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肺”在哭泣!
8月19日,一组有关亚马逊雨林浓烟弥漫、火光冲天的图片经曝光后,立马在网上引发热议。
当时,大火产生的烟雾从亚马逊雨林所在的亚马逊州蔓延到附近的帕拉州和马托格罗索州,甚至遮住了3000多公里外圣保罗市的阳光。来自欧盟“哥白尼计划”的卫星图像显示,大火产生的一层约310万平方公里的烟雾如同一把尖刀,从北往南穿过了巴西。
(图片来源:路透视频截图)
自那一刻起,亚马逊大火的消息占据了媒体头条和全球社交媒体热搜榜。
但事实上,亚马逊雨林的大火7月初就初现端倪,但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并未引起过多关注。据巴西国家空间研究所的卫星数据显示,到当地时间2019年8月21日,亚马逊雨林的这场大火已持续燃烧了16天,“地球之肺”正面临无法承受之重。
随后,“为亚马孙祈福”(#PrayforAmazonas)成了Twitter上的热门标签之一。网友们纷纷发出山火肆虐、动物惨死的照片,警告“地球之肺”正在燃烧,呼吁全球的救援。
众所周知,亚马逊是全球最大的热带森林,被誉为“地球之肺”“绿色心脏”,占世界雨林总面积的一半,生产着大气层20%的氧气,拥有全球物种的10%,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扮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还可以储存人类产生的约100年的碳排放量,对减缓全球变暖速度至关重要。
如果亚马逊雨林消失,那么,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世界将被彻底改变,从农业生产到饮用水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
然而巴西国家太空署(INPE)20日指出,今年亚马逊雨林已发生超过7.2万起火灾,创历史新纪录。此外,据当地24日数据,巴西亚马孙雨林内又新增了数百个起火点,雨林大火火情十分严峻!目前,过火面积已超过80万公顷,相当于112万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
昔日的“世界动植物王国”,如今却是一幕幕生灵涂炭的模样,动物疯狂逃窜,横尸遍野,漫天大火过后,只留下让人心碎失声的焦黑一片……
(图片来源:路透视频截图)
如果说巴黎圣母院所遭遇的熊熊大火是人类无法承受的文明之殇,那么吞噬亚马逊雨林的滚滚烈火则将是全人类的一场重大浩劫。
(一) 全球变暖加剧、四季交替消失、空气质量恶化
亚马逊雨林是抵御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堡垒,不可替代!在全球变暖加速的背景下,如果雨林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损毁,对世界气候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如果没有了亚马逊雨林,气候变暖的趋势将变得不可逆转。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称,在发生大火之前,林地转耕地和森林砍伐使得亚马逊每年向空气中释放5亿吨二氧化碳。而大火对亚马逊植被造成的损害会加快二氧化碳释放的速度,从而加速气候变暖。
其次,土壤中的水分经由植物体蒸腾到大气中,地表水汇集成亚马逊的河流,最终汇入大海。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称,全球天气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受海洋洋流的影响。洋流帮助调节气候,将赤道地区温暖的海水和降水带给两极地区,将两极的寒冷海水带到赤道地区。如果没有这些洋流的调节作用,地区气温将会变得更加极端。
因为亚马逊雨林庞大的面积,亚马逊的植被通过蒸腾作用释放出大量水分。如果部分植被遭到破坏,也就意味着蒸腾作用随之减弱,调节全球气候的能力也会被削弱。
WWF称,破坏亚马逊雨林的结果就是世界上许多地方都会更加频繁地出现极端气温,同时伴随着极端干旱和四季交替现象的消失。
再者,木材燃烧还释放了大量的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可以在大气中停留的时间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这些气体被困在很高的大气,那么它不会对人类呼吸的空气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向下的气流将一氧化碳拉得更低,那么就可能会显著影响到可呼吸的空气质量。
例如,1997年燃烧达数月之久的印尼森林大火引发了遮天蔽日的烟雾,造成了265人被浓烟呛死,4.5万人生病和数百万人呼吸不适。
(图片来源:路透视频截图)
(二) 森林退化,亚马孙雨林甚至可能会降为“灌木林”
科学家对亚马逊历史火灾的调查研究发现,偶发性森林火灾会导致森林结构和成分的剧烈变化,每发生一次火灾,森林成分就会发生级联变化。
简言之,哪怕是偶发的火灾也会造成森林退化,大树变小树。
虽然亚马逊雨林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据BBC报道,牛津大学生态科学教授Yadvinder Malhi称,“雨林一般需要20-40年才能再生”。
然而,目前正在燃烧的大火会使得那些逃过大火的树变得更为脆弱,难以应对干旱或是再发的大火。Malhi教授称,如果每几年就出现大火破坏大片雨林,可能会对亚马孙造成永久性伤害,亚马孙雨林甚至可能会降为“灌木林”。
况且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亚马逊雨林一直在遭到破坏。相关资料显示,在过去的30年里,亚马逊雨林已经缩小了六分之一,如果这种现象没有得到遏制,在不远的将来,这片美丽的雨林将从地球上消失!
(图片来源:路透视频截图)
(三) 大量的野生动物将以这样的方式死去
对于生活在亚马逊地区的数千种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鸟类而言,火灾将带来短期和长期两方面的影响。
俄亥俄州立大学环境与自然资源学院的副教授Mazeika Sullivan曾在哥伦比亚亚马逊地区进行过实地调查,她表示,大火“在短期内对野生动物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Sullivan说,通常来说,身处森林大火,动物们的选择很有限。它们可以通过挖洞或者跳进河道中躲避大火,但大部分的状况是面临流离失所,甚至是灭亡的命运。因为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很多动物会被活活烧死,或是因为吸入过多的浓烟而被呛死。
专家坦言,由于火势的关系和威胁,科学家至今无法探究究竟有多少动物面临死亡的命运,加上人们对雨林深处的动物研究尚未全面,虽然无法知道哪些动物受到威胁,但可以确信的是伤害真的非常大。
而长期影响更具灾难性。发生火灾的地区整个生态系统都会被改变。例如,亚马逊雨林浓密的树冠阻挡了大部分阳光直射地面。大火一下子烧光了这些树冠,带来了阳光,从根本上改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整个食物链或将因此发生连锁反应。
对于很多物种而言,在一个面目全非的生态系统中生存下去非常困难。
(图片来源:路透视频截图)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1941年,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逃离了战火纷飞的欧洲,来到巴西避难。在旅途当中,茨威格立刻被巴西壮丽的自然景观和巴西人的热情和包容所感染。
后来在他的《巴西:未来之国》中,茨威格回忆起自己在飞机上俯瞰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体验:
“在数千公里的土地上,绵延着无尽孤独的绿色,仿佛处在远古时期。在飞机上俯瞰这片神奇的区域:轻柔的微风吹拂着大地,除了一小块荒凉的盐场,到处都是肥沃的景象。我们才明白,若想开发出这里的全部潜能,还需要很久很久。巴西的大部分资源依然属于未来的一代。”
只是这样风光绮丽的景色早已不复往昔了!随之而来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连锁反应。
(图片来源:路透视频截图)
著名的“蝴蝶效应”,讲的是一只亚马孙热带雨林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遥远的地方引起一场风暴。如今发生在亚马孙雨林的这场大火,更是将在全球引发连锁效应。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面对生态挑战,人类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雨林被破坏、地球之肺在燃烧的事实提醒我们注意,作为公共产品,绿色的消逝,必将是人类集体的损失。
突然就想起《流浪地球》中所说: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灾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