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中国冰雪华山论剑:北方夺金派VS南方多金派

分享到:
 黄琨 • 2022-02-23 18:22:55 来源:前瞻网 E17178G2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2月20日晚,历时16天的北京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圆满闭幕,将国内外的阵阵惊叹留在了身后。

根据《2021年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在冬奥会带动全民冰雪运动热情的情况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预测,到2025年将会有1万亿元的规模。

现如今,在奔向万亿的过程中,这个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转折。这场转折到目前并未被太多人所知。

对于多数人而言,冰雪是属于北方的事物,这届冬奥会也印证了这一点。本届赛事中国队的佳绩,可以称得上是北方人的大胜利。

在中国冬奥代表团中,176名运动员,有100名来自东北,剩下的除了归化队员,大多来自新疆、北京、天津、甘肃等。

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9金、4银、2铜的历史最好成绩,而夺得9枚金牌的12名运动员中(包括团队项目),10人来自东北,1人来自徐州——偏南的北方城市,还有1个是归化的谷爱凌。至少从这支奥运代表队的比例来看,中国冰雪运动的参与者中,北方人是绝对主力。

依照直觉,这是件很正常的事。

煤炭产业要先有煤,钢铁产业要先有铁,冰雪运动,首先也得有冰雪。中国从南岭往北,基本上越北冰雪越多,方便获取的冰雪活动场地就越多。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根据《2020滑雪产业白皮书》,我国滑雪场地目前呈现北多南少的格局,常年降雪的北方,滑雪基建也更加完善。

2020年国内正常营业的滑雪场总数为715家,排在首位的就是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滑雪场总数达94家,新疆、河北以65家滑雪场排名第2,后续的山东、山西、河南、吉林、内蒙古、辽宁、陕西等都是北方地区。

1

滑雪人数方面也呈现出相似的规律。2020/2021雪季,全国参与滑雪的人数为1086万人,相比疫情前减少近2成,但河北、吉林、北京以221万、202万、188万的滑雪人数,依然位居三甲,占比近半。

滑雪人数前10的省份中,仅有四川、浙江2个南方省份

1

与此同时,根据滑雪领域头部移动社交平台“滑呗”发布的数据,其60%的用户集中在北京、吉林、河北、黑龙江4个北方省份。记录轨迹里程数最多的滑雪场Top10,如万龙度假天堂、松花湖度假区、密苑云顶乐园等,4座位于河北张家口,吉林有3座,新疆有2座,哈尔滨1座。

根据某投资机构对滑呗的背景调研数据,滑呗App在滑雪爱好者群体内的渗透率已高达82.4%。以上数据应当算是相对全面地反映了滑雪爱好者群体的分布情况,大体集中在北方地区。

寻找天才是在拼概率,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和好苗子出现的概率正相关。有众多顶尖苗子作为储备,在从中掐尖选拔,继而进行专业培训,这就是中国代表团北方选手在本届冬奥会大放异彩的原因。

不过,产业发展脉络错综复杂,不会一成不变。像足球这种初始是“穷人”运动的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也会演变成需要一定经济门槛。

至于滑雪这种本身属于“贵族”的运动,身处6000亿产业规模当下,简简单单一句“北方自然条件优越,群众基础扎实”,更不足以囊括其“万亿”规模的前景。

首先必须明确一点,我国的滑雪产业仍处于相当稚嫩的阶段。既然稚嫩,就不能简单依照现状,先入为主地形成刻板观念,否则只能坐失良机。

一个运动产业发不发达,参与者是一项重要指标,而参与者又可以大致分成2种——心血来潮试一试的“玩票”体验人群;和将其当作爱好投入其中,有定期固定消费习惯的核心参与者。

毫无疑问,后者才是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缺少核心参与者,一个产业就不能说发展起来。

尽管中国足球曾经拥有天量资本注入,顶级联赛观赛人群众多,周边产业发达,面子上看起来光鲜亮丽,但踢球人少、“足球人口”不足这一致命问题,决定了我国足球产业内里不成熟的里子。

