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前瞻太空产业全球周报第26期:我国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

分享到:
 Connor Feng • 2020-07-18 12:00:22 来源:前瞻网 E13078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22

我国首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

7月7日,我国第一架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青岛航空QW9771航班在青岛举行首航仪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卫通为本次首航提供高通量卫星资源。当日16时46分,飞机由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起飞,并于19时21分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使用传统Ku卫星的互联网飞机不同,本次航班适配的高速互联系统基于国内唯一一颗Ka频段高通量卫星 — —中星16号。飞机在万米空中可以实现百兆以上的高速率联网,为乘客带来与地面一样的网络体验。在飞机平飞阶段,机上旅客使用个人手机连接空中互联网,从2000多个优质互娱内容中挑选喜欢的类型,进行数字生态客舱内容丰富、品质稳定的机上娱乐体验。本次航班还实现了国内民航史上第一次空中直播。嘉宾在飞机上与地面直播间进行视频连线,实时分享空中画面,空中信息孤岛被打通。

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亚太6D通信卫星

7月9日20时11分,在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托举亚太6D通信卫星直冲云霄,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亚太6D通信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作为我国首个Ku频段“高通量宽带卫星通信系统”的首发星,亚太6D通信卫星首次基于东四增强型平台研制,采用电推进完成全寿命周期南北位保,发射重量约5550公斤,服务寿命15年,最终定点于东经134度。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高分多模卫星数据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日前已成功接收高分多模卫星数据。截至7月6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总计完成高分多模卫星数据接收任务12条轨道,接收数据量1012GB,所有接收数据均处理正常。7月3日11时10分,高分多模卫星成功发射。卫星发射当天,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于22时7分至22时16分按计划成功跟踪、接收到高分多模卫星首轨下行数据。之后,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喀什站、三亚站、北极站先后按计划成功完成了高分多模卫星的数据接收任务。

2

试验六号02星发射成功

2020年7月5日7时44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六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试验六号02星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环境探测及相关技术试验。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338次飞行。

航天科技九院13所激光惯性助力运载火箭完成第200次发射任务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3星、和德五号卫星、皮星三号A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悉,这也是航天科技集团九院13所研制的激光惯组参与的我国各型运载火箭的第200次任务,为该所不断探索、持续改进产品,实现高效益发展拉开了新序幕。

航天科技八院802所开发的移动机器人助力提质增效

近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802所承担的“基于视觉SLAM的移动机器人技术研究及系统示范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移动机器人主要应用于物料搬运、柔性装配线以及加工线等场合,目前已在6家大型工业企业中示范应用。

航天科技集团九院中标无人机机载卫星导航设备项目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九院704所成功中标无人机机载卫星导航设备项目,赢得后续批产任务。据悉,该竞标卫星导航设备集RTK精密定位、北斗三号卫星抗干扰、北斗RDSS短报文通信、高精度测向等众多先进功能于一体,满足无人机平台小型化和100%国产化要求,将原来4台产品功能集成到了1台设备中。

航天科技四院7414厂智能仓储设备迈出市场第一步

近日,航天科技集团四院7414厂研制的发动机配套产品智能仓储系统顺利通过用户验收并交付使用。这标志着该厂仓储设备业务向市场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据悉,该发动机配套产品智能仓储系统在常规智能立体仓库设计基础上,根据客户需求,新增了齐套出入库功能:能够根据产品存放需求,自主设置齐套规则和组盘模式,在尺寸、重量允许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利用好有限空间。

王兆耀:北斗导航将推动中阿集体合作向着更高水平发展

7月6日,中阿合作论坛第九届部长级会议通过互联网在线召开。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兆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愿与阿拉伯国家携手同行,让北斗系统拥抱阿拉伯国家,服务阿拉伯国家建设发展,秉持“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发展理念,服务全球,造福人类。

高分三号卫星水体自动提取应用

我国洪涝、干旱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等水问题突出,地面监测系统目前还不能实现全面覆盖。高分三号卫星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对地观测能力,可以不分昼夜、阴雨天气进行对地观测。针对洪涝灾害监测、水资源管理等水利应用需求,基于可以常态化接收的国产雷达数据,实现水体的自动化提取,可以补充地面监测能力的不足,在提升我国水利监测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气态巨行星“内心”首次发现

英国天文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撰文称,他们最近发现了一颗新型天体,正在与一颗遥远的恒星“共舞”。该天体可能是一颗气态巨行星的内核,让他们得以首次管窥此类行星的“内心”,从而揭示其形成演化之谜。研究人员称,诸如木星和土星等气态巨行星被称为“类木行星”,在这些行星上,浓厚的氢气和氦气包裹着一个固体内核,但以前从未有人看见这些固体内核,最新天体据信是一颗气态巨行星浓厚大气层被剥夺后留下的固体内核。

SpaceX 再次推迟星链和 BlackSky 卫星发射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 7 月 11 日,SpaceX 再次推迟了最新的星链卫星发射,理由是需要对任务中的猎鹰 9 号火箭进行更多检查。SpaceX 在 Twitter 上写道:“原定于今天的第十次星链发射任务确定取消,以便于团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检查。目前团队正在努力确定下一次的发射机会,一旦确定了发射日期,将进行官宣。”

月球在2亿年的时间里覆盖着一片熔岩海洋

在月球变成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固态、环形山覆盖的球体之前,据说月球曾被巨大的熔岩海洋覆盖。尽管这一理论已被广泛接受,但直到现在,科学界仍不确定热液体会持续多久。一个新的模型表明,海洋在凝固之前在月球表面存在了2亿年,这比之前认为的要长10倍。

