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学术头条:我国实现“吃鸡自由”,科学家发明“吃油”机器人,夜宵会增加患糖尿病风险

分享到:
 Chloe Ma • 2021-12-06 17:05:36 来源:前瞻网 E10625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我国新冠抗体新药 JS016 正推进 III 期临床试验

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冠肺炎治疗性抗体新药 JS016 已完成国际多中心 Ⅱ 期临床试验,目前正在积极推进 Ⅲ 期临床试验。JS016 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与上海君实生物联合开发的注射用药,已通过与礼来公司的合作授权在大中华区外的市场进行商业化开发。

奥密克戎毒株或含感冒病毒基因片段

近期,美国的生物医学公司nference的研究人员将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基因组与目前已发现的多种新冠变异株,以及目前已有的540万个新冠病毒的基因组进行了比较。他们发现,相比于其他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刺突蛋白上存在26个新的氨基酸突变,分别为23个错义突变、2个缺失突变和1个插入突变。

1

NASA X 射线成像偏振探测器将于 12 月 9 日发射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 X 射线成像偏振探测器(Imaging X-ray Polarimetry Explorer,IXPE)计划在当地时间 12 月 9 日发射。该任务将部署一艘航天器,用于研究多种天体的 X 射线偏振变化,包括超大质量黑洞、超新星残骸、中子星、类星体、脉冲星以及其他高能量天体。

我国南极昆仑站泰山站气象站正式业务运行

据中国气象局消息,北京时间11月30日20时,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成功接收到中国南极考察站昆仑站和泰山站的气象观测数据。昆仑站气象站建于2017年1月6日,泰山站气象站建于2012年12月24日,分别经过近5年和近9年的稳定运行,昆仑站和泰山站气象站自12月1日起正式业务运行。长期、连续的常规气象观测,可以有效增强我国极地天气气候监测预报能力,对提高极地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评估准确度、保障科学考察、保护极地环境意义重大。

国际天文联合会将23692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

11月29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第23692号小行星为“南大天文学子星”,从此,浩瀚宇宙又增加了一颗“南大系”小行星!学子们选取23692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献礼校庆还另有寓意,该小行星发现于1997年5月20日,而5月20日正是南大的校庆日。

长江北源最大湖泊首次获精准测量

科研人员已完成长江北源最大湖泊多尔改错湖的精准测量,首次获得的系列数据,将为今后生态保护等提供科学可靠数据支撑。2020年测量时,多尔改错湖面水位4683米,水面面积176平方千米,最大湖长33.7千米,最小湖宽10.7千米,最大水深8.8米,湖容积4.3亿立方米。本次测量获取多尔改错水下地形图、水位-面积-容积曲线等数据资料,将为多尔改错的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和水量普查调度等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撑。

 云南为九大高原湖泊配备200个“电子湖长”

为打好“湖泊革命”攻坚战,云南省水利厅围绕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要求,通过云南“智慧水利”大数据建设项目,为九大高原湖泊配备200个“电子湖长”。“电子湖长”依托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采用红外+LED补光、4G+专线等方式在各湖泊重点出入水口、水文测站、人员活动密集区域等湖泊重点区域全天候实时监控。

“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开讲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课堂”第一课定于12月9日下午15:40开始,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奋斗者”号完成今年第二航段常规科考应用 返回三亚

按照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专项”及海南省科技计划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联合项目等任务部署,“探索一号”TS-21-2航次历时53天,开展了“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2021年度第二航段的常规科考应用,进行了包括“悟空”号全海深AUV、全海深玻璃球和声学释放器等深海仪器装备的万米海试。

我国实现“吃鸡自由”

我国算是“吃鸡大国”,我国一年大约有100亿只鸡出栏,平均一天吃2740万只。农业农村部12月3日发布,“圣泽901”、“广明2号”、“沃德188”等3个快大型白羽肉鸡品种获批,我国肉鸡市场将拥有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鸡品种。之前白羽鸡依赖进口,其价格受国际贸易、疫情等多方面影响。现在国产白羽肉鸡新品种培育成功,将为百姓餐桌提供更加安全、优质、充足和价格实惠的动物蛋白产品。

1

英国团队发明能统一后代性别的新技术,小鼠实验 100% 成功

在农业生产或科学研究中,具有特定性别的动物组群往往更受使用者的青睐,例如母牛、母鸡或某一性别的实验小鼠(以便控制变量)。之前的选育方法是筛选精子种类,或杀死特定性别的胚胎。近日,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 Crick Institute)与肯特大学(University of Kent)合作团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造出仅有雌性或雄性的小鼠幼崽,成功率达到 100%。

移植细胞能在 1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分泌胰岛素

一项多中心临床试验的中期结果表明,移植细胞能在 1 型糖尿病患者体内分泌胰岛素。来自美国 ViaCyte 公司与多所大学的研究团队将人类多能干细胞的胰腺内胚层细胞被置于无免疫保护大胶囊装置中,并植入 1 型糖尿病患者的皮肤下。其中,胰腺内胚层细胞候选细胞 PEC-01s 在植入后 26 周内存活并成熟,转化为葡萄糖敏感、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在长达一年的随访中,患者的胰岛素需求量减少了 20%,在目标血糖范围内的时间增加了 13%。

