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褪黑激素或有助治疗新冠,微生物能在太空中采矿,我国开展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0-11-11 21:00:01 来源:前瞻网 E5326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巴西叫停中国新冠疫苗临床试验,中方厂家表示“对疫苗的安全有信心”

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巴西国家卫生监督局(ANVISA)以“发生严重负面事件”为由,暂停了中国科兴公司的新冠疫苗在该国进行的临床 III 期试验。疫苗生产方中国科兴表示:“我们已经注意到媒体相关报道。经与巴西合作伙伴布坦坦研究所沟通,该所负责人认为这一事件与疫苗无关。科兴将就此事与巴西方面继续保持沟通。巴西的临床研究将继续严格按照 GCP 要求开展相关工作。我们对疫苗的安全性有信心。

新研究表明新冠病毒可在水貂和人类之间双向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荷兰鹿特丹大学医学院等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荷兰16个水貂养殖场爆发疫情的SARS-CoV-2冠状病毒的全基因组测序显示,这种病毒在人与水貂之间以及水貂与人之间传播。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10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on mink farms between humans and mink and back to humans”。

水貂传播新冠病毒的可能线索

在近日发表于《科学》的一项研究中,荷兰科学家深入调查了16家暴发新冠的水貂养殖场,对水貂以及养殖场工作人员和居民出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发现病毒最初由人类引入,后来有所进化,这可能说明在被发现前几周,病毒就已经在水貂之中广泛传播。即便及时对感染养殖场水貂进行了管控和扑杀,病毒仍以未知的模式在养殖场三大集群内传播。在接受测试的养殖场居民、工作人员和/或其接触者中,有68%的人有感染SARS-CoV-2的迹象,且这些人所感染的病毒菌株有动物基因序列特征。这说明在养殖场中,病度已从水貂再次传染给了人类。此外,据丹麦国家广播公司TV2消息,丹麦政府已撤销了其大范围扑杀养殖场水貂的命令,因为该扑杀令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餐馆健身房咖啡馆酒店的新冠病毒传播风险最高

《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流行病学研究论文称,一项根据美国数据开展的建模研究显示,重新开放餐馆、健身房、咖啡馆和酒店会带来最大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传播风险。这项人类移动模式预测新冠病毒传播风险最高的场所的模型显示,降低上述场馆的占用率或能让预测的感染人数大幅降低。此外,该研究还指出了与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的感染风险差异。

从头设计的蛋白诱饵在体外阻断新冠病毒感染,在体内保护仓鼠免受感染

Neoleukin医疗公司(Neoleukin Therapeutics, Inc.,下称Neoleukin公司)是一家利用复杂的计算方法从头设计蛋白药物的生物制药公司。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Neoleukin公司描述了旨在治疗或预防SARS-CoV-2感染的新分子。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e novo design of potent and resilient hACE2 decoys to neutralize SARS-CoV-2”。

“异常细胞”的持续存在或会诱发COVID-19患者机体肺部的损伤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伦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因COVID-19死亡的患者进行研究揭示了SARS-CoV-2给患者造成肺部损伤的分子机制。文章中,研究人员揭示了SARS-CoV-2病毒的特性,同时解释了为何患者会遭受该病毒的感染。

美洲驼纳米抗体有望成为对抗新冠病毒的强大武器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从美洲驼(llama)身上提取小型的但极其强大的SARS-CoV-2抗体片段的新方法,这种抗体片段可以被制成可吸入的治疗剂,具有预防和治疗COVID-19的潜力。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5日在线发表在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Versatile and multivalent nanobodies efficiently neutralize SARS-CoV-2”。

褪黑激素或有望帮助治疗COVID-19!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褪黑激素(melatonin)或许有望作为一种治疗COVID-19的新型疗法,褪黑激素是一种能调节机体醒睡周期的激素分子,其通常被用作一种非处方的安眠药。

1

科学家成功利用激光束来重编程大脑的GPS系统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激光束开启了小鼠大脑中神经元的表达,这或为阐明大脑记忆发挥背后的工作原理提供新的思路,也揭开了记忆力支持大脑内在GPS系统的分子机制。文章中,研究人员解释了他们如何借助双激光器(twin lasers)利用一种全光学技术,当小鼠在虚拟现实环境中进行导航时读取并写入其大脑中位置细胞(一种神经元类型)的活性。

