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
“这一路,信念很简单,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世。”
这两天,中科院一博士论文中的致谢引起了诸多关注,其中记录了自己一路求学的艰辛与不易,文字朴素但感情挚诚,感动了许多人。
致谢是论文中的传统章节,旨在向论文撰写过程中向自己提供帮助的个人和组织表示感谢。
怎么写?
往小了说,致谢体现一个学者的个人素质;往大了说,它又和人文精神挂钩:
在这篇论文中,作者统计了一些高校对“致谢”部分的规定。
就这些学校各自的规定来说,很多都是不符合“国标”的。对,没错,论文致谢也有国标。
《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 GB7713—87) 》明文规定,在正文后对下列方面致谢:
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工作的奖学金基金、合同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
协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
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
其他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
这个标准是1990年出台的,不过遵守的学校并不多。在上述论文统计的34所985高校中,只有湖南大学和南京大学的标准与国标一致。
大多数学校采用的都是简化版,或者干脆没有明文规定。也正是这样,才给了许多作者自由发挥的空间。
写多少?
论文致谢的字数比较灵活,少则数百,多则几千都是有的。对本科和硕士来说,往往字数的决定权掌握在导师手里,太多容易被删,太少可能被骂。
在上述论文中,作者分析了90篇优秀博士论文的致谢(其中3篇无致谢),发现:
字数最多的一篇是3010字, 字数最少的是128字, 平均字数是857字。男博士的“致谢”平均为862字, 女博士的“致谢”平均为810字, 比男博士的“致谢”少50字左右。
另外,从平均值来说,文科的致谢平均字数远高于理工科的致谢字数。
除了这两天刷屏的感人致谢,致谢的花样远比你想象的多。
有文学色彩极强的:
有拍马屁的:
不过,毕业生敢这么写的基本都被导师给“毙掉”了,毕竟论文是要“上交国家”保存一辈子的。
当然,追星女孩也是有的,来自浙江大学两位同学发表的SCI论文:
“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81470612和81670832)的资助。此外,胡江华特别感谢林俊杰,在过去的十年里,他的歌曲给了她强大的精神支持。”
同样,在国外,致谢也是作者们自由发挥的绝佳机会:
美国著名奇幻作家泰德·威廉姆斯(Tad Willams)在他的的作品《异域》中写到:
“此书献给我的父亲约瑟夫·希尔·埃文斯。但其实他根本不看小说,要是别人不告诉他,他绝对不会知道我在致谢里提了他”
美国诗人爱德华·埃斯特林·卡明斯(Edward Estlin Cummings)玩得更开心,他的一部作品被14家出版商拒绝,最后多亏了母亲的支持才得以出版,然后,他在致谢部分写到:
“就不给xxx、xxx说谢谢!”
美国记者、作家詹妮弗·劳森(Jennifer Lawson)在她的自传Let's Pretend This Never Happened中直接开骂:
“感谢创作过程中帮助我的所有人。当然,除了那个我八岁时在Kmart嫌我吵就对我大吼大叫的那个人。你是个混蛋。”
不过,对那些功成名就的大家,致谢自然是想怎么想就怎么写。至于本硕博的同学们,还是谨慎为好,毕竟论文会保存一辈子。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