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前瞻全球自然地理周报第23期:座头鲸为交配可以游近6000公里,澳大利亚发现长1米的巨大海蝎

分享到:
 Paris Li • 2022-02-24 13:38:55 来源:前瞻网 E21894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1

真爱不远万里!座头鲸为交配可以游近6000公里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座头鲸为了交配的机会可以游到5944公里远的地方。科学家们分析了一个包含45万张野生鲸鱼照片的数据库来追踪这些动物。他们发现,有些鲸鱼在交配季节会游几千公里。根据独特的尾部标记,科学家们发现,一只雄鲸在2006年2月23日至4月17日期间从夏威夷毛伊岛游到了墨西哥的雷维拉吉多群岛,行程4545公里。第二只雄鲸的旅途正好相反,在2018年2月16日至4月5日之间从墨西哥格雷罗州游到毛伊岛,这个旅程长达5944公里。时间表明,这些鲸鱼游得比它们的普通速度——每小时5公里——还要快。为了交配,真的急了!

鱼也有自我意识,看到身上的纹路可能会想刮掉!

带有寄生虫纹身的清洁鱼如果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身上的纹路,会尝试将它们刮掉,这表明这些鱼有镜像自我识别能力。以前有研究发现,给清洁鱼Labroides dimidiatus注射一个可见的棕色标记,当它们在自己的倒影中发现这个标记时,它们会刮擦喉咙。有人认为,纹身鱼的身体感觉可能会触发喉咙抓挠,而不是镜子识别。这次,研究人员通过测试鱼是否会对不可见的物理刺激做出反应,在他们的方法中增加了一个新步骤。他们给了鱼同样的寄生虫纹身,只是这次它深入皮肤三倍,因此不可见。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有没有镜子,鱼都会以同样的方式挠喉咙。研究人员还给鱼纹上了可见的纹身,这些纹身是绿色和蓝色的。但发现,没有一条鱼试图刮掉这些标记。这表明对类似寄生虫的标记视觉(而不是物理)感知可能是对鱼的镜像自我识别喉咙抓挠的一种解释。

海豚游泳需要多少能量?

为了觅食猎物、躲避捕食者、防止船只撞击或其他危险,海豚的游泳速度是其生存的关键。海豚的游泳速度快吗?游泳需要多少能量?近日,有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称为呼吸速度计的非侵入性设备,测量了每只海豚在休息时的耗氧量,以及在它游过泻湖的80米水下一圈后的耗氧量。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一种模式开始出现。总体而言,结果显示,海豚的耗氧量和身体加速度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

犬类同伴死亡后,狗狗也会悲伤

在《科学报告》上发表的一项对426名意大利狗主人的调查,在同一家中,如果狗的另一只同伴死亡,那么剩下的狗狗也会表现出悲伤的情绪变化。研究人员调查了其中一只宠物狗死亡,但还拥有至少另一只狗的主人。结果发现,86%的主人在另一只狗死后观察到幸存狗的行为发生了负面变化。32%的人报告说这些现象持续了2到6个月,25%的人报告说他们持续了6个月以上。

1

美国有近一半的秃鹰铅中毒

近日,有一项新研究表明,美国的国鸟陷入了困境,在美国接受测试的秃鹰中,有近一半显示出慢性铅暴露的迹象。研究表示,自从美国在1972年禁止使用杀虫剂DDT以来,秃鹰的数量已经从灭绝的边缘回升,但从加利福尼亚到佛罗里达的38个州中,在46%的秃鹰骨骼中发现了有害的有毒铅含量。科学家说这意味着猛禽可能食用了被弹药或钓具铅污染的腐肉或猎物。铅是一种神经毒素,即使在低剂量下也会损害鹰的平衡和耐力,降低其飞行、狩猎和繁殖的能力。在高剂量下,铅会导致癫痫发作、呼吸困难和死亡。该研究估计,铅暴露使秃鹰的年数量增长减少了4%