科学家利用胚胎干细胞培育出心脏类器官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成功在胚胎早期阶段培育出一个小鼠心脏类器官。这项研究于 11 月 10 在《细胞-干细胞》上在线发表。研究人员将小鼠胚胎干细胞暴露于三种能促进心脏生长因子的“鸡尾酒”中。168 小时后,所形成的类原肠胚展现出心脏早期发育的迹象,出现了心脏祖细胞。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这些祖细胞自发组织形成一个对钙离子敏感的类新月形和心管样跳动区域。小鼠心脏类器官的成功培育将极大地促进心脏发育、生理学和心脏相关疾病的研究,也进一步证明了细胞多样性和组织-组织相互作用可以模拟胚胎发育。

Nature:揭示过度的成纤维细胞激活通过ADAMTS4损害肺部功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和中国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鉴定出成纤维细胞在流感病毒和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后的肺部炎症免疫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正在开展进一步的研究,以将这些发现转化为治疗方法,从而保护肺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Exuberant fibroblast activity compromises lung function via ADAMTS4”。

影响免疫系统衰老的基因

CRELD1基因在人类胚胎心脏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近日《自然·免疫学》的最新研究表明,该基因也对人类免疫系统衰老有重要影响。研究人员通过转录组分析,研究了4500名测试者的基因活动信息(包括CRELD1基因)及其他免疫参数等信息。结果发现,有些受试者的CRELD1基因不太活跃,他们血液中的T细胞也相对较少。研究人员通过小鼠实验进一步发现,缺乏CRELD1基因的T细胞在很大程度上会丧失繁殖能力,并过早凋亡,从而导致免疫系统“衰老”。当该基因活性不足时,免疫系统就会发生特征变化,从而失去效力,这种效应通常在老年人身上能观察到。该研究或有助于降低这种与衰老相关的损失。

纳米颗粒可用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控制释放杂志》的研究中,科学家利用一种生物相容性材料聚乳酸(PLA)制造了相对安全的纳米颗粒,并以斑马鱼为对象,实时观察纳米颗粒在其体内的分布。结果发现,包裹着药物的纳米颗粒可以跨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一突破性的发现将有助于治疗如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超薄显示屏或能让移动设备播放全息视频

全息显示屏能在空间中创建3D图像,观众能同时看到图像和真实的物体。但是,制作全息图像的难度很大,要求设备的像素提高很多倍。目前在超薄面板中使用的全息技术,只有从显示屏正面直接观看时,才能看到高分辨率的图像。最近,《自然·通讯》的一篇研究开发了一款超薄显示屏,将3D视频的观看角度增加了30倍。作者在现有的全息技术上添加了特殊的背景光和光摆动机制,让图像能以一种很薄的形式呈现——不到1厘米厚。通过结合一个单芯片定制处理器,作者成功投射了一个可多角度观看的全屏4K交互式3D海龟游泳视频。能在这类超薄面板上投射逼真全息影像的技术,或让用于移动设备和家用电器的3D显示屏离现实更近一步。

特朗普的推特转移媒体关注点

据一项《自然·通讯》上的研究,科学家分析了特朗普任期头两年发送的推特,认为这些推文起到了将媒体关注从其政治负面新闻上转移的作用。研究重点关注了“通俄门”事件,特朗普团队被指控与俄罗斯互通干预2016年大选。研究发现,《纽约时报》和美国广播公司对“通俄门”调查的报道越多,特朗普的推文就会越多地提到就业、中国和移民等近90对关键词。这些词语集中在经济方面,并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特朗普的政治优势。而这又会进一步压制媒体的后续报道,例如,其推特中多提一个关键词与次日《纽约时报》中少提一次通俄调查相关。

微生物能在太空中采矿

在《自然·通讯》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国际空间站上三种细菌,即鞘氨醇单胞菌(Sphingomonas desiccabili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贪铜杆菌(Cupriavidus metallidurans)在微重力和模拟火星重力条件下,从玄武岩(类似于月球和火星表面的大部分物质)浸出的14种不同稀土元素的含量。他们发现,相比于另外2种细菌,鞘氨醇单胞菌在三种重力条件下都能让玄武岩浸出稀土元素,而且该细菌的浸出率在三种重力条件下都差不多,玄武岩中含量最丰富的稀土元素的浸出率最高(铈和钕的浸出率约为70%)。这一研究结果表明,让微生物进行“生物采矿”或成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方面。  