滑雪到目前也是如此。

上文中提到,目前国内有700多座滑雪场正在运营,每年有上千万人加入这项运动,但是其中绝大多数称不上是核心参与者。

按核心目标客群,《白皮书》将我国滑雪场分为3类:旅游体验型、城郊学习型和目的地度假型。

1

其中,城郊学习型针对的是本地有滑雪运动需求的客户,平均停留时间3-4小时,目的地度假型则针对度假客户,停留时间超过1天。这2种滑雪场,前者的目标客户无疑是上文说的核心参与者,后者则介乎核心参与者和“玩票”人士之间。

不过无论是城郊学习型还是目的地度假型滑雪场,都只占滑雪场的一小部分——前者占22%,后者占3%,剩下的75%,都是旅游体验型的滑雪场。

旅游体验型滑雪场,针对的完全就是“玩票”人群。这种场地,一般都在景区里面或是城郊,设施简单,滑雪道也只有初级道。其用户群体90%以上为一次性体验客户,平均停留时间只有2小时,大约摔几个屁股墩,刚刚能够站稳滑下去就走了,以后也不会回来。

这部分群体现在是北方“冰雪热”的主要参与者,但必然不会是未来中国万亿冰雪产业的支柱力量,炎热的南方将反身而上,成为冰雪产业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原因很简单,归根结底2个字——经济。

一项产业在萌芽阶段,可能首先在自然禀赋丰富的地区诞生,但在成型之后,还是会顺应经济规律,集中在发达地区。像滑雪这种高门槛运动,尤其对经济水平有要求,这是可以在世界上找到先例的。

按照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水平时,国民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开始上升;

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时,体育产业将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而一直要到人均GDP向1万美元进发时,大众体育运动形式才会由相对简易、成本相对低廉的郊游、登山、徒步、跑步等,向较为复杂、成本相对较高的骑行、滑雪、潜水、冲浪等转移。

2019年,我国人均GDP整体突破10000美元大关,但地域差距依然存在。

以七普人口数据统计的2020年来计算,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省份为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天津、浙江、广东、重庆、湖北、内蒙古、山东,其中南方省份7个,北方省份4个。

如果从城市看,差距更为明显。2020年人均GDP国内10强城市为无锡、北京、南京、苏州、深圳、上海、常州、珠海、杭州、广州(不包括资源型城市)——只有北京1个北方城市。

南方地区的优势显著。

从现实场景来看,觉得冰雪产业应该依托于北方的观点,无非是认为北方是冰雪的“原产地”,参与成本低。然而,这种观点对冰雪运动的认知,实际上还停留在过去“在冰面上动一动”的程度,对于真正冰雪运动核心参与者缺乏了解。

实际上,现代冰雪运动的门槛不在于如何“获得雪”,而是能否负担得起装备、训练等方面的开销。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若想认真学习滑雪,购置一整套中等滑雪装备需要上万元。即便是成年人,在长期使用之下,化滑雪装备的寿命只能坚持2、3年,更遑论生长迅速的儿童滑雪者,频繁更换装备更是一笔天价的支出。

在培训课程方面,杭州某滑雪体验店一对一滑雪私教课平均每节课价格在400-600元左右。按照1周2节课的频率来算,1年的花费在6万元以上。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而言,场地虽近,装备和训练却成为沉重的负担,只有发达地区才有更多人群能够负担得起相应花费。

这一趋势已有苗头显现。根据迪卡侬公布的数据,连续6年,其旗下滑雪品牌Wed’ze销量最高的城市均为北京、上海、成都。

根据携程跟团游和自由行数据,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冰雪旅游二十大客源城市分别为上海、广州、北京、深圳、南京、杭州、武汉、南昌、贵阳、厦门、长沙、合肥、重庆、西安、南宁、成都、天津、济南、郑州和西宁。冰雪旅游对南方游客有着特别吸引力,每年冬季前往北方观雪已经成为近年来的潮流。

