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次感染的免疫标志物与初次感染不同
据发表于 mBio 上的一项研究,美国博德研究所(Broad Institute)、麻省理工学院(MIT)、哈佛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和 SpaceX 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确定了与再次感染和再次暴露于新冠病毒相对应的血液生物标志物。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员让恒河猴暴露于不同剂量的新冠病毒变种,并在初次感染和再次感染前后采集了血液样本。他们对血液样本的分析显示了不同的再感染生物标志物,其中包括与新冠病毒刺突蛋白、核衣壳蛋白或病毒颗粒其他部分结合的免疫球蛋白抗体水平升高,暴露在高剂量病毒下的恒河猴表现出更高的新冠病毒免疫球蛋白反应。
研究:感染新冠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重症和死亡
据希腊《中希时报》报道,近日,雅典医学专家总结医学文章发现,流行病学数据表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都较高。但女性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在增加。在面对新冠病毒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患者,患重症的可能性更高,而与女性相比,男性患这些疾病的概率更高。但是,感染了新冠病毒后很久才出现明显症状,这种情况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同时,在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副作用的现象,在女性身上更为常见。此外,女性再次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也在增加。
研究:维生素D对新冠患者可产生积极影响
巴伊兰大学加利利医学中心的联合研究证实,足量的维生素 D 水平可能对新冠患者产生积极的影响。维生素 D 最被认可的作用是在骨骼健康方面,在新冠疫情早期,卫生官员开始鼓励人们服用维生素 D,因为它在促进免疫反应方面起着作用,可以保护人们免受 COVID-19 的影响。这项研究发表在《PLOS ONE》上。研究发现,维生素 D 缺乏(低于 20 纳克/毫升)的患者比那些超过 40 纳克/毫升的患者患 COVID 严重或危重病例的可能性高 14 倍。另外,维生素D水平充足的患者的死亡率为2.3%,而维生素D缺乏组的死亡率为25.6%。
睡眠充足或能减肥
近日,一项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卷》的研究指出,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减少热量摄入,降低患肥胖症的风险。研究人员招募了80名超重成年志愿者,他们平均每晚的睡眠少于6.5小时,并对其进行个性化的睡眠改善培训。结果发现,当志愿者每晚的睡眠时间增加1.2小时后,每天的总热量摄入平均减少270千卡。研究人员表示,如果能长期保持健康的睡眠习惯,3年内或可减重12千克。
社会隔离与孤独感使老年女性患心脏病风险增加27%
近日有一项新研究的数据表明,经历高度社会隔离和孤独的绝经女性,其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7%。研究表明,社会隔离和孤独分别增加8%和5%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如果女性同时经历了这两种情况(高度社会隔离和孤独),那么她们与社会孤立程度低和孤独程度低的女性相比,患病的风险会增加13%至27%。研究人员表示,人类是社会群居动物,而在这个新冠疫情期间,许多人正在经历社会隔离和孤独,这可能会演变成慢性状态。
97%的儿童手上存在尼古丁残留
吸烟时的烟雾残留物会附着在衣服、墙壁、家具等物品的表面,这被称为“三手烟”。过去关于三手烟的影响往往局限在某房间内、车内等特定场景下,近日,发表于JAMA Network Open的一项新颖的研究,广泛调查了儿童可能面临的三手烟暴露情况。研究对象为504名11岁或以下的儿童,研究者通过擦拭儿童的双手进行取样,并检测样本中尼古丁的含量。结果显示,超过97%的儿童手上存在一定的尼古丁残留。即使家庭成员不吸烟,或是不在房屋内吸烟,仍有95%的儿童手上有尼古丁残留,但平均浓度远低于家庭成员在室内吸烟的儿童。
首次!脊髓植入物能治疗瘫痪小鼠,成功率高达80%
在一项发表于《先进科学》的新研究中,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科学家首次制造了一种3D打印的、新型的人脊髓植入物,能使实验中长期瘫痪小鼠恢复行走能力,成功率高达80%。研究中,科学家从瘫痪患者腹部获得部分脂肪组织,分离出细胞,并通过基因编辑使这些细胞获得了与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再分化能力。随后,他们将脂肪组织中的细胞外基质制成水凝胶,并把细胞放入其中培养,模拟胚胎时期的脊髓发育状态,进而获得含有运动神经元的植入物。他们针对个体设计出了特定的植入物(避免免疫排斥),并植入短期和长期瘫痪的实验小鼠体内。
科学家首测费米超流第二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热导率与粘滞系数等重要的输运系数。该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供重要的实验信息,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科学》。
