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山上的温度和山下的温度不同,导致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桃花开得晚。
那么,植物是如何感知温度的呢?
一项新研究揭示拟南芥中ELF3蛋白中含有朊病毒样结构域(PrD),而该结构域在高温下可以通过相变使ELF3在活动状态和非活动状态之间快速转换来感应外界温度。
因此,该研究揭示了ELF3蛋白中的PrD结构域是植物中的热感受器。
该研究首先研究了polyQ重复序列的长度是否影响ELF3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elf3-1突变体中互补不同polyQ长度的ELF3转基因,其长度越长,热感应性越好,说明拟南芥中ELF3的PrD在拟南芥的温度感受中起作用。
研究接下来探讨温度是否直接调控ELF3活性。因此,该研究构建了ELF3-GFP融合蛋白转基因植物,研究发现在17°C时ELF3-GFP具有扩散信号,而在35°C时会形成多个明亮的斑点,并且随polyQ长度的增加也导致形成斑点的趋势更大。
综上所述,该研究表明ELF3的PrD可作热感受器。温度通过相变使ELF3在活动状态和非活动状态之间快速转变来感受温度的变化,这是以前从未知道的热感受机制。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