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知名学府麻省理工学院(MIT)最近深陷丑闻。
据MIT Technology Reivew近日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IT)媒体实验室主任伊藤穰一(Joi Ito)7日正式确认辞去其职务。
这一决定主要是因为其和被指控性交易丑闻的亿万富翁杰夫·爱泼斯坦(Jeffrey Edward Epstein)扯上关系,并获得了来自后者的巨额资助。
而最让人感慨的是,本案件还涉及到AI先驱、人工神经网络创始人、图灵奖得主、MIT人工智能实验室创始教授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
爱泼斯坦的受害者称曾被迫与MIT教授马文·明斯基发生性关系,当时受害者只有17岁,明斯基73岁。不过明斯基已于2016年去世,也无法为自己辩解。
这一事件被曝光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令MIT这所头顶名校光环的高等学府笼罩上一层阴云,也激起了外界对爱泼斯坦的好奇心。
(爱泼斯坦|图片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这位交际遍布政商学的大鳄是现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前美国总统克林顿、英国安德鲁王子的好友。其于今年7月初被捕的消息,让尘封数年的黑暗再次曝光。
早在2008年,爱泼斯坦就因被指控组织约80名13~16岁的少女集会,并强迫她们发生关系而锒铛入狱。本可能在那时就面临终身监禁的爱泼斯坦,最终却因与检方达成认罪协商协议,被判只需入狱服刑13个月,且被允许一周有6天可以离开监狱外出工作。
但性丑闻事件远没有结束。
之后十几年也偶尔传出一些新闻,只是都不了了之了。但上月初,爱泼斯坦再次因被指控指控性交易被捕,只是这次他并没有之前那么幸运了,而是以在狱中自杀的凄惨结局了解了自己的一生,这其中的疑云也引发了外界诸多猜测。
其实在被捕之前,爱泼斯坦非常热衷于为科研机构捐款,每年向科学家和他们的工作捐赠高达2000万美元,哈佛大学、MIT和圣达菲研究所均在其捐赠名单中。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爱泼斯坦的基金会和非盈利组织为MIT提供至少20万美元的捐赠,并在2012年投资了伊藤穰一的私人技术创业公司。
爱泼斯坦被捕后,伊藤穰一立马在8月15日发表的一封致歉信,试图撇清和这位亿万富翁的关系。
信中,伊藤称自己是在2013年的一次会议上,由一位值得信赖的商业伙伴引荐才结识的爱泼斯坦,跟这个人并没有更深一步的接触,没有参与其中任何不法之事,也没有听过他的谈话,从未见过有关这个人被指控犯下的可怕行为的任何证据。
但据《纽约时报》近日援引一名该实验室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爱泼斯坦与实验室以及伊藤私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像伊藤自己所说的那么简单。
(伊藤穰一|图片来源:MIT媒体实验室)
该报道称,在9月4日实验室的一次内部会议上,伊藤承认从爱泼斯坦那里获得了525,000美元的实验室资金,并为他自己创办的企业额外获得了120万美元的资助。
此外,《纽约客》于9月6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该实验室至少还从其他两位捐赠者处获得了750万美元的资助,一位是私募股权大亨莱昂·布莱克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他们都是通过爱泼斯坦搭桥牵线。而在这之前爱泼斯坦一直躺在MTI资助者的黑名单上。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爱泼斯坦如此热衷为科研捐款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个惊天大秘密。
据《纽约时报》早前报道,爱泼斯坦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对超人类主义的迷恋:通过基因工程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善人口的科学。
报道称,爱泼斯坦从2000年开始就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将在名下的新墨西哥州牧场建立婴儿牧场,用自己的精子让20名高学历、外形靓丽的女性同时受孕及诞下孩子,藉此散播自己的“优质”DNA。
为了实现他“超级人类”的理想,爱泼斯坦不惜打算将他的头颅和生殖器低温冷冻,以便于更好的储存精子。
(爱泼斯坦私人岛屿|图片来源:youtube视频截图)
而为了吸引科学家的兴趣,爱泼斯坦承诺为他们的研究项目提供大笔资助。其中一些科学家表示,能获得资金的诱惑令他们对爱泼斯坦的性交易指控视而不见,甚至让他们开始倾听这位亿万富翁对于科学的一些粗浅见解。
如今,两位MIT学术大牛牵涉其中,不禁令人唏嘘不已:曾经被冠以“改变了世界”“发明了未来”美誉的学术圣地,或将从此蒙羞。
本报告利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长期对基因修饰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基因修饰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