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小鹏汽车正式推出全球首款L3级算力AI汽车——小鹏G7。该车共有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9.58万元至22.58万元。上市仅9分钟大定订单便突破1万台,以“速度与热度”双双引爆市场。
(图片来源:小鹏汽车)
小鹏G7最大的看点在于其搭载的3颗自研图灵AI芯片(Ultra版专属),是其首款量产L3级算力AI汽车。这一算力支持使车辆在特定条件下实现自主加速、制动、转向及环境感知决策:例如在高速场景下自动识别车道线、保持安全车距,并根据路况动态调整车速,并通过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提升驾驶安全性;
技术配置上,小鹏G7搭载了小鹏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追光前景”抬头显示,全系标配DCC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与太极AI底盘,实现操控性与舒适性的平衡;并具备全场景AR车道级导航能力。此外,新车采用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及5C电池,最高续航达702公里,充电10分钟可补能300公里,缓解用户里程焦虑。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表示:“小鹏G7是第一款具有L3级算力的AI(人工智能)汽车。”不久前,他还表示,随着G7 Max的上市,小鹏汽车将正式迈入L3智驾时代。
在小鹏G7的上市发布会结束后,何小鹏与G7产品负责人Nick接受媒体采访。谈到竞争对手小米YU7,何小鹏坦言,小米YU73分钟20万大定数据“很令人惊讶”,且创造了一个“神话”。同时他也说,“我们(指小鹏 G7)的数据也很不错,有信心取得好成绩。” 小鹏 G7 产品负责人 Nick表示,小鹏G7和小米YU7是两个属性的产品,小米YU7主打颜值、操控能力,小鹏G7则主打家庭、科技,两款产品均具备“很长的长板”。
L3级算力AI汽车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具备强大的算力支持,能够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在特定条件下,车辆可以自主完成加速、制动、转向等操作,同时实时监测周围环境并做出智能决策。例如,在高速公路上,L3级算力AI汽车能够自动识别车道线、保持安全车距,并根据路况调整车速。当遇到复杂路况或系统提示接管时,驾驶员需要及时接管车辆。这种汽车通过高性能芯片、传感器和先进的算法,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驾驶场景,提升了行车安全性和便利性。
目前相关企业切入自动驾驶业务的方式各不相同:传统车企从相对基础、难度较低的辅助驾驶入手,采用“渐进式”路线,从L1/L2辅助驾驶逐步升级。互联网企业如谷歌、百度、华为选择“跨越式”发展,直接瞄准L4/L5级自动驾驶。造车新势力以“蔚小理”为代表,通过L3级算力实现阶跃式突破,抢占智能化高地。
小鹏G7的上市,正是新势力“技术跃迁”的典型案例。其自研图灵芯片不仅支撑当前L3功能,更预留了向L4升级的算力空间,为未来订阅制软件服务、数据闭环优化等商业模式奠定基础。
高盛研究部预测,到2030年L3级自动驾驶汽车将占全球新车销量的10%,2040年这一比例将升至60%,其中,中国的自动驾驶汽车普及率将最高,L3级或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销量可能占所有销量的90%。
在这一浪潮中,小鹏选择以“高算力芯片+全栈自研”切入L3赛道,既避开与传统车企在L2辅助驾驶领域的缠斗,也与互联网企业的“跨越式”路线形成区隔,构建起独特的竞争壁垒。
何小鹏近期表示,未来五年将是汽车行业的关键淘汰期。动力与车身创新趋缓,未来的竞争竞争将更多集中于软件与人工智能能力能力上。在这一转型过程中,高算力芯片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核心因素。尽管许多车企都能在功能、性能和安全方面达到一定标准,但芯片实力将真正决定谁能在这场淘汰赛中胜出。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第1章分析了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包括全球无人驾驶汽车行业整体发展情况,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瑞士、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主要国家无人驾驶汽车...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