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6600万年前,行星撞地球没有发生,恐龙会不会继续统治地球?根据日前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一假设的答案是——不会。
近日,《自然·通讯》发表一项新研究发现,非鸟恐龙物种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大灭绝事件之前约1000万年时已经陷入衰退了,而行星撞地球带来的打击恐怕只不过是恐龙物种棺材上的最后一颗钉子。
到目前为止,行星撞地球是恐龙灭绝学说里面最权威的一种:一颗小行星撞击墨西哥的希克苏鲁伯,导致非鸟恐龙在6600万年前灭绝。但是恐龙是否在撞击之前已经陷入衰退的问题尚无定论,根据现存化石记录也颇难做出评估。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科学演化研究所的Fabien Condamine和同事分析了来自247种恐龙的1600个化石,评估恐龙的6个科(甲龙科、原角龙科、鸭嘴龙科、奔龙科、伤齿龙科、暴龙科)的物种形成和灭绝。其中包括像霸王龙、三角龙和鸭嘴龙这样的两腿食肉恐龙。
研究人员发现,非鸟恐龙多样性从7600万年前就已经开始下降,并提出了导致恐龙逐渐灭绝的几个可能原因。
过去的环境变化和晚白垩世恐龙的多样化动态
恐龙数量的下降可能与较古老物种灭绝速率上升有关,这可能说明其缺乏演化新颖性,或这些恐龙难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此外,气候和物种变化也可能加速了恐龙的灭绝。在白垩纪晚期(1亿至6600年前)的全球气候变冷,下降了大概7摄氏度,这可能加剧了恐龙灭绝过程。他们还指出,因物种竞争中鸭嘴龙胜过了其他物种,导致食草恐龙多样性下降,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综合起来,阻碍了恐龙在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后的恢复能力,促成了它们的灭绝。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Condamine, F.L., Guinot, G., Benton, M.J. et al. Dinosaur biodiversity declined well before the asteroid impact, influenced by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essures. Nat Commun 12, 3833 (2021).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1-23754-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