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前瞻官网
前瞻网
a 当前位置: 前瞻网 » 资讯 » 产经

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增长5.7%!一文说清海洋产业规划怎么做?

分享到:
 黄琨 • 2025-05-04 09:31:51 来源:前瞻网 E890G0
100大行业全景图谱

自然资源部4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3个百分点,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重要的增长点。

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均态势良好。海船订单量、海船完工量、手持海船订单量国际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其中手持海船订单量同比保持较快增长;海洋旅游业实现增加值3842亿元,同比增长7.5%;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新承接海工订单金额、交付订单金额、手持订单金额同比分别增长57.1%、114.3%、24.2%。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当下,海洋经济正迅速崛起,诸多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各地政府应敏锐捕捉这一趋势,将发展海洋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一方面,科学规划海洋产业布局,各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实现协同共进;另一方面,加大对海洋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吸引企业和人才投身海洋经济建设。唯有如此,方能在海洋经济的蓝海中抢占先机,推动地方经济持续繁荣。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行业趋势

海洋经济产业链按照加工生产流程可分为上中下游。上游主要包括涉海设备制造和涉海材料制造。中游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盐业、海洋矿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旅游业等海洋产业。下游主要包括涉海产品再加工、海洋产品批发与零售、涉海经营服务等。

国内上游涉海设备制造企业包括中远海运重工、中集来福士、振华重工等,涉海材料制造包括中国船舶第七二五所、昊华科技、万盛股份等。中游海洋渔业企业包括中水渔业、开创国际等,海洋油气业企业包括海油工程、中海油服、中石油海洋工程等,海洋盐业企业包括中盐股份、山东海化、鲁银投资等。

1

企查猫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8104家海洋经济相关企业,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山东以1963家位居全国第一;其次是浙江,为3238家;江苏以3200家位列第三。

6

据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发展研究所预测,中国海洋生产总值2025年将达到13万亿元,直至2030年之前,中国海洋经济将一直处于成长期。2030年我国生产总值将超过20万亿元,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有望超过15%。

2

二、海洋经济产业规划怎么做?

地方政府在规划海洋经济产业时,需立足区域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与国家战略需求,构建多维度协同发展体系。结合多地政策实践与专家建议,可从以下方向布局:

1、构建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①聚焦高附加值产业链

发展深远海养殖、海洋牧场等现代渔业,推动传统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布局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项目,建设深远海脐带缆技术研发,实现“蓝色粮仓”提质增效等。同时培育海洋清洁能源、高端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

②推动产业融合与集群化

以港口经济为核心,打造“港产城”一体化模式,促进临港特色产业园与城市功能衔接,实现“以港聚产、以产兴城”;规划海洋经济区,整合科技湾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平台,形成空间集聚效应。

2、强化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①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

瞄准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海洋等前沿领域,实施海洋经济重点项目,并推动国有资本设立涉海投资基金支持技术创新。依托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整合高校与科研机构资源,发展海洋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等产业。

②制定技术标准与规范

针对深远海养殖、生态修复等领域,需建立行业标准体系。例如九三学社建议浙江制定深远海养殖功能区划与技术标准,广东政协委员提出推动海岸带立体养殖模式替代传统平面养殖。

3、深化区域协同与国际合作

①陆海统筹与跨区域联动

通过共建内陆无水港与中欧班列枢纽合作,为中西部提供出海口。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深海资源开发,支持渔业企业在海外建立远洋基地。

②开放型经济新机制

山东对接国际海上经贸通道,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天津通过海洋经济股票指数引导资本投入。利用自贸区政策优势,探索投资贸易便利化。

4、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

①集约化资源利用

以海洋环境承载力确定开发强度,控制近海渔业捕捞强度,优化生态与生活用海空间。

②环境治理与监测体系

建立陆海一体化的污染监测网络,完善海洋综合执法机制

5、政策保障与实施机制

①优化营商环境

简化涉海审批流程,制定负面清单,推行“全链条、一站式”审批,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

②多元融资与财税支持

整合专项资金支持关键技术研发,设立海洋产业基金,通过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立投贷保联盟拓展融资渠道。

③组织协调与评估机制

建立跨部门统筹工作组,组建海洋经济推进专班,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动态评估实施进展。

总体上,海洋经济规划需兼顾战略性与实操性,通过产业链升级、科技创新、开放合作与生态保护的“四轮驱动”,实现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地方可参考广东、山东等地的项目经验,结合自身特色制定差异化路径,同时注重政策连贯性与社会参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海洋经济生态。

三、优秀学习案例

青岛:科技创新驱动海洋新质生产力

发展思路:聚焦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国家级实验室、产业协同平台和专项基金,打通科研与产业转化堵点,推动传统渔业向深远海养殖转型,并布局海洋新能源、高端船舶制造等战略领域。

具体举措:

· 高端装备研发:联合中国海洋大学等机构共建协同创新研究院,推动超大型油船、集装箱船等装备研发。

· 人工智能应用:建设全国首个海洋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发布“问海”大模型,赋能智慧港口和海洋牧场。

上海:国际航运与深远海资源开发并重

发展思路:依托国际航运中心地位,强化临港、长兴岛两大产业核,推动航运服务、船舶制造两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同时布局深远海风电和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构建开放型海洋经济体系。

具体举措:

· 深远海风电试点:获批国家深远海风电项目,推动规模化开发与装备制造。

· 航运金融创新: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中心,发展航运保险、跨境结算等高端服务业。

· 科技支撑:开展深海材料研发,2024年绿色甲醇燃料船加注业务落地。

深圳:开放创新引领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发展思路:推动海洋电子信息、深海基因技术等未来产业,建设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并通过国际组织合作提升全球治理参与度。

具体举措:

· 深海科技突破:布局全球海洋大数据平台,研发水下通信设备及智能探测装备。

· 生态经济融合:开发红树林生态旅游,打造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 国际合作: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动跨境旅游合作,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小结

各地在海洋经济领域的实践举措呈现出显著的共性特征,体现了“科技赋能、开放协同、生态反哺、制度创新”的系统推进逻辑。中国海洋产业正加速向创新驱动与绿色低碳转型,展现出引领全球海洋经济格局重构的战略潜力。

未来,科技创新将持续赋能深海装备、智慧海洋等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与海洋产业的深度融合将重塑传统业态,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成为核心逻辑,海上风电、蓝碳交易、立体养殖等模式将构建“用海养海”的循环体系,潍坊“零碳港口”等实践已为全球提供可持续发展范式。

同时,海洋经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港口枢纽链接全球供应链,船舶制造订单占全球68.2%的领先地位彰显国际竞争力。其战略意义已超越经济范畴,成为保障能源安全(可燃冰开发)、粮食安全(深远海养殖)和战略通道安全(智慧港口)的核心支撑,更通过蓝碳标准、生态修复等实践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这一转型标志着中国从“海洋资源利用者”向“海洋文明引领者”的跨越,为人类可持续利用海洋开辟新路径。

111

前瞻经济学人 产业观察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状况调研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文来源前瞻网,转载请注明来源。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与广告投放请联系:0755-33069875 或 hezuo@qianzhan.com

p36 q0 我要投稿

分享: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前瞻经济学人微信二维码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微信二维码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经济学人 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 下载APP

  • 关注微信号

前瞻数据库
企查猫
前瞻经济学人App二维码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下载APP
前瞻经济学人APP

下载前瞻经济学人APP

关注我们
前瞻经济秀人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我要投稿

×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