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冰墩墩!
我是,铁憨憨!
图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冰墩墩 来源:视频截图 微博@北京2022年冬奥会
9月17日晚间,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正式发布,即使它是从5816件全国作品中选出来的,经历过广州美院先后1000多次毙稿,也依旧受到了不少争议。
人们在讨论其造型的同时,更有网友表示,吉祥物为什么一定要用熊猫?熊猫还没被消遣够吗?中国真的就没有其它原素可以借鉴了吗?
关于冰墩墩的设计问题,非专业人士自然不好发表评论,但对于为什么一定要用熊猫做吉祥物这一话题,存在可探讨的空间。本期前瞻经济学人APP“明知故问”栏目,将深入解读吉祥物与熊猫的那些事儿。
中国大型赛事一直都是熊猫吗?
解决问题的前提,是这个问题的设问基础正不正确。
中国举办的大型赛事,吉祥物真的都是熊猫吗?
答案是否定的,中国大型赛事的吉祥物并不都是熊猫。
比如上一次同样因为造型设计而引发巨大反响的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砳砳。
图为:南京青奥会吉祥物 砳砳 来源:截图 微博@火炬手砳砳
砳砳是的形象是南京雨花石,一开始因为形象实在太出格,而被全网吐槽,但后来凭借调皮捣蛋的“二胡卵子”形象逆成功袭,被广大网友冠以“史上最呆萌的吉祥物”的称号。
再比如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就是代表羊城广州的五只羊 --- “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以及“乐羊羊”;同一年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也是全新设计的形象,以汉字“人”为核心创意,配以代表生命和活力的海蓝色。
图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吉祥物 海宝 来源:世博网
再追溯到最近的一些大型赛事吉祥物,2018年中国杯国际足球锦标赛的吉祥物在经过65554张网友的选票评定后,定为“龙宝”,主体形象是龙。
此外,根据前瞻经济学人APP的观察,除开以上动物,麒麟、凤凰、朱鹮等都担当过吉祥物, 就算是名声最大的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除了熊猫(晶晶),也还有鲤鱼(贝贝)、火(欢欢)、藏羚羊(莹莹)、燕子(妮妮)。
由此小结,中国的大型赛事,吉祥物并不都是熊猫。
为什么吉祥物大家只记得熊猫?
既然吉祥物这么多,为什么大家一说起吉祥物,还是会第一时间想到熊猫呢?
无他,熊猫作为吉祥物,出镜频率高,赛事影响力大。
跟着前瞻经济学人APP往回看:
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国第一次承办大型洲际运动会,吉祥物便是熊猫“盼盼”。自此,左手高举金牌,右手大拇指点赞的盼盼,成为那一代国人对这届赛事最深的印象。
图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吉祥物盼盼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7年,盼盼的原型熊猫“巴斯”因病去世,消息公开后,网上也曾一度引发网友们的追忆与讨论。
到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熊猫化身为五福娃之一的晶晶,象征着快乐与和谐,为世界带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体育盛会。
图为:北京奥运会吉祥物 福娃 来源:中国网
时间进入到2018年,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进宝”,是一只绣着进口博览会标识的蓝黄色围巾、手持四叶草的大熊猫。
图为: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吉祥物 进宝 来源:微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今年5月份在成都举办的亚洲美食节,吉祥物“胖墩”也是一只大熊猫,形象设计上融入了具有代表性的川剧变脸服饰。
更近一些的8月份,还是在成都,第18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世警会),吉祥物仍是大熊猫,而且是两只 --- “橙橙”和“嘟嘟”,连着读,便是“成都”。
由上可见,大型赛事中熊猫作为吉祥物出现的概率很高,且多是极具影响力的世界性赛事,普通民众受此影响形成大型赛事吉祥物就是熊猫的观念,也并不奇怪。
熊猫为什么能成为大型赛事吉祥物常客?
能代表中国形象的动物有很多,为何熊猫的出镜率如此之高?