法国花园惊现亚洲新扁虫:全黑,像液态黑金属

近日,在法国发现了一种新扁虫。这个新物种属于扁形虫,有小指关节那么大。该物种被拉长后,头部更宽,就像所有锤头扁虫一样。这些锤头虫的主要起源是热带亚洲。它的颜色非常特别:全黑,让人联想到“液态金属”。它的名字是Humbertium covidum。研究人员是在法国花园中发现了这个新的"金属黑"物种,花园位于大西洋沿岸的比利牛斯省(Pyrénées-Atlantiques)。大西洋沿岸的比利牛斯省是一个扁形虫的小天堂,有着从世界各地引进的新扁虫。这主要是因为它的气候温和且总是有些潮湿。在这两种情况下,几个黑色物种的个体喜欢栖息在那里。

Credit: Pierre Gros, CC BY

为了防止北方白犀牛灭绝,研究人员创造新胚胎

为了保护北方白犀牛,防止它们灭绝,在2021年10月和2022 年2月之间的两组程序中,BioRescue联盟创造了两个新的北方白胚胎,总数达到14个。10月和1月在肯尼亚Ol Pejet 保护区的北方白犀牛Fatu处收集卵母细胞,并在意大利Avantea实验室培养成熟和授精。发育的胚胎于2021年11月和2022年2月冷冻保存,在将来等待转移给南方白犀牛雌性进行代孕。自2019年以来,研究人员对Fatu进行了8次手术,该团队从Fatu和她的母亲Nájin身上总共取回了119个卵母细胞,从而产生了14个胚胎。更多数量的胚胎会增加最终产生北方白犀牛小牛的机率,达到帮助濒危物种繁衍的目的。

野生蜜蜂在欧洲仍然存在

以前有专家表示,蜜蜂不太可能作为野生动物在欧洲幸存下来。但是近日,有研究发现,野生蜜蜂仍然存在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加利西亚地区。研究人员观察到成群的蜜蜂占据了空心电线杆的内部,并且显然在那里繁衍生息。为了确定该地区是否能够支持整个野生蜂群种群,研究人员在136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寻找空心电线杆,结果发现了214个极点。经过两年的研究,团队总共观察到52个蜂群,大约40%的蜂群能在冬季存活下来。

45000种海洋物种处于危险之中

近日,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和全球海洋专家审查了海洋生物学文献,并对超过45000个物种面临的广泛威胁(从气候变化、污染到捕鱼)进行分类,开发了新框架。研究人员表示,软体动物、珊瑚和棘皮动物——海胆等坚硬或多刺的生物,正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威胁。还发现海星、海蜗牛和飞鱼越来越容易受到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压力源影响。

1

地球上仍有9000个树种未被发现,三分之一为稀有树种

一项研究发现:地球上可能还有大约9000种尚未被发现的树种。这项研究发表在PNAS期刊上,是一个为期三年的国际项目的成果。研究包含来自世界各地的150名科学家,在全球森林生物多样性倡议(GFBI)下进行。研究人员首先搜索了最全面的森林树种数据库,确定了属于64000个物种的大约4000万棵树。基于这一初步结果,研究人员通过人工智能和美国印第安纳州普渡大学高级计算和人工智能(FACAI)实验室的超级计算机进行复杂的统计分析。经过分析和计算,研究人员估计,地球有大约73300个树种,比目前已知的树种多14%。根据这些结果,仍然有9000个未知树种,其中40%可能在南美洲。

1

中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多个新物种

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消息,科考人员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中,发现并确定了地衣新属—拟沉衣属,以及多个新种。拟沉衣属地衣主要分布于高山山地,在青藏高原3800至4500米海拔范围多有发现,生长于裸露岩表,常和不同地衣类群一起构成一片斑斓的“地毯”。此项研究从原有的8个物种新增到19个物种,其中10个新物种原产于青藏高原,足以表明青藏高原地区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1

人类并不孤单?天文学家发现一白矮星附近或存在“宜居”行星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距地球117光年的一颗白矮星附近的“宜居”地带可能存在一颗行星。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观测编号为WD1054–226的白矮星时,意外发现其附近“宜居”地带有65个月球大小的结构。它们以“一种精准的排列”有规律地做环绕运动,显示近处可能有一颗行星对它们有引力影响。因此,天文学家推测,这些结构可能在围绕一颗行星运动。此外,白矮星附近的“宜居”地带也允许行星表面有液态水。研究作者Farihi表示,虽然这样的发现令人兴奋,但是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由于他们无法直接观察这颗行星,所以不得不依靠观测恒星及其轨道碎片的计算机模型来获得更清晰的答案。