刷新纪录!量子态保持超过5秒
近日,在发表于《科学·进展》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实现了按需读出量子位,并将量子态保持完整超过5秒,创下了新纪录。本研究中量子位由易于获得的碳化硅材料制成。对于半导体量子位,典型的读出方法是用激光寻址量子位并测量其反射回来的光,但这个过程需要非常有效地检测光子。研究人员此次使用精心设计的激光脉冲,根据其初始量子态(0或1)将单个电子添加到其量子位中。研究者表示,5秒钟的时间足以向月球发送光信号并实现返回。即使在绕地球近40圈之后,这种光仍能正确反映量子位的状态,这就为制造分布式量子互联网铺平了道路。
狗狗为啥变小?基因突变源自古代狼
近日,发表于细胞出版社(Cell Press)旗下期刊Current Biology(《当代生物学》)的一篇论文指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研究人员发现,狼在5万多年前(早在狗被人类驯化之前)就存在一种生长激素调节基因的突变,这种基因与狗体型较小相关。团队发现了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基因变体,其变异与狗的体型有关。团队通过研究古代狼的DNA,来了解IGF-1突变首次出现的时间。科学家推测,大约在2万年前,当狗被驯化时,它们开始变大,然后变小,这一发现可能提供了一种新的进化情景。
黑猩猩会使用昆虫治疗伤口
近日,有一项研究表明,黑猩猩在面对伤口时,会使用一种奇特的方法——昆虫。黑猩猩会把昆虫涂在伤口上。研究中观察到,一只名叫苏西(Suzee)的成年黑猩猩,正在检查它青春期儿子脚上的一个0.7英寸(2厘米)长伤口,小组称它的儿子为西亚(Sia)。然后,苏西从空中抓起一只昆虫,暂时放在它的嘴里,接着拿出来,把昆虫涂在西亚的伤口上。后来,苏西还重新涂抹了两次。虽然研究小组不确定苏西使用的到底是哪种昆虫,但他们认为,这可能是用来清洗伤口或缓解疼痛的。
地球上仍有9200种树木尚未被发现
近日,一项涉及迄今为止最大森林数据库的新研究估计,地球上约有7.3万种树木,比目前已知的树种数量高出约14%,其中约有9200种尚未发现。该研究表明,大多数未被发现的物种可能都很稀少,且空间分布有限。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2到2/3的已知树种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的潮湿森林中,这些森林物种丰富,但科学家对它们的研究甚少。热带和亚热带的干燥森林可能也有大量未被发现的树种。
国内首家!中国石化获清洁氢认证
2月7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北京冬奥会开幕前夕,中国石化所属燕山石化通过全球首个“绿氢”标准《低碳氢、清洁氢及可再生氢标准及评价》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清洁氢认证的企业,助力“绿色冬奥”。据了解,2月4日盛大开幕的北京冬奥会首次使用氢能作为火炬燃料。开幕式上,中国石化燕山石化提供的氢气,作为燃料点燃了冬奥赛场的“主火炬”,充分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绿色低碳理念。
非洲将建首座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
如今,非洲和欧洲的天文学家对非洲第一座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即将建成的消息反应热烈。非洲毫米波段射电望远镜是一台15米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可以接收和分析约1毫米长的无线电波,计划在纳米比亚甘斯伯格自然保护区附近的山上安装。
中国矿业大学38篇论文通过国家博士学位论文抽检
近日,中国矿业大学收到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关于反馈博士学位论文抽检专家评议结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21〕74号),反馈了中国矿业大学2018-2019学年授予博士学位论文的抽检结果。本次中国矿业大学共38篇博士学位论文参加抽检,覆盖学校全部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抽检率达到15%,是近年来抽检数量最多的一年。抽检结果全部合格,博士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趋好。
南开团队获评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结果,南开大学光学与光子学教师团队入选。 该团队由许京军教授领衔,12名成员来自物理科学学院和泰达应用物理研究院,有国家级领军人才2人、国家“四青”人才2人、市部级人才7人。 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团队发扬百年南开爱国主义传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长期在教学一线讲授课程、指导学生,同时围绕国家急需和学科发展前沿开展科学研究,在国防建设、军民融合、科教事业发展等方面积极贡献力量,广受师生好评。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