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出现三次感染新冠病例 症状比第1次感染时更明显
据央视新闻报道,孟加拉国出现新冠肺炎第2次、第3次感染病例。孟加拉国《当代日报》 10月26日报道,孟加拉国有25人出现新冠肺炎的二次感染,1人出现新冠肺炎的三次感染,其中多为医护人员。他们第2次、第3次感染时,身体更虚弱,发烧、身体疼痛和咳嗽等症状比第1次感染时更明显。
新冠肺炎真就成了“大号流感”?重症死亡率3个月下降一半
不知是当地医疗卫生水平提高,还是病毒演化出了更有利于传播的新变种,埃克塞特大学、沃里克大学和艾伦图灵研究所研究人员对超过21000住院病人的分析发现,3月至6月底,特别加护病房和重症监护病房的死亡率都有显著下降,这一结果已经发表在《危重护理医学》上
研究:15%的新冠死亡病例与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有关
27日发表在《心血管研究》上的最新研究显示,一个较为常见的因素——空气污染,也会导致这些疾病带来过高的死亡率——竟有15%的新冠死亡病例与空气污染有关!他们估计,颗粒物空气污染对全球新冠死亡率的贡献约为115%,东亚为27%,欧洲为19%,北美为17%。在全球范围内,约50-60%的可归因人为部分与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关,在欧洲、西亚和北美,这一比例高达70-80%。
放心出门?荷兰新冠研究称通风好就不用怕 有人咳嗽也没事
近日,一项发表在《流体物理学》上的研究称,新冠病毒在密闭空间传播的模型表明,气溶胶并不是一条非常有效的传播途径。根据观察结果,在进入通风良好的现代化建筑时,比如机场、火车站、现代化的办公室等,情况是相对安全的。只有和感染者在通风不良的房间里同处很长时间,或者遇到感染者咳嗽时,风险才会提高。不过,只要在新冠病毒携带者咳嗽几分钟后进入房间,感染的概率就会降到“相当低”。
英国专家警告称不要对新冠疫苗过于乐观
英国疫苗工作组主席凯特·宾厄姆28日告诫说,第1代新冠病毒疫苗“可能不完美”,人们不能过于乐观。宾厄姆近日在《柳叶刀》杂志上撰文发表类似观点称,在医学史上,没有哪种疫苗“得到了如此热切的期待”,“疫苗接种被广泛认为是破解目前全球新冠疫情困境的唯一策略”,“但是,我们根本不知道会不会有真正有效的疫苗,我们要防止轻率和过度乐观”。
新冠疫情暴露欧美社会黑暗面:少数族群生存状况堪忧
波士顿医学中心(BMC)研究人员分析了来自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结果表明,新冠肺炎对美国境内的西班牙裔群体产生了不成比例的影响。西班牙裔黑人的合并症发生率最高,为51%,住院率为45%;西班牙裔混血个体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比例(10%)和机械通气的比例最高(10%),新冠肺炎相关的死亡率也最高(16.1%)。此外,西班牙裔群体的表现比非西班牙裔白人更糟糕。
胶质母细胞瘤有了新疗法 生存时间从2月提高至1年
研究人员发现,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分泌的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33(IL-33)会将免疫细胞吸引到肿瘤上,使其不仅不会攻击肿瘤细胞,反而会促进肿瘤快速生长。利用这一点,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种方法可以阻止肿瘤的生长,那就是阻止IL-33到达肿瘤细胞的细胞核。当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中断这一步骤,免疫细胞进入肿瘤后,重新做起了本职工作——攻击癌细胞。紧接着,患病小鼠的存活率从2个月提高到了1年以上。
碳酸氢钠能防止白血病复发
据发表于《科学·转化医学》的研究,科学家发现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细胞通过分泌乳酸,抑制了移植T细胞的代谢与扩散,并且通过酸化细胞周围的环境,影响葡萄糖代谢,最终导致了免疫抑制作用,而碳酸氢钠或能消除乳酸的作用。他们发现临床药物bicaNorm(成分中含有碳酸氢钠)能帮助10例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白血病患者,有效避免疾病的复发。
经常吸烟的人 过早死亡概率为不吸烟者的3倍
据一项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研究显示,在40岁之前停止吸烟会使相关的过早死亡的风险降低90%。与不吸烟者相比,在15-34岁停止吸烟与前者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风险相同,而越晚戒烟,相关的死亡风险越大,最多会增加2倍。此外,在年轻时就开始吸烟的人,过早死亡的概率更大,而停止吸烟能有效降低这种风险。
同时操作多个电子设备或会导致记忆力下降
在发表于《自然》的最新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脑电图(EEG)监测了80名研究对象(年龄在18-26岁之间)大脑中的α波(脑电图信号中8Hz-12Hz的同步振荡),同时测量了他们的瞳孔大小。结果表明,注意力较低和常常进行媒体多任务处理的人,在记忆方面的表现比较差。
利用表观遗传学“时钟”鉴定大脑衰老
在发表于《大脑》的研究中,科学家找到了测量大脑衰老速率的表观遗传学“时钟”。研究人员通过鉴定1397份从1岁到108岁的人类大脑样本,发现了347个能预测大脑年龄的甲基化的基因位点。基于这些位点,他们进一步通过另外的1221份人脑样本和1775份血液样本,验证了这些位点的预测能力。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被低估
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巨大,但在以往研究中被严重低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29日由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表。研究团队认为,基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计算排放通量的方法体系将为我国“碳中和”核算和国际谈判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融冰加剧全球变暖
近期,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研究显示,研究人员采用了一个简化的地球系统模型,结合不同的二氧化碳浓度水平来进行估算。他们发现,在二氧化碳浓度与今天相似(百万分之400)的情况下,所有冰盖的消失会导致的额外升温中位数为0.43°C。
新家园?土卫六大气发现罕见分子环丙烯 或与生命产生有关
由美国宇航局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行星科学家康纳·尼克松领导的一个团队在土卫六稀薄的高层大气和高海拔地区探测到一种未知的化学信号。通过与化学图谱数据库进行比较,研究小组确定该分子为环丙烯,DNA和RNA的核碱基都是基于这样的分子环,它可能是有朝一日可能导致生命的更复杂有机分子的基石。这项成果已经发表在《天文期刊》上。
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全球最多
