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带着1731克月球土壤样本返回地球,作为探月工程“绕,落,回”三部曲的最后一步,嫦娥五号成功返回地球预示着中国已经有能力开启载人登月计划了。
今年7月12日,嫦娥五号第一批月球科研样品共计31份向13家科研机构发放。近日,终于迎来了首批研究成果。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以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研究对象的首篇学术成果《嫦娥五号年轻玄武岩的年代与成分》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该研究证明月球在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使此前已知的月球地质寿命延长了约10亿年。
科学家之前认为月球在29亿年前就已经死亡了,这里的死亡指的是月球内部不再活跃,地质趋于稳定,月球岩浆不再爆发,从此月球就好像一座冰冷的死寂星球。
但是嫦娥五号采集的样本改变了此前的认知。
据研究团队介绍,嫦娥五号任务采样位置设计在月表最年轻的月海玄武岩区域,通过表取和钻取两种形式采集到共1731克月球样品。研究团队用详尽的微区原位高分辨率二次离子质谱定年数据,以及坚实的岩石矿物地球化学数据,证明了月球直至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为完善月球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