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美国病毒学家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报告了“一项规模最大的、人工合成的、可复制的生命形态”,这是一种 29.7-kb的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
而这篇文章早在 2008 年 10 月就发表在 PNAS 杂志上。
该论文详细记录了设计、合成并激活一种SARS样冠状病毒的方法,并特别验证了这种人造病毒不仅能让小鼠感染患病,还能侵袭人类的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该文章的主要作者拉尔夫·巴里克 (Ralph Baric) 说,研究人员有能力设计和合成各种类似 SARS 的冠状病毒。
自 1983 年以来,巴里克以自己的名义或作为指导老师发表了 400 多篇论文,其中包括 268 篇关于冠状病毒的论文。据报道,30多年来,他一直在探索冠状病毒的分析、操纵和创造,以及重组、克隆、修饰和转化不同病毒的方法。
资金资助不足一直是巴里克对冠状病毒研究的最大难题,直到2003年非典爆发,向世界证明了冠状病毒的致命性和冠状病毒对人类可能造成的巨大破坏。
2006年,在巴里克的团队对病毒进行了未知代数的靶向培养后,出现了一种可以成功导致小鼠快速死亡的突变,这种新病毒可以感染人类并导致肺炎和更高的死亡率。
在一份报告中,他警告说,合成病毒序列的技术有可能被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性生物武器。
自大流行暴发以来,美国频频借新冠溯源问题横加指责其他国家。而另一边,国际社会也将怀疑的目光投向了美国德特里克堡。如今,美国又被曝出十多年前已能合成冠状病毒,更是疑云再起。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