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导航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展迅猛,已然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亮丽名片。
其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卫星组网稳步推进,信号精度和覆盖范围持续提升,为我国在全球导航领域赢得了重要话语权。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便开启了北斗导航系统的规划与研究工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2012年12月,中国宣布北斗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正式迈入全球导航市场。此后,北斗系统的发展步伐愈发稳健。到2020年底,北斗导航系统已经具备了覆盖全球的能力,并逐步实现了与其他全球导航系统的互操作性。2024年9月19日,随着第59、60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成功,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这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卫星导航领域迈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技术突破是北斗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持续攻关,我国在卫星载荷、原子钟、星间链路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信号精度和覆盖范围显著提升。例如,北斗三号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亚太地区性能更优,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同时,随着北斗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率不断提高,北斗导航产业的自主可控能力显著增强,产业链不断完善,从上游的芯片研发、中游的终端设备制造到下游的消费市场,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生态。例如,华大北斗、北斗星通等企业突破高精度芯片技术瓶颈,推动北斗终端成本下降90%以上,为大规模普及奠定基础。
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北斗终端设备(不含消费类电子)应用规模突破2700万台/套,同比增长17.4%,综合应用渗透率超50%。其中,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如交通、农业、能源)终端设备超过2000万台/套。
在大众消费领域,北斗已从“高端配置”变为“标准配置”。2024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中超98%支持北斗定位,可穿戴设备、共享单车、无人机等终端均深度集成北斗功能。此外,北斗还赋能智慧城市、精准农业、灾害预警等新兴场景,例如在长江流域,北斗终端助力数万艘渔船实现安全监管;在新疆棉田,北斗导航拖拉机实现自动驾驶播种,效率提升50%以上。
北斗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与地方政策的精准落地。自2010年以来,国家发布一系列政策鼓励发展北斗导航,提升北斗导航自主研发实力,推动北斗导航在汽车、船舶、航天航空等领域的应用。明确将北斗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并通过专项资金、税收优惠等措施支持核心技术攻关与行业应用推广。
近年来,众多省市发布政策鼓励发展北斗产业,推动北斗相关产品研发,强化北斗在各领域的应用。据统计,全国已有20余个省市将北斗产业纳入“十四五”规划,目标涵盖建设国家级产业基地、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等。此外,地方政府对北斗导航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多种政策支持推动产业发展。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我国北斗产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注:数据来源:企查猫,排名不分先后) 。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更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有些企业已出口至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广泛应用于港口调度、跨境物流等领域。
北斗导航行业龙头企业——北斗星通
企查猫APP显示,北京北斗星通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北斗星通)是北斗导航全产业链的龙头企业,成立于2000年9月25日,注册资金为54,353.254(万人民币),总部位于北京海淀区,公司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核心,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位置服务及微波陶瓷器件提供商。
北斗星通的业务涵盖芯片及数据服务、导航产品、陶瓷元器件等核心领域。公司以“云+芯”模式为基础,构建了“智能位置数字底座(iLDB®)”,提供高精度定位服务,广泛应用于测量测绘、智能驾驶、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全场景。此外,公司还提供微波陶瓷器件,包括LTCC元器件和微波介质元件,应用于5G通信、卫星通信、汽车电子等领域。
作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首家上市公司,北斗星通在芯片研发上屡获突破,其自主研发的Nebulas、Firebird、Firefly等系列北斗芯片在国家主管部门组织的比测中屡次夺冠,并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公司还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如“中国高精度位置网及其在交通领域的重大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北斗星通通过收购佳利电子、华信天线等业内知名企业,进一步完善了在高精度天线、微波陶瓷器件等领域的布局。公司还成立了“高精度位置云服务公司”真点科技,打造“云芯一体化”商业模式,构建全球领先的“位置数据底座”。
其子公司和芯星通主要研发北斗芯片板卡,连续十年蝉联导航型、高精度、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比测冠军。并且,北斗星通是唯一获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入股的北斗导航相关上市公司,北斗三号基带芯片市占率超 40%,在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5月15日,北斗星通发布公告,宣布已完成对深圳市天丽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的收购,交易对价为25,245万元,深圳天丽正式成为北斗星通控股子公司。此次收购标志着北斗星通进一步拓展汽车电子领域,强化产业布局。北斗星通表示,此次交易符合公司战略发展规划,有助于提升市场竞争力。
北斗导航行业现状及前景
北斗终端设备总保有量超过14亿台/套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具有北斗定位功能的终端产品社会总保有量超过14亿台/套(含智能手机)。
北斗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
在区域发展方面,根据《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北斗产业发展主要集中在五个热点区域,以北京市为中心的京津冀区域,以珠三角为中心的广东省,以长三角为中心的华东地区,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西部地区,以及以郑州、武汉和长沙为核心的华中鄂豫湘地区,五大北斗热点区域发展水平相对领先。其中京津冀地区和广东省最为突出,其他地区未来发展提升空间广阔。
珠三角培育了海格通信等一批代表性企业
经过多年发展,珠三角已经培育了一批北斗导航行业的代表性企业,包括海格通信、通宇通讯、盛路通信等。从产业布局看,涵盖芯片、天线、导航系统等。从企业规模看,海格通信营收规模达到64.5亿元,在北斗行业上市公司处于领先地位。
2023年,珠三角导航与位置服务行业综合产值占全国产值的比例超过20%,仅次于京津冀地区的产值占比,位列5大区域(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鄂豫湘、川渝陕)第二位。
到2029年北斗导航核心产业产值规模或超1700亿元
2020年7月以来,随着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并开始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北斗系统的产业化应用进程加快。国家政策和地方政策鼓励发展北斗产业,并推动北斗在交通运输、农业、能源等领域应用,北斗核心产业规模将继续增长。预计到2029年中国北斗导航产品核心产业产值规模将超过1700亿元。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刘经南,是参与三代北斗系统研制建设的专家。他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全球精度最高、功能最多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并强调“5G+北斗”将成为智能时代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他还提到,北斗系统在高精度定位方面具有巨大潜力,通过地基增强系统等技术手段,可将定位精度提升至厘米级,满足智能交通、精密农业和城市智能管理等领域的需求。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北斗导航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本报告利用前瞻资讯长期对北斗导航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市场数据,全面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报告从全球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中国北斗...
品牌、内容合作请点这里:寻求合作 ››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下载APP
关注微信号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趋势的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68-7188 举报邮箱:service@qianzhan.com 在线反馈/投诉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
Copyright © 1998-2025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21828号-2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734