火山喷发或为史前最大规模的物种大灭绝诱因

自 4.5 亿至 6 亿年前早期动物开始趋异演化以来,已经发生了 5 次大规模灭绝,最大的一次发生在二叠纪末期(约 2.52 亿年前),标志着从古生代爬行动物(如三叶虫)向中生代恐龙及海洋动物(如软体动物)的分化过渡。大约 90% 的物种在此次灭绝中消失。现在,来自日本、美国和中国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找到了更多具体证据,证明火山喷发或为引发此次大灭绝的诱因。

木卫二可能在黑暗中发光

据一项发表于《自然·天文学》的研究,欧罗巴(木卫二)的背面可能会明显发光。木卫二很可能拥有一个被厚冰壳覆盖的地下海洋,冰壳主要由水冰构成。木卫二的外表面受到来自木星的高水平辐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里将盐渍冰暴露在高能电子下,模拟了这种辐射与木卫二表面的相互作用。他们发现,被辐照的冰通过一个叫做电子激发发光的过程发出绿光。发光的强度取决于冰的具体成分。根据这项研究的计算结果,美国宇航局的欧罗巴快帆(Europa Clipper)任务(定于2020年代中期发射)可能会观察到这一现象,并可以通过测量在不同的波长区域看到多少冰辉,来确定和绘制木卫二背面表面的化学成分。

宇宙正在逐渐升温

宇宙气体温度主要受到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时,暗物质晕塌缩对重子物质加热效应的影响。近日,天文学家通过普朗克卫星(Planck)和红外天文卫星(IRAS,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的成图数据,结合斯隆数字化巡天(Sloan Digital Sky Survey)的光谱数据,分析了最远到达红移z~3的宇宙温度。结果显示宇宙平均气温在过去100亿年内上升了10倍之多,今天已经达到了约200万开尔文。结果强烈支持了2019年诺贝奖获得者吉姆·皮布尔斯(Jim Peebles)提出的,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形成理论。相关研究成果发布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1

教育部关于印发《研究生导师 指导行为准则》的通知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教育部研究制定了《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教育部:5年期间有3700多名大学生暂时休学创业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11日从6个方面介绍了深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举措,其中包括大学里全面实施弹性学制,支持学生创新创业,建立了创新创业的学分积累与转换的机制,在线开放课程的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的制度,各示范校为206万名的大学生建立了创新创业的成绩单,5年期间有3700多名大学生暂时休学创业。

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成立

11月10日,国家高能物理科学数据中心大湾区分中心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揭牌成立。该中心面向包括中国散裂中子源、大亚湾中微子实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等在内的国内外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需求,为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跨学科交叉应用提供开放共享服务。

1

欧洲地平线计划预算谈判成功,将获 40 亿欧元额外资金

当地时间本周二下午,欧盟理事会与欧洲议会于比利时布鲁塞尔共同宣布,经过一天半的激烈谈判后,双方就欧盟 2021-2027 整体预算方案达成共识,其中欧洲地平线计划(Horizon Europe)将得到 40 亿欧元的额外资金。

我国载人潜水器新纪录: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据《科技日报》报道,北京时间 11 月 10 日早上 8 时 12 分,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经过约 4 个小时的下潜,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 10909 米的深度成功坐底,创造我国载人潜水器最深纪录。潜水器搭载着 3 位潜航员在海底进行了约 6 个小时的采样工作后于 17 时左右浮出水面,之后被回收至母船。在此之前,10 月 27 日,“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至 10058 米。

我国开展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

11月10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据悉,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同时,还将开展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工作。本次考察是“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第二次奔赴南极,计划航程3万余海里,预计2021年5月上旬返回上海。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低成本苦咸水淡化新方法

从河海大学了解到,该校水文水资源学院青年师生团队基于“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提出一种低成本淡化苦咸水的新方法。据论文第一作者徐兴涛博士介绍,常见净水方法有2种:一是吸附过滤,二是反渗透。“自然状态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淡水向咸水扩散,这就是渗透作用。反渗透要实现咸水中盐与水的分离,这不仅需要渗透膜,还要消耗大量能量。”

科学家首次利用射电观测发现褐矮星

欧洲低频率阵列(LOFAR)射电望远镜、双子星天文台和美国宇航局的红外望远镜(IRTF)合作,首次利用其无线电波长发射直接发现了一颗冷棕矮星。这个结果不仅为未来发现褐矮星铺平了道路,而且迈出了将射电天文学应用到系外行星领域的重要一步。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学术头条 新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