美国宇航局帕克太阳探测器掠过金星的“尾巴”

7月10日,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飞越金星的奇怪“尾巴”。金星科学家对这次飞越特别兴奋,因为帕克太阳探测器将穿过他们称之为金星“尾巴”的地方。这个金星尾巴是由行星大气中的气体粒子变成带电离子而形成的

NASA好奇号火星车开始火星上的“夏季旅行”

NASA的“火星好奇号”火星车将绕过火星上的大风火山口,前往备受期待的“含硫酸盐装置”进行新的冒险。航天局周一 宣布了好奇号在夏普山的“夏季旅行”。“到旅行结束时,漫游者将能够登上自2014年以来一直在探索的3英里高的火星山(5公里高)的下一段,寻找可能支持古代微生物生活的条件。” 美国宇航局说。

欧洲织女星火箭的53颗卫星发射推迟到8月份

欧洲一次织女星火箭发射任务因为高海拔地区异常不利的大风又再次推迟,任务计划发射53颗卫星,现在计划在8月17日发射,这是今年一系列延迟中最近的一次。

NASA洞察号着陆器的“鼹鼠”可能再次被卡住

NASA官员在周二(7月7日)的更新中写道:“‘洞察号’在6月20日星期六的锤击过程中拍摄的图像显示,鼹鼠和洞察号的铲子发生了碰撞,这可能是‘鼹鼠’开始反弹的证据。洞察”小组目前还不能完全评估情况,因为“勺子”挡住了“鼹鼠”,无法从着陆器臂上的摄像机看到它。NASA官员说,“洞察号”的操纵者计划在未来几周内把铲子移开,以便更好地观察鼹鼠和它的洞穴。

NASA对波音展开调查 波音有缺陷波音Starliner故障80个

美国宇航局已经完成了对波音公司有问题的Starliner乘员舱首次试飞的调查,因为该公司和机构正计划在今年某个时候进行第二次试飞。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宇航局对有缺陷的试飞进行了审查,确定了波音公司将在Starliner上解决的61项“纠正措施”。7月7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经过第二次审核后,该数字又增加了19次,共计80次。

斯堪的纳维亚上空探测到神秘的辐射峰值

日前,几个国家的有关部门检测到北欧地区的辐射水平出现了神秘的上升,不过还没有国家出面宣称对这种异常情况负责。上周,欧洲当局公布了大气中人造放射性核素微粒的最新读数,这一微小的辐射峰值——其水平被认为对人类无害,但足以被辐射监测站检测到——开始成为头条新闻。

以色列成功发射Ofek 16侦察卫星

当地时间7月6日早晨,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当天凌晨4时,以色列国防部国防研究发展局和以色列航空航天工业太空总署成功将Ofek 16侦察卫星,从以色列中部的帕尔马奇姆空军基地发射到太空轨道。Ofek 16是具有先进功能的电光侦察卫星,卫星开始绕地球轨道运行并传输数据,预计卫星的第一张照片将在下周发送回地球。

3个火星任务将于7月发射

本月将有三个任务向火星发射,其中包括美国宇航局的汽车大小的“毅力号”漫游者,它将寻找古代火星生命的迹象,并保存样本以备将来返回地球。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行动将于下周开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UAE)的第一个星际行动,希望火星任务,也被称为阿联酋火星任务,计划在7月14日发射。7月23日,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发的火星任务“天问一号”将搭载长征5号火箭升空。

2

以色列航天发射纪录

1988年9月19日,沙维特火箭成功发射将欧菲克号卫星送入空,使以色列成为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英国、印度之后,世界第八个有能力将卫星发射至为太空的国家。截止目前,以色列一共发射卫星12次,其中,8次发射成功,4次发射失败。

2

沙维特运载火箭,是以色列研制的小型卫星运载火箭。沙维特火箭为一三节式固态火箭;其第四节液态火箭可选择使用,而沙维特运载火箭则是由古都二型中程弹道导弹改装。沙维特火箭有沙维特(RSA-3)型、沙维特1号、沙维特2号等型号。

2

2

深空探测器

对月球和月球以外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测的无人航天器称为“深空探测器”,又称“空间探测器”,包括月球探测器、行星和行星际探测器、太阳探测器等。探测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和现状;通过对太阳系内的各主要行星的比较研究,进一步认识地球环境的形成和演变;了解太阳系的变化历史;探索生命的起源和演变。空间探测器实现了对月球和行星的逼近观测和直接取样探测,开创了人类探索太阳系内天体的新阶段。探测器离开地球时必须获得足够大的速度才能克服或摆脱地球引力,实现深空飞行。探测器沿着与地球轨道和目标行星轨道都相切的日心椭圆轨道运行,就可能与目标行星相遇,或者增大速度以改变飞行轨道,可以缩短飞抵目标行星的时间。例如,美国“旅行者2号探测器”的速度比双切轨道所要求的大0.2千米/秒,到达木星的时间就缩短了将近四分之一。深空探测器除自身的结构、服务等分系统,也有为完成任务而装备的有效载荷。深空探测器与人造卫星同属于无人航天器,在技术上有许多相同的地方,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能源方面,由于它远离太阳,很难再依靠太阳能保证有效载荷正常工作,因此多采用核能产生电能。在通信方面,由于离地球距离更远,要求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更高。在控制和导航方面,深空探测器飞离地球几十万到几亿千米,速度大小和方向稍有误差,到达目标行星时就会出现很大偏差。因此就需要更加先进可靠的精确控制和导航系统。有的探测器还具有自主姿态控制能力。

2

太空旅游项目商业计划书

2019-2024年 中国航空材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9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太空 产业周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