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柬埔寨2010年样本发现新冠近亲,金星上发现的或是二氧化硫,女性经期常与月球节律同步

分享到:
 Emma Chou • 2021-01-28 17:21:18 来源:前瞻网 E3429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仅次于年龄!精神分裂症成COVID-19第二大死亡因素,风险高出2.7倍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可能是导致死于COVID-19的最高危险因素之一,仅次于年龄。研究人员发现,患有精神分裂症的人死于COVID-19的可能性比没有精神障碍的人高2.7倍,而精神障碍是仅次于年龄的死于COVID-19的第二高危险因素。该发现于1月27日发表在《JAMA Psychiatry》杂志上。

《纳米快报》:新拭子有效降低新冠核酸检测假阴性概率

美国化学学会《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显示,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超吸收的纳米纤维拭子,通过提高样本收集和测试灵敏度,可以减少假阴性检测的次数。研究人员使用静电纺丝技术制作了1厘米长的圆柱体,这些圆柱体由排列整齐的纳米纤维层组成,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明胶,然后粘在塑料棉签上。在实验室测试中,多孔的纳米纤维圆柱体从液体和表面吸收和释放的蛋白质、细胞、细菌、DNA和病毒比用于COVID-19检测的棉花或植绒棉签更多。研究小组稀释了新冠病毒,,并使用RT-PCR检测病毒RNA。与其他两种棉签相比,纳米纤维棉签降低了假阴性率,检测出病毒所需的浓度降低了10倍。

柬埔寨在2010年样本中发现与新冠高度匹配毒株,相似度达92.6%

周二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来自金边的柬埔寨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在冷藏了10多年的样本中发现了新冠病毒的近亲。在这些样本中发现的两种病毒与Covid-19大流行背后的SARS-CoV-2的相似性高达92.6%。这两种病毒于2010年从柬埔寨东北部的马蹄蝙蝠身上提取。这使它们成为在中国境外发现的与新冠病毒最近的亲近,也为新冠病毒源头的调查提供了新的信息。

美国 NIH 启动数据库项目,追踪新冠肺炎相关神经系统症状

当地时间 1 月 26 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宣布启动“COVID-19 神经系统数据库(NeuroCOVID)”项目,以追踪新冠肺炎相关的神经系统症状。该项目由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Health)创建并维护,并获得 MIH 国家神经疾病与中风研究所(NINDS)的支持。该数据库计划从临床医生手中收集与新冠肺炎神经系统症状相关的各类信息,例如并发症、疾病结局以及新冠肺炎对已有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响等。另外,科学家们可以通过访问 NeuroCOVID 进行数据获取,开展预防、管理和治疗新冠肺炎相关神经并发症的研究。

1

埃博拉病毒可能潜伏在康复者体内,6个月后重新激活

一项新研究发现,致命传染病毒埃博拉病毒可能在人体内长期停留,部分康复患者的体内抗体水平会在康复6个月后达到峰值。研究于1月27日发表在《自然》上,标题为“Ebola virus antibody decay–stimulation in a high proportion of survivors”(大比例幸存者体内埃博拉病毒的抗体衰变-刺激),通讯作者为英国利物浦大学兽医与生态科学感染研究所临床感染、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系的Georgios Pollakis。

科学家发现抑制细胞死亡途径的新机制

日本东邦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Mind bomb-2 (MIB2)是一种泛素化并修饰cFLIP蛋白的酶,该蛋白在抑制细胞死亡中起着核心作用。这一发现表明,MIB2介导的cFLIP泛素化在抑制caspase 8介导的细胞死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表明cFLIP泛素化可能成为开发控制细胞死亡疗法的一个有前途的靶点。该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旗下开放获取(OA)期刊《通讯-生物》上。

异倍体癌细胞中的抗癌新靶点

据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科学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区分了异倍体和非异倍体的癌细胞,并比较了两者之间的差异。研究发现,异倍体癌细胞中存在有丝分裂检查点(mitotic checkpoint,保证DNA和染色体分配质量)受到抑制的现象。这使得癌细胞能够不断分裂和无限增殖,但其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有丝分裂检查点由多个蛋白质组成,而每种癌细胞会重点抑制其中的一些蛋白质。研究人员表示或可以针对有丝分裂检查点中的特定蛋白,研发抗癌新药。

女性经期常与月球光照、重力节律同步

一项《科学·进展》上的研究分析了22名女性平均15年间的经期记录,其中15人年龄在35岁及以下。他们发现大部分女性的月经周期在一定时间内与朔望月(synodic month)周期一致,说明其受月光强度(luminescence)影响,但这种同步性会随着年龄增长和人造光暴露而消失。此外,35岁及以下女性的月经周期在13.1%的时间、35岁以上在17.7%的时间内与分至月(tropical month,即月亮两次通过同一赤道点所需的约27.32天)同步,说明其也受到月球引力(gravimetric)变化的影响。与此相符,研究者还观察到当月球靠近地球和冬季经受更长时间月照后,经期与月球节律的同步性最为明显。

