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前瞻IPO微信公众号。
2021年截至9月23日,主板共有24家申请终止审查的IPO企业,其中沪市主板15家,深市主板9家。
其中,天津同仁堂原本拟上市上交所主板,但在1月终止IPO申请,随后又在3月向天津证监局提交IPO辅导申请,而拟上市目的地则由上交所转为了深交所创业板。
2021年截至9月27日,创业板IPO终止审查企业共有89家,其中撤回83家,审核不通过5家。
值得一提的是,思柏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今年唯一一家因未在规定时限内回复而被终止IPO的企业。
截至9月27日,创业板14家企业已受理,231家企业已问询,63家企业已通过上市委会会议(其中1家暂缓审议),53家企业提交注册,234家企业披露注册结果,28家企业中止。
2021年截至9月27日,科创板IPO终止审查企业共有67家,其中包括云知声、尚沃医疗等知名独角兽企业。
截至9月27日,科创板8家企业已受理,87家企业已问询,14家企业已通过上市委会会议,42家企业提交注册,2家企业中止。
2021年,监管部门对IPO企业审查趋严,导致IPO企业撤回率持续高企。
1月29日,证监会出台了《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在参与抽签的科创板和创业板407家企业中,对抽中的20家拟IPO企业进行现场检查。截至2月底,创业板中撤回的有9家企业,科创板中撤回的有7家企业,撤回率高达80%。
据报道,有相关从业人士表示,大规模IPO企业主动撤回和现场检查密切相关,正常情况下也会有撤回的情形,“但大概率不会这么密集”。
对此,上交所、深交所也对发行人和中介机构作出了“责任”的明确。如果发现存在涉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重大违规问题的,保荐机构、发行人都要承担相应责任,绝不能“一撤了之”,也绝不允许“带病闯关”。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主动撤回材料或将成为常态,IPO现场检查也将趋于常态化。
关注前瞻IPO微信公众号,掌握最新IPO动态。22年中国IPO咨询领域沉淀、6600+细分行业监测、30余项数据专利平台,为您提供更权威的IPO服务。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