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放假,朋友圈除了晒风景,晒美食也非常常见。在这些美食中,肉占了很大一部分,但这是为什么呢?
《消费者心理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给出了解释,其奥秘就在于这些菜肴的营养成分,热量密度可以积极影响社交媒体的参与度。
人类天生就会寻找那些大脑本能地认为有价值的食物。看到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比如汉堡、披萨和饼干),通常会让人吃得很开心,所以人类用视觉关注食物是很自然的。
此外,看见和食用高热量食物通常会让人感觉良好,释放多巴胺,刺激大脑的愉悦中枢。这表明,食物的营养含量可以通过外表来衡量,简单地接触高热量食物就能让人感觉良好。
这种特性对社交活动也有影响,良好的感觉和数字参与之间的联系是有关系的。积极的内容更有可能像病毒一样传播,而让消费者感觉良好的社交媒体内容会增加被点赞、评论和分享的可能性。所以,分享热量大的食物可能会增加社会媒体参与度。
有趣的是,并不是所有高热量食物在社交媒体中的传播都是一样的。相反,那些人们容易看到的,比如饱和脂肪的作用更大。饱和脂肪普遍存在于黄油、奶酪、肉类和食用油中,能给食物带来多汁、耐嚼和奶油般的感觉。
编译/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jcpy.1246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