新化学探针分子高效抑制病毒复制,可将病毒感染消灭在“摇篮”

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化学探针分子,其以宿主细胞的蛋白质质量控制途径为目标,可以显著减少登革热和寨卡病毒的感染。该团队证明了一种名为147的分子可以抑制寨卡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在人类细胞内的复制。健康的蛋白质和细胞的行为就像一把锁和钥匙,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蛋白质与下一个细胞精确结合。

AI可以通过脑部扫描预测精神分裂症

在精神分裂症研究方面,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他们开发的AI工具,成功通过分析脑部扫描来预测精神分裂症。研究于去年11月6日发表在《自然》合作开放获取期刊上《NPJ精神分裂症》上,标题为“Extending schizophrenia diagnostic model to predict schizotypy in first-degree relatives”(扩展精神分裂症诊断模型预测一级亲属精神分裂症),通讯作者为艾伯塔大学艾伯塔机器智能研究所的Sunil Vasu Kalmady。

《自然》:基因测序与能源危机,二者存在你想不到的联系

近日,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哈德逊阿尔法生物技术研究所(HudsonAlpha Institute for Biotechnology)、美国能源部(DOE)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一份关于柳枝稷的复杂基因组分析报告,柳枝稷是一种前景看好的生物燃料作物。这项研究发表在27日的《自然》杂志上。

美国街头的毒驾危险超过了酒后驾驶

一项新研究发现,在美国,吸毒驾驶的人数越来越多,有追赶酒驾的势头。研究于去年11月15日发表在《安全研究杂志》上,标题为“Drugged driving among US adults: Results from the 2016–2018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美国成年人的吸毒驾驶:2016-2018年全国吸毒与健康调查结果),通讯作者为辛辛那提大学人类服务学院的Andrew Yockey。

我国科研团队合作构建灵长类迄今最高分辨率的大脑3D基因组图谱

1月27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宿兵研究员、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李程研究员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张世华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合作在Cell杂志在线发表题为“3D Genome of macaque fetal brain reveals evolutionary innovations during primate corticogenesis”的文章。该研究构建了灵长类迄今最高分辨率的大脑三维(3D)基因组图谱,通过跨物种多组学分析和实验验证,揭示了三维基因组参与人类大脑发育的进化机制。

距地球35500光年!最新观测结果揭示x射线脉冲星新特性

利用美国宇航局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对一个被称为XTE J1858+034的吸积x射线脉冲星进行了观测。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arXiv上。此次发布的研究显示,XTE J1858+034的硬光谱与其他典型的吸积x射线脉冲星在低和高亮度下的光谱相似。观测发现了一条48kev的候选回旋线,这一发现表明脉冲星的磁场强度约为5.4万亿G。

《自然》子刊:新研究称去年在金星上发现的可能不是磷化氢

去年9月,英国天文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宣布在金星厚厚的云层中发现了化学磷化氢。金星上的磷化氢引发了人们的热议,但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一项发布在《自然》子刊《自然天文学》的研究成果显示,由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团队已经使用了一个关于金星大气条件的可靠模型,重新考察并全面重新解释了最初声称含有磷化氢的射电望远镜观测结果。根据该小组的研究成果,此前的英国研究小组很可能根本没有探测到磷化氢。华盛顿小组也指出,“这些数据与另一种假设一致,他们探测到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金星大气中第三常见的化合物,它不被认为是生命的迹象。”

全新世温度变化之谜破解

历史气候研究中一直存在一个难题,那就是“全新世温度变化之谜”(Holocene temperature conundrum)。此前的科学家系统地提出,两种方法得出的全新世(约1.2万年前至今)全球温度变化趋势结论截然相反:气候观测数据表明现代全球平均温度没有超过全新世最高温,因此全球温度甚至在下降;而气候模型结果却表明全新世以来温度一直在升高。《自然》的新研究破解了这一谜团,科学家利用有孔虫的钙质化石,重建了末次冰期和全新世的气候模型,结果发现与之前的数据预测不一致,全新世前半段时间由于受末次冰期剩余冰盖的影响,实际温度要比工业时代冷,因此并不存在从最高温往下降的过程;而后期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则导致了全新世晚期气候变暖。过去一万年间全球平均温度都是持续升高的,而工业革命后,这一趋势变得更强了。

114 号超重元素稳定性被确认,推翻 50 年前理论预测

据核物理学家推测,质子和中子可以完全填满质子壳层的超重元素会特别稳定,该现象将产生一些原子序数远大于铀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制造一个“稳定岛”(island of stability)。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超重元素鈇(114 号元素)就被预测存在这种特性。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位于德国达姆施塔特(Darmstadt)的粒子加速器设施,成功对鈇进行了人工合成和研究,以确定鈇的新衰变分支。结果表明,与长久来的预期相反,鈇核并不是所谓的 "稳定岛"。研究人员将不再继续在 114 号元素区域寻找稳定岛的中心,而转向更重的元素周围寻找,如 120 号元素。该结果于 1 月 22 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为继续寻找拥有稳定性质的重元素开辟了新航道。

