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五号乘组在轨满月,工作生活有序开展
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11月30日进驻“天宫”,到12月30日已经满一个月了,记者了解到,三名航天员快速适应了太空生活,目前在轨工作生活有序展开,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刚刚过去的这一个月,神舟十五号乘组的在轨工作生活十分忙碌,如果说神十四乘组在轨期间经历了空间站“盖房子”的过程,那么神十五乘组现在正在经历的就是“搞装修”的阶段。
全球首套20万吨/年焦炉气制乙醇项目开通
日前由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担任总体设计院的河南利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20万吨/年焦炉煤气产出纯度99.8%无水乙醇项目打通全流程实现开通。该项目以河南利源集团128万吨/年焦化装置副产焦炉煤气为原料生产无水乙醇,为全球首套焦炉气化学合成法生产无水乙醇的工业示范项目。
中国空间站完成三舱状态设置 长期运控稳定实施
中国空间站自梦天实验舱11月3日完成转位、空间站三舱基本构型建立以来,已经过去了近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空间站长期运控管理团队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三舱运行基本状态设置,在常态化运控中确保空间站安全稳定运行。目前中国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组成三舱两船组合体,为了确保后续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任务顺利进行,运控团队在近两个月密集实施了三舱组合体的在轨测试工作。
2022年中国航天发射收官 长征系列火箭年发射次数再创新高
12月2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22年的第53次飞行。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2022年发射任务圆满收官,年度发射次数首次突破50发。北京时间12月29日12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十号02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空间环境监测等新技术在轨验证试验。
韦伯太空望远镜发现可放出奇异红光的遥远星系
近日,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发布了一张距离地球2.2亿光年的飞马座螺旋星系NGC 7469图像。这个星系尘土飞扬,但通过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红外线观测可以观察到其明亮中心附近密集的恒星形成环等特征。NGC 7469是一个直径约为9万光年的螺旋星系,中心部位明亮的星团环说明在NGC 7469内部有一个活跃的超大质量黑洞,并且在NGC 7469星系的旁边还有小星系正在靠拢,科学家认为观测NGC 7469的变化能看到星系合并的细节。
共同推动出版伦理科研诚信建设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共同发布《负责任署名——学术期刊论文作者署名指引》(蓝皮书)
2022年12月 29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与约翰威立国际出版集团合著的《负责任署名——学术期刊论文作者署名指引》(蓝皮书)中英文版同时发布。中信所所长赵志耘与Wiley全球高级副总裁菲利普·基斯里共同为《负责任署名蓝皮书》进行线上揭幕。
中国复眼成功“开眼” 拍摄世界首张基于分布式雷达的三维月面图
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超大分布孔径雷达高分辨率深空域主动观测设施,也就是中国复眼,近日完成一期工程的安装调试和开机观测工作,成功拍摄出世界首张基于分布式雷达的三维成像月面图。据了解,超大分布孔径雷达类似于很多小天线合成一个大天线,虽然单一雷达功率有限,但是由于雷达和雷达之间的功率叠加,因此可以实现超远程探测功能。据介绍,与中国天眼不同的是,中国复眼可以自己发射电磁波,并能接收回波,从而对太阳系内的小行星和类地行星进行观测。
胎儿在子宫内踢腿谜团解开
胎儿在子宫内踢腿的原因终于被科学家解开了。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这种自发动作有助于它们感觉运动系统的发育,其中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运动控制,例如人的手眼协调。该研究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喷涂智能皮肤用AI理解手部任务
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发的一种新智能皮肤可能预示着有一天人们可在隐形键盘上打字,仅靠触摸来识别物体,或者允许用户在沉浸式环境中通过手势与应用程序交流。近日在《自然·电子学》杂志上发表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型的可拉伸生物相容性材料,这种材料可像防晒喷雾一样喷洒在手背上,并在此集成了一个微型电子网络,它可感知皮肤伸展和弯曲,通过使用人工智能(AI),研究人员可根据手部动作和手势解释无数的日常任务。研究人员表示,它可能在游戏、体育、远程医疗和机器人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影响。
“流体智力”相关脑区图谱绘成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领导的一个团队已绘制出一个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无需先前经验(流体智力)的大脑脑区图谱。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大脑》杂志上。流体智力可以说是人类认知的决定性特征。它预测教育和职业成功、社会流动性、健康和长寿。它还与记忆力等许多认知能力相关。流体智力被认为是涉及“主动思维”的一个关键特征,这是一组复杂的心理过程,涉及抽象、判断、注意力、策略生成和抑制。这些技能都可用在日常活动中。
“怪物”触手微生物或为复杂生命的祖先
远古微生物的存在早于地球上携带细胞核的细胞的出现,它们可能掌握着这些复杂细胞最初是如何形成的秘密。现在,科学家们首次在实验室中培养出足够数量的这些微生物,以详细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据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份新报告,研究人员培育了一种名为L. ossiferum的生物体,它属于一组被称为仙宫古菌的微生物。仙宫古菌以北欧神话中众神的居所命名,一些科学家认为它是真核生物最接近的进化亲戚,真核生物是将其DNA包裹在称为细胞核的保护性气泡中的细胞。
猕猴桃汁抑制小鼠肺癌发展
