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NASA)
马斯克认为人类的未来只有两条路:一是永远留守地球,等待着某日历史重演,发生大规模品种灭绝;二是扩展文明至太空,成为他所谓的“跨星球物种(multi-planetary species)”
但在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中,他只构想了如何将人和物送上火星,却并没有说明人类将如何在火星上生存。
火星是一片不毛之地,生存环境非常恶劣,寒冷、大气稀薄、微量空气主要由有毒的二氧化碳组成……这些都是阻碍人类登陆火星的重要因素。此外,太空重力较低甚至没有重力,也会导致我们体内液体流动发生变化,改变眼球压力造成视力模糊;骨密度减低,肌肉也会萎缩。
但人类登陆火星面临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辐射。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曾建议宇航员一生最多只能暴露于800至1200毫希沃特辐射,但单是从火星返回地球的一趟旅途,估计约遭受600毫希沃特辐射,已占了一生限额一大半。何况太空中的辐射量还可能仍在增加。
(图表来源:NASA)
新罕布什尔大学(UNH)物理学家团队今年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从NASA的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的辐射监测数据发现,过去4年间,太空的辐射增加了30%。未来上太空或有更高的辐射风险。
在地球,我们有磁场和大气层来抵挡辐射,但在火星表面或宇宙飞船玤上却近乎无遮无掩。长期暴露于宇宙辐射或突如其来的太阳质子事件中,我们的细胞会死亡或失灵,可引致心脏病、认知下降等疾病;也会破坏我们的DNA,在DNA自行修复过程中或出现基因突变,造成癌症和遗传病。
为此,一些科学家正从不同途径寻找抵抗辐射的对策,其中人体基因改造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
康乃尔大学威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遗传学家Chris Mason曾提出人类殖民太空的“500年计划”,他认为可编辑人类基因改造后代,从而让人类拥有抵抗辐射的基因--基因编辑可为航天员建立与生俱来的生物防御系统以应付太空任务。
美国哈佛大学遗传学权威George Church也是同道中人,他声称已辨认出逾40个有利于长途太空航程的基因,如增强抗辐射力的CTNNB1、造出特强骨骼的LRP5、让藏族人适应低氧环境的EPAS1等。
但这些能够帮助我们在太空生存的基因很可能来自其他生物,比如缓步动物。
缓步动物俗称水熊或称水熊虫。这种动物体型极小,最小只有50微米,而最大的则有1.4毫米,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清。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水熊是地球上已知生命力最强的生物,可以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在外太空生存,在喜马拉雅山脉、温泉、南极和深海都能生存。在-272℃和151℃的条件下均可存活2分钟,低温-200℃能活上几天,-20℃的环境中起码能存活30年。
来自东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就曾把缓步动物的此类保护基因,加插到实验室培养的人体细胞,发现比起一般人体细胞,改良过的细胞抵抗X光伤害的能力强40%。
按照Chris Mason的想法,如果将水熊的DNA注入到人体细胞内,人体或许就能够抵御强烈的太空辐射,为人类殖民火星铺平道路。
并且从理论上讲,这种技术也可以用来对抗地球上癌症治疗过程中辐射对健康细胞的影响。
然而,修改人类基因的想法是有争议的。在这点上,Chris Mason认为,人类生存是第一要务,如果连人都不在了,伦理还有什么讨论的意义呢?
本报告利用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长期对基因修饰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而准确的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当前基因修饰行业的宏观景气状况出发...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