在冰雪旅游人均消费中,南方城市客群消费普遍要高于北方人群消费,其中桂林以人均消费7069元登上榜首,前二十名城市的单次人均消费达到了3827元。由于冰雪目的地主要集中在北方,交通成本使得南方城市游客的旅游成本较高。

1

与此同时,南方“冰雪热”已经通过室内滑雪场的火爆显现出来。

《白皮书》中明确提到,室内滑雪场投入运营带来的增量,对滑雪人次的增长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南方城市大中型室内滑雪场。报告提到,在2020-2021雪季财年,国内共有36家室内滑雪场,数量为全球第1。

虽然场地数量远低于室外滑雪场的700多座,但在室内滑雪场滑雪的人次达到惊人的321万,以5%的场地占比,获得了2020-2021雪季财年全部2076万滑雪人次的15.46%。

1

之所以能获得这一成绩,除了迎合南方人越发强烈的冰雪需求外,室内滑雪场还克服了室外滑雪场的运营难题——四季运营。

一个大型雪场从开发建设到缆车等硬件设备,以及人工造雪、人员成本、服务设施等等,均摊到每年的成本都在几个亿,而雪场真正的运营周期只有冬季这1季。

在我国,由于南北气候差异的影响,雪场的黄金经营期大概3-5个月,从每年的11月份开始,最晚到来年的2、3月份。大部分雪场在4月份就宣告雪季结束了,极少数像万龙这样的滑雪场能营业到“五一”前后。

虽然国内滑雪场很多在探索四季运营的模式,增设了山地车速降、徒步、越野跑、音乐节、全地形越野车等项目,但是受制于经济原因,参与者寥寥,非雪季营收占全年能超过40%的滑雪场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或许有人会问,北方也建室内滑雪场,行不行?行是行,但必须考虑到,修建室内滑雪场的成本非常高

2019年,融创中国与深圳市宝安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在宝安区建设融创中国大湾区总部及冰雪文旅综合体项目。其中,冰雪文旅综合体项目拟投资约338.3亿元。当然,这不是单独建设滑雪场的费用,单独的费用是多少呢?

综合第三方报道来看,占地7.5万平方米的广州融创雪世界,建设成本为15亿,世界最大室内滑雪场、8万平方米的哈尔滨融创娱雪乐园,建设成本为22亿。这只是个开始,在建成之后,为了维持稳定的冰雪环境,后续还要投入大量资金。

广州融创室内滑雪场,常年温度保持在-6至-4摄氏度,为了达到这一效果,广州融创滑雪场负责人常海透露,该场馆仅电费1项,1年就花费超过2500万元,而全年运营成本大约是4000万元。

要覆盖如此高昂的成本,对目标人群的消费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广州融创文旅城,融创乐园的门票是258元,水世界是228元;而要进行滑雪项目,仅2小时的娱雪就需要228元,初级道3小时338元、中高级道4小时398元、不限时票458元。

结果是好的。根据广州融创公布的数据,从19年6月15日到2020年9月30日,迎来了超过100万游客。按人均250元计算,这就带来了2.5亿元的收入,扣掉运营成本后预计还有2亿左右的利润。

不过还是要看到,这是在广州。作为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奇。

但对于北方经济略微落后的城市而言,面对前期高昂的建设成本后期长期维持数十万以上消费人群这两大门槛,还需要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

综上所述,中国的冰雪产业将在5年内从6000亿发展到1万亿,这近乎翻倍的产业规模增长,蕴涵的投资机会令人垂涎。但是要抓住这波红利,必须有更具前瞻性的眼光,如果只盯着北方的冰天雪地,反而会错失分享这波红利的最佳机会。

2月25日,前瞻经济学人即将举办2022年第一期趋势研讨会《解构冬奥趋势下的“白色经济”新奥义》,共同聚焦冰雪产业“热经济”!届时,将有超过30位冰雪产业资深人士莅临现场,围绕5大议题共同剖析我国冰雪产业未来的机遇与挑战。(点击下方图片即可直接报名)

1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23 q2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冰雪 滑雪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