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中国上大学最难省份排名,这个省直追河南

分享到:
 olivia chan • 2022-06-06 17:38:39 来源:前瞻网 E21014G4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1

转眼间,又是一年高考时!

1193万人学子将奔赴考场,为梦出征。从人数来看,今年的高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比去年暴涨115万人,相当于多出了两个湖南省的考生。

其实,对于这个时代的孩子来说,考上大学已经不是难事;但难的是,如何才能在千万人的厮杀中突出重围,收到一张抵达梦想的录取通知书。这份沉甸甸的录取通知书,一头是对学子十年寒窗苦读的回报,另一头则牵系着他们个人的未来命运。

虽说,高考录取,本质上是一种“省内筛选”,是全国各个高校以省(直辖市,自治区)为单位进行的竞争。但由于录取名额在各省划拨并非均等,因此不同省之间的录取难度是有所不同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哪些省份高考是“地狱模式”,哪些省份高考是“天堂模式”。

01

高考录取率触及天花板

由于今年的录取情况要到8月才会陆续公布,所以我们以去年的数据为例。

首先,虽然考大学确实越来越容易了,但即使在00后同龄人中,能考上本科的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2021年参加高考的学子大多出生于2003年,当年的出生人口为1599万,其中,参加全国高考的人数为1078万。也就是说,2003年出生的人只有67%的人走到高考这一环节。

去年全国高考录取人数为1001.32万考生,录取率高达92.89%,与1977年刚恢复高考时仅5%的录取率相比,现在上大学确实已经进入到超级简单模式,因此也就造成了大众的错觉——大学生遍地都是。

1

(数据来源:教育部)

但需要澄清一点的是,上述录取率其实是涵盖了本科和专科;如果只看本科录取率,至少要腰斩。2021年,普通本科录取人数仅为444.60万人(41.2%/28%)*。这意味着,随便考取一个本科,即使是最普通的三本(目前部分省份已经第三批次和第二批次合并成新第二批次),在同龄人中,也已经是4选1的突出人才。

*41.2%/28%,前者是去年普通本科录取人数(444.60万)占全国高考人数(1078万人)的比例;后者是指去年普通本科录取人数(444.60万)占同龄人(1599万)的比例。下文相同。

1

(数据来源:教育部)

具体到一本 ,人就更少了。2021年全国本科一批录取人数为114万人(10.6%/7.3%),相当于是同龄人中14选1的精英。至于211、985更是进入群雄逐鹿的白热化竞争阶段;可以说,能进入这些高校的学子基本是站上或者靠近金字塔塔尖。

去年211高校录取人数约52万人(4.8%/3.3%),也就是说,全国同龄人中只有3.3%的人能考上211高校。这些高校包括东北林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河海大学、延边大学等等,能考上这些学校的,也已经是30选1的超级精英了。

985高校录取人数约18.3万人(1.7%/1.1%),也就是说,考上985高校,实际上是战胜了99%的同龄人的。

而清北录取人数仅为7300人(0.07%/0.05%),能考上这两所中国TOP2的高校是真正的万里挑一,堪称人中龙凤。

如果你身边有朋友跟你说,考211或985也没有多难,身边的朋友几乎都是名校出身,这可能是幸存者偏差。毕竟从实打实的数字来看,能考进这些学校的学子即使不能说是凤毛麟角,那也可以用寥寥可数来形容。

这还只是全国整体的情况,具体到不同的省份或直辖市情况又是千差万别。

02

“天堂模式”VS“地狱模式”

我们统计了中国大陆/内地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本科一批、211和985的录取情况,发现有些省市录取难度真的堪比地狱级别。

先来看看本科一批上线率。

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北京一本上线率遥遥领先,是排名倒数第一河南的近4倍。在北京你只需要干掉1个同龄人就可以考上一本,但在河南你却需要干掉9个。贵州、江西、山西、广西、广东这5个省,211录取难度也几乎与河南处于同一等级。

怪不得大家常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种差别也同样体现在211和985高校的录取率上。

1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表格来看,河南依旧垫底,985录取率只有0.84%,可谓真正的千里挑一。即使是考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样排在末尾的985,在全省的排名也要在前一万名以内。我们查了一下去年各大985高校在河南的最低投档线,无论文理科,分数至少要在600分以上;理科清北投档线更是恐怖,接近700分。

这个分数在跟河南同一考卷的江西、湖北已经是状元级别了,但在河南才刚刚能够到清北的门槛。

北京、天津、上海这三座直辖市无论是在211录取率、还是985录取率上都绝对位于第一阶梯。2021年,清北更是一口气在北京录取了550名学子,这相当于北京近1/6的985录取人数是由清北贡献的。

