,震动就会在耳内形成共振,最后放大成声音,就可以听到电话那一头说话的声音了。
而且,它不像手机通话有外音,即使在公共场合,电话里的声音也只有你能听见。
(图片来源:Dailiymail视频截图)
实际上,支持这款产品的是一项叫做骨传导的技术。
什么是骨传导?这也许是很多朋友首先会问的问题。那么请大家先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耳朵,然后尽可能小声的自言自语,这样即使你的声音再小,也可以完全听清楚你在说什么,这就是骨传导作用的结果。我们在挠头、刷牙、吃脆饼干的时候,听到的这些声音都是通过骨传导传入大脑的。
那么相对于骨传导,我们日常生活中“听到”的更多的声音都是来自“空气传导”,其传输途径是“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锤骨-砧(zhen)骨-镫骨-前庭窗-外、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觉中枢”。所以说,相比于骨传导,空气传导的路径更加复杂,所以更多的噪音、杂音也会随之进入听觉中枢。
而骨传导就不同了,它借助我们的头部颞骨以声波的方式直接将声音传导至我们的听觉神经,从而实现我们听取声音的效果。
因此,可以实现用手指接听电话也就能够理解了。
(图片来源:twitter截图)
骨传导最早的应用者应该要数贝多芬。据说,贝爷变聋之后,还是抑制不住对音乐创作的热爱,因此他学会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通过木棒振动传音。他用大牙叼了一根木棒,另一端顶着钢琴演奏。琴弦的振动可以引起木棒的振动,木棒的振动然后传给头骨,最后传给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个故事的真假性还有待验证,不过这也说明声音的传播是可以通过固体传过来的。
现在的骨传导技术主要应用于降噪耳机以及在医疗上帮助耳聋患者重新获得听力。而将骨传导技术应用在通话也并非最近才出现的。2016年,来自韩国的团队也开发了这样一款智能腕带,被称作SGNL,同样可以通过手指来接听电话。
差别在于,新推出的Get智能腕带要比SGNL搭载了更多的功能,应用了更多的新技术。
Get的外观非常简洁,没有按钮,也没有屏幕,可以通过手势和语音来控制它的功能。此外,它还可以被称为是一款智能手表,能够记录心跳、燃烧的卡路里,并能提醒用户何时喝水,以及发送短信和通知。
(图片来源:twitter截图)
借助生物识别指纹技术,Get还可以提供安全可靠的支付系统。
与同类产品相比,Get的价格也更便宜,售价为200英镑(约人民币1700元)。目前该产品正在量产中,预计将于2020年3月开始交付。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体育用品行业的发展背景、产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体育用品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体育用品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