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摄图网
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火热,充电桩建设也快速发展起来。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充电桩建设,以满足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各地纷纷加大投入,推动充电桩建设,提升充电设施的覆盖率和充电效率。同时,智能充电技术的推广应用也为充电桩的建设和管理带来了便利。产业界也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加高效、智能的充电桩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
在此背景下,特斯拉在中国持续推进充电业务的快速布局。特斯拉官方数据显示,全国目前已建成11500+根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可用率超99.5%,充电15分钟即可补能约250公里。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充电设施规模不断扩大。截至6月底,全国充电桩总量达到1024.4万台,同比增长54%,保障了2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另外,公开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加油站11.3万座,估计加油枪200多万把,如果全国1024万根充电桩均可供特斯拉车主使用,这相当于是5倍于加油枪的数量。这样的配置无疑为特斯拉车主带来了更为多样化的充电选项,真正可做到“充电比加油还要方便”。
截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大陆的充电网络已覆盖超过450座超级充电站和350多个目的地充电站,实现了对全国所有省份的全覆盖。截至今年6月,中国大陆特斯拉直营门店已布局520家,覆盖中国大陆城市83座;特斯拉直营及授权钣喷中心297家,覆盖中国大陆城市180座。
回看充电桩行业发展情况: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呈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数据,2015-2023年,我国电动汽车充电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23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859.6万台,同比增加65%。
从2023年来看,充电桩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上升30.6%。其中随车配建私人充电桩增量占比超过七成,同比上升26.6%;公共充电桩增量占比不足三成,同比上升42.7%。
从公共充电桩建设规模来看,自2015年以后,我国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数量保持稳定高速增长趋势。截至2023年12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充电桩272.6万台,从2023年1月到2023年12月,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7.7万台。
——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需求缺口不断扩大
2015年印发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中提到的建设目标是到2020年建成480万个充电桩,满足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其中,公共充电桩50万个,私人充电桩430万个,车桩比基本达到1:1。
然而,目前充电网络建设远落后于规划。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41万辆,车桩比2.4:1,与《发展指南》规划的车桩比1:1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可见,为实现国家新能源汽车规划目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成近几年发展重点,未来电动汽车充电行业成长空间巨大。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国内汽车销售市场新能源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以及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预计2029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累计保有量将超过2500万台。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国家新能源发展规划明确提出私桩慢充是发展趋势,要占到90%以上。目前私桩发展稍慢,严重影响电动汽车普及。目前自有充电桩用户的各项满意度(充电桩充足性、布局合理性、充电价格、结算准确性等方面)均高于选择其他的用户,因此鼓励发展慢充私桩是推动新能源车发展的关键。私桩既能节省服务费,还能实现电网与电动汽车电池的双向充电融合,实现更好的能源存储和能源革命。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电动汽车充电桩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电动...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4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