相比之下,清北在河南的录取人数在300名左右,但其高考人数却是北京的24倍之多。

实际上,不同省份,考985大学难度差距之所以如此大,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本省的 “985”大学数量

本省的考生人数,即竞争激烈程度

一般来说,985大学在录取名额方面都会向本地学生倾向。以广东为例,2021年,中山大学和华南理工大学分别在广东省内招收3645人和3476人,单这两所学校就占了当年该省985录取人数的56%。而中山大学在省外招录名额最多的省份是河南省,也仅招266人。

因此,一个省份的985大学越多,越能惠及本土生源。

至于另外一个因素——本省的考生人数,就更好理解了,看看河南就知道了。如果一个省份考生人数又多,又恰巧没有985高校,那么可以自动站队到高考难度“地狱模式”。985录取率排名倒数的省份,几乎都完美踩中这些“雷点”。

相比之下,处于“天堂模式”的北京、天津、上海这三个直辖市,不仅高考人数只有5-7万,985高校数量少则2所,多则高达8所,占尽了天然优势。

03

出生人口下降,高考越来越容易?

我们知道,出生人口与高考人数息息相关;如果出生人口下降,按理来说,全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也将随之降低。也正是出于这种猜测,有部分准父母反其道而行之,在人口出生率下降的年代,反而积极备孕生娃。

但事实是,从1994年以来,我国出生人口逐年下降,但高考人数反而连年上涨。也就是说,虽然高考适龄人数减少了,但实际高考人数反而增加了。

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教育部)

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三点原因:一是高中教育的普及;二是复读人数的增加;三是职业教育升学路径的打通。第一点很好理解,说白了就是普通高中扩招,例如2020年普通高中招生876万人,比上年增加了37万;至于后两者,情况则有所不同。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国高中应届毕业生约为784.6万人,而当年的高考人数却达1078万人,差额293.4万人;并且过去六年,这种差额呈连年上涨趋势。

1

(数据来源:教育部)

首先,复读生是差额的主要来源之一。考上普通本科的,想着复读一年就能考上211;考上211的,想着复读后能够考上985;考上985想着复读后可以够一够清北。高三应届生的这种得陇望蜀现象,导致现如今复读生越来越多。

以致于民间广泛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高三打基础高四985!

然而,去年高考结束后,一纸公文击碎了许多准复读生的名校梦。

2021年6月20日,重庆市教委发出通告:禁止公办普通高中招收复读生。而在这之前,四川、云南、贵州等地也曾发布类似政策。这种明文规定或将有助于遏制学校无序招收复读生。

不过这种规定只是针对公办高中复读生入学,考生复读还可以通过私立学校,也可以以社会考生身份报名高考。从目前来看,复读需求短期内不会出现断崖式下降。

除了复读生外,去年开始,中职明确定位为升学就业兼顾,同时,各地大力发展职业本科,中职升学途径的进一步拓宽。

也就是说,职业教育升学路径的打通,导致大量中职与高职人数进入了高考报名人数的统计范畴——即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据悉,河南去年高考人数虽然高达125万,但参加6月普通高考的不足80万,45万都是参加职业升学通道的学生。

那么,在普通高中扩招触及天花板(2021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4%),复读生稳定以及职业教育走另一套升学体系的情况下,随着出生人口进一步的下降,全国高考会不会越来越容易?

如果仅从高考人数来看,出生人口的减少势必会导致高考适龄人口下降,尤其是2021年,我国出生人口跌破历史新低,仅1062万。但是,由于经济条件以及教育资源的改善,同龄人之间的竞争并不会缓和,考取好大学依然是一条比拼激烈的道路。

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此外,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趋势,出生人口的变化也可能导致高考大省排名遭洗牌。

根据各省公布的2021年出生人口数据,广东力压拉人口大省河南、山东,以118万位居出生人口排行榜第一,紧随其后的河南和山东分别为79万和73万。

未来,广东可能将取代河南,成为高考最激烈阵地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高考虽然很重要,但也不过是人生的一次际遇,并不能代表我们人生的全部。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便不负十年寒窗苦读。

高考,加油!

前瞻经济学人 产业观察组

更多行业研究分析详见:

[1]《2021年中国高考热门专业类排名及院校评比》前瞻产业研究院

[2]《2022-2027年中国中等职业教育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前瞻产业研究院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参考资料:

[1]《中国各地高考难度地图:上大学最难的省份是哪里!?》公众号草叔消费升级研究,国金证券研报、师玥03及翻译教学与研究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58 q4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