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和语言识别技术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这促成了新型语音对话系统的出现,如亚马逊Alexa和Siri。对话式人工智能(AI)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增加了情感智能。一个能够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的系统,除了理解语言之外,还会产生一个更有同情心的反应,从而为用户带来更多的沉浸式体验。
然而,目前的情感估计方法只关注可观察到的信息,而没有考虑到不可观察到的信号中包含的信息,如生理信号。这些信号是潜在的“金矿”,可以极大地提高情感估计的性能。
在发表于《IEEE情感计算互动》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首次将生理信号添加到多模态情感分析中。
科学家表示:“人类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感情。用户的内部情绪状态并不总是由对话内容准确反映出来,但由于一个人很难有意识地控制他们的生物信号,如心率,利用这些信号来估计他们的情绪状态可能是有用的。这可能使人工智能具有超越人类的情感估计能力。”
这些发现表明,对通常隐藏在我们视野之外的人类生理信号的检测,可以为基于高度情感智能的人工智能对话系统铺平道路,使人机互动更加自然。此外,情感人工智能系统可以通过感知日常情绪状态的变化来帮助识别和监测精神疾病。它们也可以在教育中派上用场,人工智能可以衡量学习者是对讨论的话题感兴趣,还是感到无聊,从而改变教学策略,提供更有效的教育服务。
该研究论文题为"Effects of Physiological Signals in Different Types of Multimodal Sentiment Estimation",已发表在《IEEE情感计算互动》期刊上。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论文原文:https://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9726810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