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颜色,但这种颜色在自然界中很少出现,因此食品工业制造商不得不求助于人工染料和化学物质,来制造蓝色食品。
这种局面可能很快就会改变,因为科学家们最近在红甘蓝中发现了一种天然的蓝色色素。
据悉,玛氏糖果公司(Mars candy)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花青素的痕迹——一种赋予红色、紫色、蓝色和黑色食物颜色的色素——“它被标记为蓝色。”
他们用一种特制酶处理卷心菜的红色花青素,使其变蓝,从而增加了花青素的含量。为了进行测试,研究人员用他们的“新蓝色”制作了青蓝色冰淇淋和其他产品,这些产品的颜色都能保持至少一个月。该研究近日登上最新一期的《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封面。
不少食品制造与加工商都在“去人工色素”的竞争中走得越来越深入。2016年,Mars Wrigley就宣布,到2021年,它将完全停止在食品中使用人工色素。过去十多年来,该公司的研究人员一直在为M&M和彩虹糖等产品寻找一种天然的“蓝色”颜料,但收效甚微。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食品与健康创新研究所(Innovation Institute for Food and Health)的研究生帕梅拉·丹尼什(Pamela Denish)参与了这项研究。她说,蓝色在自然界中真的很罕见。很多都是真正的红色和紫色。据New Scientist报道,这是因为需要许多复杂的分子结构来吸收波长合适的光,才能使物体呈现蓝色。
如今,Denish与火星高级研究所、俄亥俄州立大学、名古屋大学、阿维尼翁大学和国际高级研究学院的科学家合作,分离出红色卷心菜中的蓝色花青素。
但此前这种蔬菜中的蓝色色素含量太少,无法制成实用的食用色素。
不出所料,红色甘蓝中最主要的花青素是红色。
研究人员意识到,如果他们可以使用一种酶将红色花青素转化为蓝色,他们将有很多工作要做。
但是找到合适的蛋白质组合来设计这种酶并非易事。
利用计算方法,该团队扫描了“大量潜在的蛋白质序列——10的20次方,或超过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以开发出合适的酶。
据4月7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报道称,其结果是一种“青色蓝色”,可以作为合成蓝色食品染料的可行替代品。
他们通过制作蓝色冰淇淋、糖衣小扁豆和甜甜圈糖霜来检测色素。报告称,这些产品的鲜亮颜色都保持了30天,但没有说明它们的味道如何。
Mars Wrigley的高级研究员罗宾斯(Rebecca Robbins)说,尽管甘蓝中的花青素还需要得到FDA的批准,但它“为人工色素提供了一种天然的替代品,解决了食品行业长期面临的蓝色染料挑战”。
根据其pH值,花青素可以呈现出红色、紫色、蓝色甚至黑色。它们在樱桃、蓝莓、康科德葡萄、黑豆和蓝玉米等食物中含量丰富。最常见的人造蓝色是亮蓝FCF,也被称为“蓝色一号”(Blue No. 1)。
它被用于软饮料、棉花糖、冰淇淋、谷物,甚至蓝色Curaçao酒,以及各种肥皂、洗发水和化妆品。
正确的蓝色深浅对创造其他颜色也很重要——如果它不正确,你最终会得到泥棕色而不是绿色或紫色。
根据FDA的说法,亮蓝FCF对人体无害,但由于它是由石油产品制成的,所以也不是很环保。它不能被人体吸收,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回到土壤和废水中。
去年,剑桥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植物,这种植物拥有一种产生蓝色的技术,类似于鸟类、甲虫和蝴蝶使用的技术。
荚蒾(Viburnum tinus)是一种常见的欧洲常绿灌木,利用细胞壁中的脂肪将其果实变成引人注目的金属蓝色。
自然界中的大多数颜色是由色素造成的,但一些最亮的颜色——如孔雀羽毛、蝴蝶翅膀和蛋白石——来自于它们的内部构成。
这就是所谓的结构色,结构的排列方式决定了它们能反射出什么样的颜色。
研究人员称,荚蒾(Viburnum tinus)中分离出来的金属蓝色,是第一次在地球上观察到结构颜色。他们希望模仿这种灌木的技术,来制造一种“真正的蓝色”食物染料。
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来源:https://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9454207/All-natural-blue-pigment-red-cabbage-replace-artificial-food-coloring-dye.html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