继“神秘小屋”后,玉兔2号在月球发现大量透明玻璃球

由于月球的背面永远背向我们,所以从地球发出的信号会被月球挡住。在月球背面,飞船、探测器是没法直接接收到这些信号的。直到21世纪,我们国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才实现了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其搭载的玉兔二号月球车实现了在月球背面巡视勘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近日,据报道,玉兔2号在月球背面发现了大量厘米级直径的透明玻璃球。据悉,这类玻璃球在国际上是首次发现。从传回的清晰图片来看,这些玻璃球整体呈半透明,且较为圆润,直径为厘米级。研究团队认为,此类玻璃珠是贫铁的斜长岩月壳在外来高速撞击作用下,熔融物快速冷凝而形成的。

比银河系还宽100倍!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大天体

据The sun报道,荷兰天文学家近日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发表论文,报告发现了已知宇宙中最大的结构。这个天体是一个巨大的射电星系,直径约1600万光年,比我们所在的银河系还宽100倍。这意味着,一艘传统的宇宙飞船从它的一端到达另一端需要大约1700亿年的时间。在论文中,研究人员将之命名为“Alcyoneus”。它是从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中喷发出的长而明亮的物质喷射流,为恒星和行星的最终形成提供基础,因此对银河生命周期至关重要。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降低LOFAR线谱图像分辨率的技术,以捕捉在模糊空间中微弱的无线电波。当他们“模糊”了一个距地球约30亿光年的星系的图像时,发现了Alcyoneus。

111

图源:论文

史上第一次!天文学家发现拥有3个卫星的小行星

一颗在19世纪发现的小行星刚刚被确认为“最为拥挤”的小行星。它被称为130 Elektra,简称Elektra,天文学家刚刚发现,它拥有整整三个较小的卫星。这不仅使它成为迄今为止已知卫星数量最多的小行星,而且它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发现其他微弱、难以观测到的小行星系统。小行星有较小的伴星并非闻所未闻,在已经发现的超过110万颗小行星中,有150颗已知小行星至少有一颗卫星。天文学家表示,未来希望发现更多的小行星-卫星系统。

起源令人费解!天文学家发现一种新型恒星

近日,由图宾根大学Klaus Werner教授领导的德国天文学家团队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新型恒星。这种恒星的表面覆盖着氦燃烧的灰烬,这表明它可能是由罕见的恒星碰撞而形成的。首席研究员Klaus Werner教授说:“通常,我们预计具有这些表面成分的恒星已经在其核心中完成了氦的燃烧,并且即将成为白矮星。而新恒星的出现,对我们理解其演化过程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一个假设:紧密双星系统中的一对白矮星有时会相互拉近,直到它们发生碰撞,形成一个新天体。如果每个原始白矮星的成分都恰到好处,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现在发现的新恒星。

比邻星的第3颗行星:质量只有地球的1/4,公转一圈仅需5天

据卫报(The Guardian)报道,近日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行星环绕比邻星(Proxima Centauri)的证据,这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这个新行星的质量只有地球的四分之一,它的轨道离它的母星非常近,只有太阳和水星(太阳系最内侧的行星)之间距离的十分之一。研究人员是在观察了比邻星运动中的微小摆动后发现了这颗新的行星,这种摆动是由它围绕恒星摆动时产生的引力造成的。天文学家用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智利的甚大望远镜(VLT)进行观测时发现,这颗行星每5天绕恒星一圈。研究人员表示,最近的恒星邻居是“有趣的新世界”,未来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科学家首次揭示热木星黑暗面神秘面纱

据21日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的论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获得了一张与恒星“潮汐锁定”的系外行星的永久黑暗面迄今为止最清晰的图像。这颗行星是热木星“WASP-121b”,它是一颗几乎是木星大小两倍的巨大气体巨星。他们的观测和对行星的测量,提供了系外行星全球大气的第一个详细视图。WASP-121b于2015年被发现,围绕着一颗距离地球约850光年的恒星运行。这颗行星的轨道是迄今为止探测到的最短的轨道之一,仅需30小时就能绕恒星一周。它处于潮汐锁定状态,这意味着它的一侧总是面向恒星,温度极高;而另一侧总是黑暗的。研究人员表示,WASP-121b的暗面比亮面暗淡约10倍。

