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多名新冠康复者出现“巨舌症”:舌头伸出嘴外约8厘米
近日,据Newsweek报道,美国有数名新冠患者康复后出现“巨舌症”。46岁男子Anthony在新冠治愈后,舌头伸出嘴外约8厘米长,无法进食和说话。医生称,疫情暴发以来,休斯敦已有9名新冠患者出现类似情况,其中8名是黑人。目前还不清楚诱发巨舌症的准确病因,以及是否与人种有关。
法国发现“极为罕见”变异新冠病毒,近50人感染
据法新社22日报道,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一街区近50人感染了一种“极为罕见”的变异新冠病毒,该变异病毒由英国发现的变异病毒发生新突变而来。
印度成第3个新冠死亡病例超30万国家,数千毛霉菌患者为保命或摘眼球
印度卫生部数据显示,印度成为全球第三个新冠死亡病例超30万的国家。印度各地最近报告8848例感染毛霉菌病病例,数千名感染者为保命等待摘除眼球。类固醇药物被大量用于新冠肺炎治疗,导致了毛霉菌病例的增加。毛霉菌病会导致视力模糊、面部麻木、呼吸困难等症状。
辉瑞、阿斯利康疫苗能对印度突变株产生保护效力
英国公共卫生部于22日表示,基于英国真实数据的研究首次显示,接种两剂新冠疫苗能够对B.1.617.2突变株产生高度保护效力。研究结果显示,接种两针辉瑞疫苗2周之后,预防因B.1.617.2感染出现的有症状COVID-19的效力为88%,预防由在英国发现的突变株B.1.1.7感染出现的有症状COVID-19的效力为93%。
欧航局公布月球卫星导航和通信网络计划,打造未来“第八大洲”
欧洲航天局(ESA)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新项目,在绕月轨道上建立一个卫星导航和通信卫星网络。有朝一日,随着人类在月球表面建造城市,这种新的基础设施可能会把我们的天然卫星变成“第八大洲”。这个名为“月光”(Moonlight)的项目将为月球门户空间站、多个从事月球任务和人类探索的机构提供支持。
维珍银河VSS Unity飞船成功试飞,创始人将于年内搭乘
上周六(22日),维珍银河公司完成了两年多来的首次成功太空飞行,其载人的VSS Unity航天器在安全滑行返回地球之前成功飞至超过44,000英尺的高空。这标志着新墨西哥州的首次太空飞行,使其成为美国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州。
能效比大幅提升!全球最高效ADC芯片问世,历时4年打造完成
近日,美国杨百翰大学的一个团队领导的研究人员就研制出了世界上功率效率最高的高速模数转换器(ADC)芯片。ADC是一种微小的技术,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电子设备中,它将模拟信号(如无线电波)转换成数字信号。他们的操作,将底板的寄生电容降低到三分之一,在提高速度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功耗。
我国首次育成抗赤霉病高产小麦新品种,有望成新一代主导品种
日前,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小麦研究室主任高德荣科研团队宣布,国内首次成功选育出高抗赤霉病、抗白粉病的“双抗”高产新品种——扬麦33号。小麦“癌症”不仅造成严重减产,产生毒素还会危害人类生命健康。通过专家组评鉴后,“扬麦33号”有望成为我国新一代主导品种,破解世界性难题。
中国科学家团队将光存储器的存储时间延长到了一小时以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发表了一项新的研究,他们将光存储器的存储时间延长到了一小时以上。打破了2013年德国研究人员1分钟的记录,向量子存储器的应用迈出了一大步。研究人员在ZEFOZ领域采用了自旋波原子频率梳(AFC)协议,即ZEFOZ-AFC方法,成功实现了光信号的长寿命存储。
刷新纪录!美国科学家获得皮米级别的超高精度原子图像
来自美国康奈尔大学的Zhen Chen & DavidA. Muller等研究者,通过反求解多重散射问题和克服电子探针像差,演示了厚样品中仪器模糊小于20皮米以及线性相位响应,再次刷新记录,获得了皮米(千分之一纳米)级别的超高精度原子图像。相关论文发表在Science上。
特斯拉Roadster跑车装上SpaceX火箭推进器,1.1秒从0加速至60迈/时
马斯克在推特上证实,即将推出的特斯拉跑车Roadster将在1.1秒内实现0到60英里每小时(约96.56千米/时)的加速,这一速度与“硬核过山车”的加速度类似。特斯拉此前声称,即将到来的跑车可以在1.9秒内达到目标,但在车辆后部增加推进器,使其成为像侦探犬SSC和NHRA顶级燃料赛车这样的火箭动力车辆的一部分。
实验室培育出首个会跳动的迷你心脏:比芝麻还小,每分钟跳动60到100次
它们比芝麻籽还小,却有节奏地强力跳动着,这些是人类的“迷你心脏”——首个在实验室里被创造出来的带有明显跳动的心室的心脏。这种微型器官,或称类器官,模仿25天大的人类胚胎的心脏工作,有助于解开许多谜团,包括为什么婴儿心脏病发作后心脏不会留下疤痕。
科学家警告!高致病性禽流感在46个国家暴发,具引发大流行潜力
几十年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PAIV)的亚型H5N8就被发现。但在2020年期间,数十个国家的禽鸟种群中持续不断暴发H5N8疫情,导致全球数百万只禽鸟死亡或被扑杀。研究人员称,“受影响的地理区域不断扩大,至少有46个国家报告了高致病性H5N8 AIV疫情。”
澳洲40年来最严重鼠灾暴发,疯狂繁殖啃遍庄稼还入侵房屋
在森林火灾和洪水肆虐之后,数十亿只老鼠入侵了澳大利亚东部。这场40年来前所未见的鼠疫,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人的日常生活。随着南半球冬天的临近,这些饥饿的啮齿动物甚至在人们的房子里寻找避难所。澳大利亚国家科学研究组织(CSIRO)认为,在这场瘟疫中,每公顷土地上至少有800到1000只老鼠。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回应福岛核电站中放射性物质泄漏
