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正经历全球变暖的世界里,蝴蝶用翅膀吸收或反射太阳热量的能力可能决定了它们的种族延续。
日前发表的一项英国研究呼吁花园、公园和农场设置更多阴凉、凉爽的场所。
研究人员说,虽然所有的蝴蝶都是外温动物,这意味着它们不能自己产生热量,但它们调节温度的能力差异很大。
研究发现,那些需要努力来调节体温的物种通常依靠阴暗的“小气候”来躲避太阳的热量以生存。
剑桥大学动物学系的首席作者Andrew Bladon说,这些蝴蝶“可能会遭受气候变化和栖息地丧失的最大伤害”。
研究人员说,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它们赖以生存的较冷环境已经减少,导致了英国三分之二的蝴蝶种群数量下降。
他们说,极端天气事件和气候变化导致的温度波动加剧了这种情况。
为了测量不同的蝴蝶是如何应对温度变化的,研究人员从29个物种中采集了4000个野生标本,从2009年4月到9月,到2018年5月到9月,在英国的几个地点进行月度调查。
他们记录了每只蝴蝶的行为,然后,如果他们能用网逮住它,就用一个0.25毫米厚的微型温度计测量它的体温。
研究发现,较大的浅色蝴蝶,比如大型的白色或硫磺色蝴蝶,更擅长调节温度,因为它们可以调整翅膀的角度,将太阳的热量反射走或反射到它们的身体上,以获得合适的温度。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物种的种群要么稳定,要么不断增长。
但对于翅膀较小或色彩更丰富的蝴蝶,他们发现情况就不那么乐观了,尤其是那些利用阴凉降温的“热专家”。
根据发表在《动物生态学杂志》上的研究,这些物种,比如小铜蝴蝶,在过去的40年里遭受了更急剧的数量下降。
Bladon说景观必须变得更加多样化,以保护一系列的蝴蝶物种。
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即使是在花园的草坪上,草地也可以长得更长——这些地方将为许多种类的蝴蝶提供凉爽阴凉的地方。”
“我们还需要保护那些打破农场景观单调的特色,比如灌木篱墙、沟渠和小块林地。”
包括蝴蝶在内的昆虫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传粉者——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全球75%的主要粮食作物依靠动物传粉。因此,气候变化对蝴蝶的影响不仅关乎蝴蝶,与全世界的粮食生产也紧密相关。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原文来源:
https://news.cgtn.com/news/2020-09-24/Key-to-butterfly-climate-survival-may-be-color-coded-U34AOlQHK0/index.html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