111

图源:NASA

有多神秘?这个黑洞,竟藏身于尘埃环中

近日,由Violeta Gámez Rosas(莱顿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已经观察到了一个隐藏在尘埃环中的超大质量黑洞。这一发现符合这样的观点:所谓的星系活跃中心比观测结果显示的要相似得多,因为来自地球的观察角度会造成扭曲。这项研究是用荷兰共同开发的MATISSE仪器完成,该仪器结合了来自智利的四个欧洲甚大望远镜(VLT)的红外光。MATISSE不仅耦合了来自VLT的光,而且还会分析它。MATISSE是专门为波长在3微米和13微米之间的红外光而创建的,红外线则是在某物放出热量时产生的。因此,MATISSE会被冷却到零下241摄氏度,这样仪器本身就不会干扰测量。

融化速度加快,格陵兰冰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坝”

近日,研究人员观察到,格陵兰冰盖底部的融化率极高,这是由于大量融水从地表落到底部造成的。随着融水的下降,能量被转化为热能,其过程类似于大型水坝产生的水力发电。每年夏天,随着气温的上升和日照的增加,格陵兰冰原的表面会形成成千上万的融水湖和溪流。研究人员计算出,在2014年夏天,每天有多达8200万立方米的融水被转移到斯托尔冰川的河床上。他们估计,在融化高峰期,下降的水所产生的能量与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中国三峡大坝所产生的能量相当。格陵兰冰原的融化面积在盛夏时节扩大到近100万平方公里,它产生的水电比世界十大水电站的总和还要多。

1

美国海平面上升速度飞快,多地或引发更多洪水

气候变化引起海平面上升已经不是新鲜的事,关键在于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有多快。根据最新预测,美国海岸线沿线的海洋,在未来30年内海平面上升速度将比过去100年的速度更快,这将给纽约和迈阿密等沿海城市带来更多洪水。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报告预计,到2050年,海平面预计将上升30厘米。专家表示,海平面持续以非常惊人的速度上升,它正在危及世界各地的社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还估计,根据气候变化的影响,曼哈顿的海平面最早可能在2055年或最晚在2078年上升2英尺。多机构报告称,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更多沿海洪水,并使潮汐和风暴潮更加严重。

汤加喷发使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翻倍

汤加的大规模水下火山喷发引发了关于它如何影响全球气候的热烈讨论。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汤加火山于2022年1月喷发后,火山附近的二氧化碳浓度飙升至百万分之414左右(ppm)。与火山未喷发时估计的412 ppm相比,增加的2 ppm相当于地球上一整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者表示,在喷发过程中,成吨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到空气中,堆积是由于气体溢出和喷发造成的。

下雨频率减少,春天将来的更早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每年下雨频率减少,会导致北方气候中植物的春天提前到来。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气温升高导致第一片叶子会在较早的日期出现。研究中,研究人员计算出,与科学家之前的想法相比,到2100年,降雨频率的下降将导致春季每十年提前一到两天到来。结果显示,随着多年来雨天减少,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春天来得更早。为什么下雨天少,春天来得更早?一是因为,雨天也是阴天,冬末和早春的雨天减少意味着树木和其他植物在今年早些时候接受了更多的太阳辐射,从而刺激了叶子的生长。此外,更少的有云的日子也意味着白天的温度会更高,更多的阳光会加热地面和大气。夜间温度会更快降温,没有云层来吸收热量,因此春天会来的更早。

冰岛附近的“蓝色斑点”可能会减缓冰川融化

根据一项新的研究,自2011年以来,冰岛附近北大西洋的一个冷却水区域,被称为“蓝色斑点”,可能减缓了岛上冰川的融化速度,并可能继续阻碍冰层流失,直到2050年左右。这项新研究使用气候模型和实地观察,发现从2011年开始,冰冷的水带足以使冰岛上空的空气变冷,从而减缓了冰的流失。该模型预测,北大西洋的冷水将持续存在,冰岛的冰川将持续到2050年左右。海洋预计气温将在2050年至2100年之间升高,从而导致其加速融化。虽然北大西洋较冷的水为冰岛的冰川提供了暂时的喘息机会,但研究者估计,如果不采取措施缓解气候变化,到2100年,冰川可能会失去目前三分之一的冰量,到2300年就会完全消失。