据日本《读卖新闻》22日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用地内发现了附着高浓度的放射性物质的凝胶块。20日,东京电力公司表示,有分析认为受到雨水的影响,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水流入排水管,但是港湾内海水的放射性物质浓度没有太大的变化,“对环境没有影响”。
超7万人数据发现:大气NO2暴露增加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
由韩国Sungyang Jo博士及其团队在顶尖医学期刊JAMA Neurology上在线发表的论文,进一步用大数据探讨和证明了,室外多种空气污染物暴露与帕金森病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者利用南韩的国家医保服务数据库(NHIS),对2002-2006年韩国本地的 17 万多居民开展了回顾性队列研究。结果发现与最低四分位数浓度(P25)相比,较高浓度的大气NO2暴露下帕金森疾病的发病风险是其1.41倍。
韩国研究:每天三杯咖啡,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
来自韩国中央大学和韩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机构的研究人员撰写了新的咖啡研究报告,与不喝咖啡的人相比,饮用适量或每天三杯咖啡的参与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降低。喝少于三杯的参与者,与心脏病有关的死亡风险降低。该研究发表在《营养与饮食学会杂志》上。
研究:30分钟锻炼并不能抵消久坐危害,还需额外的轻度活动做补充
新研究表明,每天30分钟的锻炼不足以克服久坐带来的健康风险。但同时,适当平衡锻炼和活动的时间,或许可以抵消久坐的负面影响。研究人员发现,对于那些每天坐着的时间少于7小时的人来说,每天30分钟的锻炼可以将早死的风险降低高达80%。但对于每天坐着的11至12小时的人来说,无法达到同样的效果。
ALMA又出成果!超级古老的螺旋星系首现 宇宙大爆炸后14亿年就存在
通过分析阿塔卡马大毫米/亚毫米阵列(ALMA)获得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大爆炸后仅14亿年就存在的螺旋状星系。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古老的星系。BRI 1335-0417中恒星和星际物质的总质量估计大致相当于银河系的质量。这些研究结果周四在《科学》杂志在线发表。
《ACS nano》:断裂伸长率高达30000%的自修复柔性电子材料诞生
丹麦科技大学Alireza Dolatshahi-Pirouz教授等人提出了一种基于埃洛石纳米管(HNT)和聚多巴胺(PDA)的简便两步法,通过纳米管排列和贻贝启发化学所制备的柔性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增加了3倍,机械强度增加了20倍,能量耗散增加了7倍。同时,该复合材料可伸长至其原始长度的30000%,在600%应变后仍保持其导电性能,且在几秒钟内可自我修复,并显示出应变敏感性。
《行为过程》:担心男方不负责任,雌性老鼠更不愿意寻找“第二春”
一项新研究表明,在同样的情况下,失去伴侣的雌性老鼠需要比雄性老鼠更长的时间,去寻找新伴侣。尽管雄性加州老鼠在亲代抚育方面很活跃,但它们有时也会忽视职责,转而与其他雄性进行领土争夺。这个时候,雌性老鼠要面临更大的哺育后代风险。研究发表在《行为过程》杂志上。
水熊虫再次挑战人类生命认知底线:能经受2.4倍音速的撞击
实验结果显示,当装有水熊虫的容器,以每秒825米的速度和沙地发生冲击后,容器中休眠的水熊虫被取出后依然能够苏醒。而如果容器以更高的速度与沙地发生冲击,容器中的休眠水熊虫都化为了碎片。每秒825米是个很高的速度,是空气中音速的2倍多。该研究发表在《Astrobiology》上。
《科学进展》:不可靠的社会科学研究比可靠的更受关注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在顶级心理学、经济学和普通兴趣杂志上,结果未能被复制的社会科学论文比成功复制的论文平均多出 153 次引用;未能复制结果的论文在谷歌学术上的引用次数也明显增加,平均每年增加 16 次引用。被发现后,只有 12% 的论文在引用中提到并承认结果被复制失败。现有的证据还表明,专家能很好地预测哪些论文能够被复制结果。
雨燕飞行记录更新:9天内每天飞行超过830公里
据一项发表在《交叉科学》上的新研究,来自瑞典隆德大学的科学家使用了基于光定位的微型追踪技术,从欧洲最北部的一个繁殖地点追踪成年繁殖雨燕。根据跟踪的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普通雨燕平均每天能飞行570公里,研究记录的最大距离是9天内每天飞行超过830公里。
71.6亿元!两部委下达2021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
近日,财政部、教育部两部委联合下发《关于下达2021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为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本次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下达资金预算合计71.6亿元。
清华大学成立量子信息班,姚期智院士领衔