在所有癌症中,肺癌是5年生存率最低的癌症之一。临床上确定的事实是,各种水果中的活性成分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罹患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日本冈山大学研究人员使用小鼠模型证明,猕猴桃汁及其组分异槲皮素有助预防和抑制肺癌发展。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基因与环境》上。
叫“春兰“”秋菊” 原来是这个原因
父母为孩子起名时,会权衡社会、家庭和文化因素,但也会受到物理或生物环境的影响。一项日前发表于《进化人类科学》的研究发现,气候也会影响父母的选择。该研究作者、美国华盛顿大学荣誉教授Raymond Huey和俄亥俄州立大学教授Donald Miles长期致力于研究物理环境如何影响动物行为和生理机能。研究人员从美国社会保障局的公共数据库收集了1910年到2021年的3.5亿个婴儿姓名,发现女孩有时会以春季月份命名,如April(四月)、May(五月)和June(六月)。研究人员推测,在英语文学作品中,这些月份与新生命有关,因此父母可能倾向于给女孩命名代表春天首次出现的月份。研究发现,Autumn(秋天)是所有季节中最受欢迎的名字,在去年美国最受欢迎的女孩名中排名第66。
西工大光动无人机研究取得新突破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李学龙教授和同事们在光动无人机方面的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利用智能信息传输处理和高能激光等技术,成功实现了对无人机的全天时智能视觉跟瞄和自主远程能量补充,开启了中国无限续航无人机的探索,实现了光电与智能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临地安防”的典型应用之一。
皖南医学院:未来五年是实现更名大学目标的达成期
近日,地处安徽省芜湖市的皖南医学院为更名大学目标设立了时间表。据芜湖传媒中心消息,12月27日,在皖南医学院第九次党代会开幕会上,该校党委书记夏劲松作的报告中,明确提出分三个阶段将皖南医学院建成国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
徐红星院士受聘河南省科学院院长
12月28日,河南省科学院院长聘任仪式在郑州举行。省委书记楼阳生出席并讲话,省长王凯颁发聘书。经河南省科学院理事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决定,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担任河南省科学院院长。徐红星说,受聘担任河南省科学院院长,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光荣。省科学院将聚焦重建重振目标,用更积极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更有效的举措,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快融合全省创新资源,着力汇聚全球创新要素,努力在创新高地之上筑造“高峰”,以高层次人才引育、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效能社会服务,为河南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高地和全国重要人才中心、推动实现“两个确保”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16位科学家、191项成果荣获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近日,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正式公布,16位科学家、191项成果获奖。谢晓亮荣获突出贡献中关村奖;肖云峰、程群峰、颉伟、宋江平、高扬、邓方、刘鸿瑾、陈云霁、魏运9人荣获杰出青年中关村奖;阿尔门·谢尔盖耶夫、哈维尔·加西亚·德·阿巴霍、哈里斯·莱温、彼得·沙夫、福田敏男、本哈德·施密德6人荣获国际合作中关村奖。30项成果荣获自然科学奖,包括一等奖5项,二等奖25项;12项成果荣获技术发明奖,包括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149项成果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包括一等奖37项,二等奖112项。
BOE(京东方)高刷新率显示技术获2021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近日,北京市关于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技术奖励的决定正式发布。BOE(京东方)凭借全球领先的半导体显示技术研发实力,在众多创新科技成果中脱颖而出,其“基于超维场技术的高刷新率显示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成果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BOE(京东方)以行业领先的极速响应时间配合高迁移率氧化物、EPQ画质增强、HSR超分倍频等多项创新技术,大幅提升显示刷新频率,为用户带来极具震撼力的高刷体验。作为北京科技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奖项之一,该奖项彰显了我国领先的科技创新水平。依托在前沿显示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BOE(京东方)此前还多次荣膺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其中大尺寸显示技术研发应用、高性能内嵌式触控显示一体化技术曾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高分辨率柔性可弯折AMOLED显示技术更是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BOE(京东方)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取得颠覆性提升,以坚持自主创新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天初因病逝世
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杰出的计量科学家、我国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领军者,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李天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根据李天初同志生前遗愿,经征求家属意见,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为便于全院干部职工表达敬意和寄托哀思,特于2022年12月30日-2023年1月3日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平里院区礼堂二层设置吊唁灵堂,并于2023年1月3日召开追思会。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