气候变化正在摧毁北极海岸

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永久冻土融化,海冰融化。最终的结果是海岸受到的保护较少,且还会不断受到侵蚀,而储存在土壤中的碳和二氧化碳将被释放到海洋和大气中。研究人员现在计算了整个北极这些过程的未来规模,得出的结论是:气候每变暖一度,都会大大加快这些过程的速度。侵蚀正在摧毁北极的海岸,土壤变暖导致破裂和坍塌,还可能危及重要的基础设施并威胁当地居民的安全。此外,这些过程会将储存在土壤中的碳释放到海洋中,这可能会改变北冰洋作为碳和温室气体重要仓库的作用,它们还可能加剧气候变化。专家称,随着温度的升高,海浪的范围也增加了,因为海冰消失了。此外,夏季的无冰期会延长,使海岸更加脆弱。

产业数据

“尤尼斯”风暴肆虐西欧已致16死 多国铁路停摆电力中断

据报道,冬季风暴“尤尼斯”18日强势登陆欧洲西北部,所经路径造成至少16人死亡,爱尔兰、荷兰、法国等多个国家出现铁路停摆及电力中断的现象。英国铁路运营商呼吁民众暂勿旅行,因为风暴“尤尼斯”为该国带来史上最大阵风纪录,导致大多数铁路无法运行。荷兰铁路网也陷入瘫痪,由于风暴损害高架电线,许多列车暂停运营。

危地马拉发生强烈地震 近9万人受灾

据报道,据危地马拉国家减灾部门报告,危地马拉发生了6.8级地震,紧接着又发生了一系列余震。 之后,地震部门更正了数据,将震级降至6.2级。 地震发生后,不断有关于坍塌和落石的报道。地震导致多地断电。报告说,受灾人数达到89785人。Conred网站称,地震后有61人得到帮助,2名未成年人受伤,3人死亡。此外,根据最新消息,33人被转移, 许多建筑物和道路遭到破坏。

1200年一遇!美国西部遭遇特大干旱

根据《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发布的研究指出,2021年美国西部遭遇特大干旱,2021年的这次剧烈干旱大约与2002年一样干燥,是该地区有记录以来最干旱的年份之一。并且根据美国的干旱监测报告显示,截至2月10日,美国西部95%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同时根据可追溯至1200年的土壤水分记录进行模拟,计算出干旱持续到2022年的可能性为 94%,也就是说2022年的干旱大概率会持续下去。根据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20年,美国西部,南部等地的特大干旱——是至少1200年来,对该地区影响最严重的一次,也就是1200年一遇了,所以相当罕见。

1

有点萌!科学家新发现一种手“小得可怜”的恐龙

阿根廷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恐龙物种,它的前臂很可能很弱,相比之下,霸王龙看起来像大力水手。这种恐龙被命名为Guemesia ochoai,它属于一个被称为阿贝力龙科(abelisaurids)的小臂食肉动物支系,它们在大约6600万年前灭绝之前曾经横跨欧洲、非洲、南美和印度。这个新发现恐龙的手臂“毫无用处地”摆到它宽阔的胸前,由于没有骨化的腕骨或活动用的肘关节,它不能弯曲它们的上肢,更不用说用手抓东西了。它们甚至没有爪子。但是不要被这一点所迷惑,阿贝力龙科仍然可以拿下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它们强壮的下颚和刀状的牙齿很容易弥补它们弱小的前肢。

长城附近发现新鸟类化石,来自恐龙时代

在距离长城最西端约80英里处,古生物学家发现了一个古老世界的遗迹。在过去的20年里,研究小组发掘了100多个鸟类化石的标本,这些鸟类生活在大约1.2亿年前的恐龙时代。然而,许多这些化石已被证明难以识别:它们是不完整的,有些严重粉碎。在《系统学与进化》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新论文中,研究人员检查了这些化石中的六个,并确定了两个新物种——Meemannavis ductrix 和 Brevidentavis zhangi。一个有趣的信息是,其中一个新物种在其下巴顶端有一个可移动的骨头,这可能有助于鸟类寻找食物。科学家表示,这些新物种的存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史前鸟类的多样性。

澳大利亚发现巨大海蝎,长达1米!

