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微型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方法,这种机器人在输送细胞和药物后可以溶解在体内。这一突破有望帮助提高再生医学的效率,如干细胞输送。
大邱庆北科技学院(DGIST)机器人和机电工程系的Hongsoo Choi教授团队与韩国天主教大学首尔圣玛丽医院的Sung-Won Kim教授团队以及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Bradley J. Nelson教授团队合作,开创了一种每分钟可以生产100多个可在体内分解的微机器人的技术。
为了解决目前微机器人生产技术的限制,Hongsoo Choi教授的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种方法,通过将磁性纳米粒子和可生物降解的甲基丙烯酸明胶的混合物流到微流控芯片上,以每分钟100个的高速度制造微机器人,该混合物可以通过光固化。与现有的双光子聚合方法相比,这可以使制造微型机器人的速度提高1万倍以上。
然后,用这种技术生产的微型机器人与从人的鼻子中收集的人类鼻甲骨干细胞进行培养,以诱导干细胞粘附到微型机器人的表面,通过这个过程,他们制造了一个携带干细胞的微型机器人。机器人内部的磁性纳米粒子会跟随外部磁场作出反应,因此能够被控制以此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DGIST教授Hongsoo Choi说:“我们期望这项研究开发的包括微机器人的大规模生产、电磁场的精确操作、以及干细胞的输送和分化等技术,能够在未来极大地提高定向精准治疗的效率”。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科学挑战支持与网络、韩国国家研究基金会以及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的资助。
该研究论文题为"A Biodegradable Magnetic Microrobot Based on Gelatin Methacrylate for Precise Delivery of Stem Cells with Mass Production Capability",已发表在nano-micro Small上。主要作者为大邱庆北科技学院(DGIST)机器人和机电工程系的教授Hongsoo Choi。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参考资料: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107888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生物医药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政策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指南、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生物医药行业未来...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