答案就是,熊猫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和国内一片“铁憨憨”的评价不同,国外不少网友表达了对于冰墩墩的喜爱。
“啊,我要死了,它是如此的可爱!”(译)
“为什么这么可爱的大熊猫却穿了个廉价的苹果手机套装?”(译)
即使有吐槽,也多是吐槽设计,而非熊猫,因为在他们眼中,熊猫是完美的,有着无法阻挡的魅力。
2011年年初,CCTV在Facebook上发布了第一条视频,关于中国新年,观看者为0,此后多年也是平平淡淡,关注者寥寥。
图为:早期关注度极低的CCTV账号 来源:截图
但在2015年11月3日,CCTV发布了一条视频“What is a Panda Nanny? - 大熊猫保姆是啥?”,视频中一位饲养员小姐姐抓着只熊猫宝宝拍脑袋,抱来抱去。
这条视频很快在Facebook上成为爆款,极短时间内便获得了1000多万点击,17万分享,国外用户们纷纷在视频下面留言,对熊猫保姆这个职业羡慕得五体投地。
图为:CCTV的第一个爆款视频 来源:截图
此后,CCTV每隔一段时间就发一条熊猫视频,粉丝数跟着水涨船高,截止到2018年12月,粉丝数已高达4800万,比BBC多100万,比CNN多1000万。
线上,互联网用户们对熊猫的热爱不分国界。线下,各国为争取中国的熊猫,也是费劲了心力。
2017年,荷兰与中国终于达成协议,租得2只熊猫,租期15年。
为了迎接这两只熊猫,荷兰雷纳的欧维汉动物园专门为之新建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 “Pandasia”,耗资700万欧元(约合5100万人民币),占地九千多平米,其中熊猫的生活区域有三千多平...
图为:Pandasia一角 来源:新华网
荷兰如此,世界组织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其会徽就是一只大熊猫。据说在1961年,大熊猫熙熙到英国伦敦动物园借展,万人空巷,彼时刚成立的WWF认识到,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组织标志可以克服所有语言上的障碍,于是一致赞同将大熊猫形象作为该组织象征。
从个人,到国家,再到国际组织,熊猫的魅力打破了文化屏障,“为国卖萌”,滚滚们当之无愧。
不止于萌 熊猫做吉祥物有理可循
抛开冰墩墩的美丑,世界各国用拟人化动物做大型赛事吉祥物已是惯例,好的吉祥物对于赛事的推广大有裨益。
同样是熊,同样是吉祥物,邻国日本的熊本熊在这些年也是出尽风头,作为日本47个都道府县吉祥物中的突出代表,据日本银行测算,熊本熊诞生的两年间,为熊本县带来了约1244亿日元(约合81亿元)的收益。
在专业设计人员Canva酱看来,好的吉祥物至少应该满足三点:其一,高识别度(看一眼就忘不了);其二,高亲和力(看到就想抱抱摸摸头);其三,高实用性(能做玩偶能弯腰能跳舞)。
而大熊猫刚好就满足了这些基本的吉祥物需求,并且加上良好的国际形象,做吉祥物是最好不过。
具体到本次的冬奥会吉祥物,为何选择一只熊猫,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评委会主席、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熊猫作为国宝在世界上独一无二,无需任何语言解释,认可度更高。
此外,蒋效愚还透露,团队也认识到选择大熊猫做冬奥会吉祥物,“确实是自个儿给自个儿出了道难题”,并认为,“如果没有创新,没有与众不同,那就落入了一个老套子,最后就是不被认同,这就是失败。”
因此在冰墩墩的设计上,增加了冰外壳、七彩丝带,整体营造出一种太空熊猫的感觉,“它不是人们过去看到的常规熊猫形象,不是自然状态的野生动物,而是一个非常时尚的形象,一个科技的形象,它是面向未来的。”
蒋效愚希望吉祥物“冰墩墩”传递给世界的,是中国人民的敦实、憨厚、勤劳、友好,也希望通冰墩墩上的创新与科技感,展示新时代中国人面向未来的自信。
综合以上,前瞻经济学人APP认为,中国大型赛事的吉祥物中,熊猫是出镜频率最高的形象之一,并且多是承担重大国际赛事的吉祥物形象,这给不少网友造成了中国大型赛事吉祥物只有熊猫的假象;中国大型赛事吉祥物并不只有熊猫,但熊猫因为其独特的魅力和象征意义,让它拥有了通行全球的高人气,使其在吉祥物竞争中具备天然的优势。
以上便是本期前瞻经济学人APP对于“中国大型赛事的吉祥物为什么一直都是熊猫?
”问题的解读。好问千金,一答知新,更多“明知故问”,就在【前瞻经济学人APP】。
本文参考资料:
新京报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评委会主席、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创新的熊猫形象传递中国新形象》
想要获取更多深度行业分析,敬请前往【前瞻经济学人APP】,10000+行业报告免费领取,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想加入前瞻行业交流群,或参与行业话题解答,可添加前瞻小宝微信13652348181。
目前,互联网+文化行业的竞争,已经进入商业模式竞争阶段。无论是互联网巨头在互联网+文化领域的投资布局,上市文化企业的互联网转型,还是创业公司在互联网+文化领域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