首次大幅缩小暗物质粒子质量范围

近日,在《物理学快报B》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首次大幅缩小了暗物质粒子可能的质量范围。理论上通常采用的暗物质粒子质量范围为10-24~1028eV之间,而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将其可能质量范围限缩到10-3~107eV之间。这一范围是基于暗物质候选体的自旋和还未观测到的暗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给出的,下界来自于可能的第五种基本相互作用力,而上界来自于暗物质粒子候选体的寿命。这是首次科学家基于目前对量子引力模型的了解,来估算暗物质粒子的可能质量范围。

大西洋变宽或与洋中脊的作用力有关

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海洋面积持续且缓慢发生着变化,例如大西洋每年都会变宽几厘米,而太平洋则在逐渐变窄。科学家普遍认为板块下沉和羽流上升是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而洋中脊(板块之间沿海底出现的山地构造)的作用则长期被忽略。最近,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驳斥了这一观点。他们在大西洋底部部署了一支由39台地震仪组成的舰队,并记录大西洋中脊下方地幔过渡带的地震活动和物质流动。研究结果表明,化学物质的上升转移甚至会发生在地幔过渡带的最深处,这说明洋中脊的作用力在推动新形成的板块分离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1

两部门发布最新文件: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直接下放至高校

1 月 27 日,教育部网站发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意见对 6 类高校教师——助教、讲师、副教授(教学科研型)、副教授(教学为主型)、教授(教学科研型)、教授(教学为主型)的职称评价标准,作出了详细说明。

北大成为我国内地首个 22 个学科全部进入 ESI 前 1% 的高校

2016 年,随着微生物学、多学科领域上榜,北京大学 ESI 前 1% 学科领域总数已增加到 21 个。近日,科睿唯安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 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北京大学空间科学学科领域首次进入全球前 1%。至此,北大在 ESI 总计 22 个学科领域中全部进入全球前 1%,成为我国内地第一所 22 个学科全部进入前 1% 的高校。

农科院基因组所、国家基因库新签2份合作协议 聚焦农业基因组学

2021年1月2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与深圳国家基因库签署了“科研合作及开放共享”合作协议。根据该协议,双方将全面开展开放共享合作,共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引领深圳市生命科学领域突破发展。

中科院发布“科学数据银行”服务,提高数据开放共享水平

1月27日,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正式发布“科学数据银行”服务,旨在为进一步提升科学数据的规范管理与开放共享水平。科学数据银行是由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自主研发的论文关联数据存储平台,于2015年开始上线提供服务,能够为论文关联数据的汇聚、管理、开放、共享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南科大教授谭斌团队获省自然科学一等奖,已发表SCI论文80余篇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2020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拟授奖名单公示,南方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谭斌团队项目“有机催化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荣获自然科学一等奖,为全省11项自然科学一等奖之一,也是南方科技大学首个省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从南方科技大学官网获悉,谭斌为该校化学系科研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手性药物导向的不对称轴手性化学,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4篇影响因子超过30,论文总引用超过6000次,单篇最高他引500余次。

1

麻省理工3D打印纳米卫星推进器 可从离子液体中产生纯离子

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人员发明的纳米卫星推进器,是第一个完全增材制造的、结合了3D打印和氧化锌纳米线的水热生长(hydrothermal growth)。这也是第一个从用于产生推进力的离子液体中产生纯离子的推进器。麻省理工学院微系统技术实验室(MTL)的首席研究科学家路易斯说,纯离子使推进器比类似的最先进的设备更有效,在单位推进剂流量下提供更多的推力。

阿贡实验室进行了一次超大规模宇宙模拟

美国能源部阿贡国家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Mira即将退休,在退休前,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用其进行了一场名为“最后的旅行”的大型宇宙学模拟。以规模论,这次模拟将排进历史前5,让这台功勋卓著的超级计算机最后一次发挥余热。“最后的旅行”模拟的是,质量随时间在整个宇宙中的分布——换句话说,就是重力是如何使一种神秘的、不可见的物质“暗物质”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种称为晕环的大尺度结构,以及星系如何在其中形成的。

两位年轻女学者获2020年度Salesforce AI研究基金

1月26日,Salesforce Research宣布了2020年度Salesforce AI研究基金的获奖者。本年度一共有六位AI领域的学者入选,其中陈丹琦和杨笛一两位学者。Salesforce Research AI研究基金将为每一位获奖者提供5万美元的资助,以推动他们的研究工作来帮助未来人工智能发展。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学术头条 新冠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