10月29日,爱思唯尔与北京大学等机构合作撰写的《健康医疗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在京发布。报告称,自2017年起,全球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数量主要增长来源为中国和美国。截至2020年9月,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开展人工智能相关临床试验数量最多的国家。
香山科学会议提出织物电子新概念
把一台计算机做成智能衣服舒适地“穿”在身上将成为现实。不过,这还取决于“织物电子”领域的未来发展。近日,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召开“织物电子、传感和计算的学术前沿、核心技术与应用展望”学术讨论会上,与会专家首次系统论述“织物电子、传感与计算”这一新概念。
全球技术转移大会发布上万项技术创新需求
2020全球技术转移大会10月28日在沪举行。大会由科技部、上海市政府指导,科技部成果转化与区域创新司、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上海市科委等主办,是浦江创新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内首个以“创新需求”为主题的科技展览,旨在建立汇聚全球创新资源、助力中国创新的桥梁。
第三届亚大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国际研讨会召开
10月28日,第三届亚洲大洋洲区域综合地球观测计划(AOGEO)国际研讨会在江苏常州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尼泊尔、比利时等16个国家和多个国际组织的百余名代表,及国内线下2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参与网上交流互动。
天问一号着陆火星至少还需再闯3关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新闻发言人刘彤杰表示,要成功着陆火星,天问一号后续至少要经历3道难关。第1道难关,就是在火星引力范围之内近火捕获。第2道难关,在火星轨道上环绕2-3个月之后还要寻找一个好窗口,让它进入到火星大气。第3道难关,软着陆后还要把火星车释放到火星表面上,让它走起来并开展探测。
美国迄今最大暗物质直接搜索实验设施竣工
当地时间 27 日,美国能源部正式确认,美国迄今旨在直接探测暗物质的最大实验设施LUX-ZEPLIN(LZ)竣工,研究人员目前正对其进行测试。LZ是一项超灵敏的暗物质搜索实验,于 2012 年由大型地下氙(LUX)项目和液态惰性气体闪光实验(ZEPLIN)合并而成。当暗物质粒子与液氙原子碰撞时,液氙腔内的电子会向顶部飘移并产生闪光。
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青年人才支持项目申报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好一流学术期刊的指示精神,落实《关于深化改革 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加快建设高水平办刊人才队伍,夯实我国科技期刊事业发展根基,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办公室特设立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子项目-青年人才支持项目。
中国科协设立“科创中国”榜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给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科创中国”建设,中国科协拟设立“科创中国”榜单,优选一批引领人物、一批新锐企业、一批产学融通组织、一批先导技术,引导探索技术服务与交易新业态、新组织、新模式,激活创新引领的合作动能。
2020年岭南学术论坛举行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产业
10月28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2020年岭南学术论坛(总第99期)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新发展格局下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发展”,以线上和线下同步直播的形式举行,参会专家学者围绕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创新、制造业发展、数字经济等热门话题发表重要观点讲话。
“加快推进自贸港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博士后论坛于11月举行
为进一步提高博士后培养质量,更好地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高博士后管理工作水平,加快推进自贸港对外开放高地建设,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中共海南省委人才发展局主办,海南大学承办的“2020年加快推进自贸港对外开放高地建设全国博士后学术交流论坛”将于2020年11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举办。
教育部:高校教育经费分配对非双一流高校一视同仁
教育部近日在答复“关于保障非‘双一流’等高校教育经费”的相关提案时指出,中央财政通过中央高校预算拨款体系和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支持各级各类高校发展,在分配资金时,重点考虑在校生人数、校舍面积、学校数量、困难程度等基础性因素,在保“人头”、保运转、保资助等方面对“双一流”高校和非“双一流”高校一视同仁,较好地支持了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广科院启动课程思政“6个100”同心工程
10月28日,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三全育人课程思政“6个100”同心工程在广科院珠海校区正式启动。这是继今年7月广科院与珠海市金湾区委统战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围绕政校党建共建、思政教育互动、教研实践平台建设、专项调研及社会服务等领域开展长期、稳定、全面合作的又一次深入谋划、强化和深化。
北师大心理学部筹备成立国内第1个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
10月27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举办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筹备会及院长聘任仪式。据了解,该学院成立后将成为国内第一个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清华大学心理系教授樊富珉担任该院院长。2021年,北师大心理学部将招收400名专业硕士。其中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为170人,北京校区预计招收110人,珠海校区预计招收60人。
国科大科学技术协会成立
10月28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在该校雁栖湖校区举行。由该校各院系、各单位、各部门推举的44名科协会员出席会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