此前,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发现了一种海蝎化石,科学家将其命名为Woodwardopterus freemanorum。Woodwardopterus freemanorum是一种已经灭绝的水生捕食性无脊椎动物,生活在晚奥陶纪早期到晚二叠纪的时代(约2.52亿年前)。它是一个巨大的怪物,长度可能超过1米,生活在淡水湖泊或河流中,是西奥多地区的湖泊和河流中最大的捕食者之一。经过广泛的研究,科学家发现,这个特殊的化石属于那个时期已知的最后一个爬虫类,就在二叠纪末期灭绝事件之前。在二叠纪末期,古脊椎动物和其他动物群一起消失了。

(图源论文)

中国巨蜥科化石新属种支持巨蜥科的亚洲起源说

巨蜥科(Varanidae)是有鳞类中最成功的演化支系之一,因它的成员多体型硕大而受到广泛关注。现生代表仅有巨蜥(Varanus)一属,共80多种,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包括了现生最大的蜥蜴——科莫多龙(Varanus komodoensis)。巨蜥属的起源却仍有很大的争议,有亚洲起源、非洲起源以及冈瓦纳起源几种不同假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王元青研究员带领的哺乳动物野外团队2008年在湖北李官桥盆地的始新统下部发现了一件蜥蜴骨架,经过精心修理、高精度CT扫描和系统的对比研究后认为,它代表了一个巨蜥科新属种——李氏始祖巨蜥(Archaeovaranus lii)。对该新属种的研究补充了巨蜥科蜥蜴亚洲起源说的证据链,说明在亚洲存在由巨蜥类型向巨蜥科演化的过渡阶段。

吃恐龙的巨物找到!9500万年前的鳄鱼能轻松吞下一只恐龙

近日,澳大利亚的考古团队发现一只9500万年前在澳大利亚漫游的鳄鱼新物种,其名为Confractosuchus sauroktonos。考古学家还在鳄鱼的胃里发现了一只年轻的鸟脚类恐龙被部分消化了的残骸。这组化石骨骼是从昆士兰州地质矿床温顿地层(Winton Formation)的西北边缘附近的牧羊场中发现的。研究者说,这条鳄鱼在其一生中长约2.5米,可能已经能够抓住毫无防备的鸟脚类恐龙并吃掉它,因为对鳄鱼而言它是“一顿轻松的饭菜”。据专家称,这些遗骸代表了澳大利亚鳄鱼捕食恐龙的第一个证据。这种现象极为罕见,因为全球已知的恐龙捕食案例屈指可数。

秘鲁发现植入奇怪金属物体的长形头骨,传闻称来自外星人

近日,美国的一家骨学博物馆表示,其收藏了2000年前一名秘鲁战士的头骨。该具头骨呈长形,已收藏数年,但直到2020年才对外公开展示。据悉,战士的头骨被植入了一种不明金属。专家推测,战士或是在作战期间受伤,导致头骨断裂,因此医生在其伤口处植入了一块金属板。博物馆表示,这或许是世界上最早的头骨手术之一,证明当时的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此外,就在去年的5月份,一些网友认为秘鲁古老的长形头骨是外星人造访地球的证据。他们在网上称:“检查一下眼窝,百分之百是外星人的。”不过,这条帖子最后被删除了。就在吃瓜群众对外星人的到来兴奋不已时,考古学家却说这些头骨实际上是通过捆绑而成的。在古秘鲁,细长的头骨被视为地位的象征,一般出现在精英阶层。地位越高的人,越试图创造出更高、更薄的形状。

(图源:骨学博物馆)

1

世界上有个特殊的岛屿——垃圾岛

在太平洋北部有一个巨大的垃圾岛,被称为太平洋垃圾补丁。海流将塑料和其他废物带到漩涡漏斗,这使垃圾无法漂浮到更远的地方,从而形成了巨大的垃圾岛屿。这个由垃圾堆积而成的“新大陆”,被称为太平洋垃圾岛,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海域。这小岛全部都是由垃圾形成,这些垃圾像雾霾一样覆盖着这里的海域,面积约有14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是四个日本的面积,据数据统计,这里的垃圾已经达到了350万吨的重量,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废弃的塑料制品,大部分也都是人们随手丢弃的塑料瓶和塑料袋。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41 q0 我要投稿

分享:
标签: 自然地理 周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