迄今最精确的希格斯玻色子寿命测量值公布

希格斯玻色子(也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寿命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学问题,物理学家期望将其实验测量值与标准模型的理论预测值进行比较,如果二者存在偏差,则可能指向新的粒子和力,包括希格斯玻色子可能的衰变产物。以往的实验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的测量值约为1.6x10-22秒,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CMS团队报告了希格斯玻色子寿命的精确实验测量值。通过分析这个过程相关的数据,研究人员得到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寿命为2.1x10-22秒,不确定度为(+2.3/-0.9)x10-22秒。

为何睡着后大脑仍然大量耗能

大脑是人体耗能最大的器官。神经元通过突触互相释放神经递质,传递化学信号,是能量消耗的主要来源之一。但令科学家不解的是,在神经元不传递神经递质时,大脑仍在大量耗能。而现在,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的一项研究认为,这可能与神经递质的装配有关。

微塑料污染可能助长细菌的抗生素耐药性

微塑料造成的环境污染已经为人们所关注。近日,一项发表在《有害材料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还发现,老化的微塑料可能加速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他们发现,在经过紫外线照射20天后,老化的微塑料的表面积和对遗传物质载体的亲和力增大,导致其吸附大肠杆菌、质粒和噬菌体的能力相比未经老化处理的微塑料提升了数倍,而这些载体上都可能搭载抗生素耐药性基因。

南大洋的碳吸收能力超出预期

在最近发表于《科学》的一项研究中,研究团队不再监测海水,而是通过监测大气中CO₂的浓度变化来测量海水与大气的CO₂交换情况。他们整合了近十年来多个大气监测项目的数据,发现在更靠近海面的位置,大气中的CO₂浓度明显下降,这说明海水吸收了空气中的CO₂。研究者随后建立了一套模型,利用已知的大气CO₂浓度剖面计算南大洋的CO₂总吸收量。结果显示,南大洋一年中吸收了高达20亿吨的CO₂,并且在夏季的吸收量明显多于冬季,这可能与藻类或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有关。

《自然》:南极海冰变化或很关键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教授张旭和陈发虎院士在《自然》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南极海冰变化或是解决“全新世温度谜题”的关键。该评论文章是对2021年1月,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Bova博士等人在《自然》杂志刊发的论文观点提出的质疑。

首个番茄单倍体诱导系创建成功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绍江领衔的国内外单倍体育种技术研究团队在国际知名英文期刊《植物生物技术杂志》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该成果首次建立了番茄单倍体诱导系统,为创建单双子叶作物通用的跨物种单倍体快速育种技术体系奠定了基础。

夜宵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支持的一项小型临床试验发现,夜宵会增加血糖水平。该研究的作者说,研究结果可能会让人们设计出新的行为干预措施,从而改善轮班工人的健康状况。

科学家发明“吃油”机器人:以光为动力,可吸走泄露石油

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漂浮机器人Neusbot,可以吸走海上的溢油,也可以清除饮用水中的污染物。这种机器人以光为动力,以水为燃料,可以放置在偏远地区进行清洁。开水产生的蒸汽为早期火车的运动提供了动力,也作为了给Neusbot提供动力的原理基础,区别是Neusbot是以光作为动力源。Neusbot的底层具有疏水性,所以即使海浪压倒了薄膜,它也会浮回水面。

1

兰州大学隆基未来技术研究院揭牌成立

12月3日,兰州大学隆基未来技术研究院成立暨挂牌仪式在城关校区西区举行,兰州大学与隆基股份的相关领导出席挂牌仪式。研究院面向新能源产业未来技术发展需求,聚焦太阳能高效利用的关键材料与技术、高效太阳电池组件开发设计、高效能量储存材料与技术和低成本高附加值晶硅产业废料利用等领域。

西安交大获批“2021年度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两项

近日,经专家评审,“2021年度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教育项目”立项公布。西安交通大学申报的两项项目获批立项,获批项目数量及资助金额均居全国高校第一。 能动学院教授刘立军与波兰科学院聚合物和碳材料中心合作申请的“大面积石墨烯的单原子催化生长机理研究”获批优先资助,能动学院副教授高宁博与波兰AGH科技大学合作申请的“基于碳减排的垃圾衍生燃料(RDF)热化学转化研究”获批立项资助。

第五届安徽大学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

第五届安徽大学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于5日在合肥举行。论坛上,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洪永淼、中科院院士封东来等14位专家围绕安徽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长三角区域科技成果共享转移转化等主题进行交流讨论。安徽大学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是由安徽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共同建构的学术平台,自2017年举办首届以来,迄今已经举办了五届,已经成为服务党政决策和社会需求的联通平台。

1

51项成果获第六届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

12月4日,第六届壮瑶药协同创新高端学术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论坛颁发“第六届壮瑶药协同创新学术成果奖”51项,“壮药药材学创建与质量标准研究”“广西产壮药材铁皮石斛生长途径调控与品质相关性的研究”等4项研究成果获特等奖;《瑶药材犁头草、铁皮石斛的研究》《壮瑶药研究(第六期)》等15项研究成果获一等奖,“青钱柳叶速溶粉的制备工艺研究”“不同地区药用植物两面针根际土壤真菌种群多样性差异分析”等29项研究成果获二等奖。

1

中科院院士、古人类学家吴新智逝世,享年 93 岁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消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古人类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原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荣誉讲席教授吴新智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 2021 年 12 月 4 日 19 时 40 分在北京逝世,享年 93 岁。吴新智先生长期从事古人类学研究,他领导的野外科考队曾发现郧西和淅川的直立人化石和丁村的智人化石。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4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学术 科研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