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转化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缓解环境和能源问题的方案之一。但是,电催化CO2还原(ECR)技术还存在一些缺陷,还无法工业化。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在官网发布消息表示,该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朱起龙课题组设计并合成了一种含12个叠氮基团的新型镍酞菁(N3NiPc)分子材料,并用于构筑单分子异质结型双功能电催化剂,实现了阴极CO2还原和阳极氧化纳米聚合的优异性能与高效集成。
新闻稿中称“这项工作为开发高效实用的ECR电催化剂以及集成电化学合成技术提供了范例性的参考。”
详细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能源&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1/EE/D0EE03731A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