5月24日,清华大学量子信息班正式成立,由图灵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担任首席教授。这是该校首个量子信息方向的本科人才培养项目,也是继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人工智能班之后,姚期智创办的第三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或将关闭考古系,裁员并全面搁置学位课程
在得知备受尊敬的考古系可能因经费削减而关闭这一消息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纷纷表示震惊。下周,牛津大学的管理层将对考古学系的未来做出决定。他们倾向于全面搁置考古学学位课程(不再把考古学纳入学科范围),并裁员。正在考虑的另一个选择是:部分地关闭一些课程,主要是授课的硕士课程,并将少数工作人员分配到其他系。
明年开学!港科大(广州)预计今年8月封顶,首期招收4000名研究生
近日,倪明选担任港科大(广州)创校校长后首度公开亮相,并分享广州校园目前各项进展及其就任后发展计划。目前港科大(广州)各项筹建工作进展顺利,预计今年8月封顶,2022年9月投入使用。办学第一阶段将在全球招聘专职教师400人,2022年9月开学前规划到岗150人。学校一期计划招收4000名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大学新增心理学、人工智能专业
据介绍,国科大2021年共15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全部为中科院优势学科。其中理学专业7个,工学专业8个,包括心理学、人工智能2个新增招生专业。据悉,心理学专业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承办,招收理科生。
华侨华人如何报考中国高校? 专家:关注报考资格很重要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四个面向”,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推动“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
美国博士学位调查最新报告:毕业年限越来越长,8成中国籍博士留美工作
最近,《美国博士学位调查》(SED:Survey of Earned Doctorates)进行了更新,发布了2019年博士学生统计数据。报告显示,如果大学毕业立刻就读博士学位,从本科算起获得博士学位平均年限为8.7年,如果从进入研究生院算起,平均毕业年限为7.5年——这比之前延长。从毕业后是否选择留美来看,中国籍博士学位获得者留美工作的占79.3%。
中石油成立3家新能源与新材料研究所
近日,中国石油下游直属科研机构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召开新能源新材料机构成立大会,正式成立氢能、生物化工和新材料3个新研究所。
引发西安两大学争议的地铁站名已确定:西安工大·武德路站
5月24日上午,此前引发陕西科技大学(简称:陕科大)和西安工业大学(简称:西安工大)两校争议的地铁站命名问题有了结果,该站最终被命名为“西安工大·武德路站”。此前引发两校争端的,是西安市地铁14号线一处站点的命名问题。该站距离陕科大和西安工大都不远。
浙江出台意见稿:在Nature、Science等发高质量论文,可直接申报正高职称
近日,浙江省发布了《浙江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职称“直通车”评审办法(征求意见稿)》,满足8种条件之一者,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其中,以通讯作者或第1作者在《Nature》、《Science》正刊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原创性高质量论文,即可直接申报正高级职称,这一举措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欧盟“青椒”基金分配或被裙带关系影响
一项针对2014年一轮基金审批的研究表明,欧洲研究委员会(ERC)更有可能向来自与委员会成员有联系的机构的职业早期研究者提供资助。研究中,来自荷兰的团队定义了一个“组织接近度”(organizational proximity),用以表示申请人目前或将来所在的学术机构是否与委员会成员相同,并分析其对获得资助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委员会成员存在裙带关系的申请人更容易获得申请。
重庆出台《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
日前,市政府办公厅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的通知》。《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聚焦“四个面向”,紧扣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投入体系,推动“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促进全市高质量发展,我市制定了《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
悲痛!不只袁隆平,中国三天痛失四位国之栋梁
袁隆平院士逝世,让全国人民为之哀伤。更令人悲痛的是,不只是袁隆平,在3天之内,中国已经失去了4位国之栋梁。2021年5月20日,中国眼科医学界泰斗夏德昭逝世,享年104岁;次日,故宫原副院长文博专家杨伯达逝世,享年94岁;随后的22日,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相继逝世。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